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姐姐远嫁朝鲜8年没回过家,弟弟前去看望,见到姐夫弟弟却愣住了

景点排名 2025年05月08日 15:50 1 admin

李明站在平壤的小区楼下,心情复杂。

八年了,姐姐远嫁朝鲜后从未回过家,父母牵肠挂肚,他终于决定亲自前来探望。

“明明,你真的来了!”姐姐开门见到弟弟,激动地抱住他,眼泪瞬间涌出。

“姐,我想你,爸妈更想你。”李明打量着姐姐憔悴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

晚饭时,门铃响起。

“正浩回来了。”姐姐连忙起身开门。

“明明,这是正浩,你姐夫。”

李明抬头望去,整个人如遭雷击,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姐姐远嫁朝鲜8年没回过家,弟弟前去看望,见到姐夫弟弟却愣住了

01

四月的丹东,春风拂面。

李明站在朝鲜领事馆门前,神情凝重。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这里申请签证了。

前两次因为材料不全被拒,这次他把所有可能需要的证明都准备齐全了。

“希望这次能顺利通过。”李明默默祈祷。

八年前,他曾在这里送别姐姐李芳。

那天也是这样的春光明媚,姐姐挽着新婚丈夫朴正浩的手臂,回头对家人挥手告别。

当时姐姐笑靥如花,信誓旦旦地说:“别担心,我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谁能想到,那一别竟是八年。

李明清晰地记得姐姐远嫁那天父母的表情。

母亲强颜欢笑,眼底却藏着担忧;父亲故作坚强,转身时偷偷擦拭眼角。

李明那时才十八岁,刚上大学,对姐姐嫁到异国他乡既好奇又不舍。

姐姐比他大四岁,从小就照顾他,是他最亲密的伙伴和保护者。

李家在丹东经营一家中型贸易公司,主要做中朝边境贸易。

父亲李国强年轻时就开始和朝鲜做生意,在边境一带颇有名气。

他为人正直,生意做得稳妥,建立了不少商业关系。

正是通过父亲的一次商务宴会,姐姐李芳认识了朴正浩。

那是八年多前的事情了。

朴正浩当时是朝鲜派驻丹东的一名贸易代表,为人稳重,谈吐不凡。

第一次见面,李芳就被这个比她大七岁的朝鲜男人吸引了。

他们相恋的过程很顺利,李芳学习朝鲜语,朴正浩则带她了解朝鲜的文化和习俗。

李明记得姐姐当时沉浸在爱情中的样子,整个人都在发光。

一年后,他们决定结婚。

婚礼在丹东举行,选在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

朴正浩的几位同事和朋友从朝鲜赶来参加,他们穿着整齐的西装,神情严肃。

李家宴请了亲朋好友,场面虽不算盛大,但温馨热闹。

李明穿着弟弟特有的红色礼服,帮姐姐挡酒,忙得满头大汗。

婚礼上,朴正浩承诺会好好照顾李芳,每年都会带她回来看望父母。

“岳父岳母,请放心把女儿交给我,我一定会让她幸福。”朴正浩郑重地说。

姐姐远嫁朝鲜8年没回过家,弟弟前去看望,见到姐夫弟弟却愣住了

李芳穿着白色婚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拉着母亲的手说:“妈,别担心,我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对于妹夫,李明的印象还算不错。

朴正浩言谈举止得体,待人接物有礼,特别是对李芳,体贴入微。

唯一让李明有些不适的是朴正浩过于严肃的性格,很少见他开怀大笑。

但他想,这可能是文化差异所致。

婚后不久,李芳跟随丈夫前往朝鲜生活。

临行前,李明私下问姐姐:“你真的想好了吗?去了那边生活条件会差很多。”

姐姐笑着捏了捏他的脸:“傻弟弟,爱情不就是愿意为对方放弃一些东西吗?”

“朴正浩对我很好,我相信跟他在一起会幸福的。”

李明点点头,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看到姐姐坚定的眼神,也只能祝福。

最初两年,李芳确实每年都回家一次。

第一年春节,她带回朝鲜的特产,讲述在那边的生活,虽然条件艰苦一些,但她似乎适应得不错。

李明记得姐姐说:“那边的冬天特别冷,有时候还会停电,但正浩会提前准备好蜡烛和厚被子,让我不至于受冻。”

第二年夏天,李芳又回来探亲,这次只待了一周就匆匆离去。

李明感觉姐姐有些疲惫,但她解释说是旅途劳累,还有水土不服。

第三年,她只回来过一次,时间很短,匆匆离去。

她告诉家人自己怀孕了,可能要暂时减少往来。

全家人都很开心,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

第四年后,她再也没回过家。

只有偶尔的电话和信件,联系越来越少。

父母起初还经常念叨,后来也渐渐少了提起。

但李明知道,他们很是挂念这个远嫁的女儿。

有时半夜起来上厕所,他能看到父亲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望着朝鲜的方向发呆。

02

李国强现在已经六十岁了,比实际年龄看起来老了近十岁。

这些年,生意上的压力和对女儿的思念让他头发全白了。

高血压、冠心病,他都患上了。

李明经常看到父亲偷偷拿出姐姐的照片看,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回钱包。

母亲张丽更是如此,每次提起女儿,眼圈都会红。

“芳芳在那边过得怎么样啊?为什么这么多年不回来看看我们?”

这是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李明知道母亲偷偷收藏着姐姐用过的物品,从梳子到小时候的衣服,都舍不得丢。

每逢节日,母亲还会准备姐姐爱吃的菜,虽然知道她不会回来。

李明大学毕业后接手了家族生意。

贸易公司规模不算大,但胜在稳定,还算好打理。

工作之余,他一直在留意与姐姐联系的途径。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姐姐的通讯正在逐年减少。

最初,姐姐每月都会寄一封信回来,里面多是生活琐事和对家人的思念。

后来变成两三个月一封,内容也越来越简短。

最近半年,甚至连一封信都没收到。

打电话过去,要么无人接听,要么就是姐夫朴正浩简短地说几句“一切都好”,然后匆匆挂断。

李明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姐姐性格开朗,从小就爱说爱笑,不可能这么长时间不联系家人。

除非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生活中遇到了困难。

母亲的眼睛因为经常哭泣而日渐浑浊。

父亲的病也越来越重,医生提醒需要保持心情平静。

李明知道,必须要做点什么了。

他开始打听如何前往朝鲜,了解签证申请的流程和所需材料。

对外,他以商务考察为名;实则是想亲眼看看姐姐的生活状况。

如果姐姐过得不好,他甚至做好了把她接回来的准备。

李国强的六十大寿那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

按照传统,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姐姐远嫁朝鲜8年没回过家,弟弟前去看望,见到姐夫弟弟却愣住了

李明特意为父亲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和生日蛋糕。

“爸,生日快乐!”李明举杯祝福。

父亲勉强笑了笑:“谢谢,只可惜芳芳不在...”

话音未落,母亲便提议大家一起视频连线姐姐。

电话拨了好久,终于接通了。

画面那头,姐姐李芳憔悴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身后的背景光线昏暗。

“爸,生日快乐!”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李明注意到姐姐的脸色不太好,眼睛下有明显的黑眼圈。

“芳芳,你瘦了。”母亲心疼地说。

“没事,最近工作忙了点。”姐姐敷衍地回答。

父亲强忍泪水,笑着说:“芳芳,你什么时候回来啊?爸爸很想你。”

姐姐的眼睛红了,但没有正面回答:“爸,我尽量安排,最近有点忙...”

小外甥也出现在画面中,一个五岁左右的男孩,长得很像李家人。

“这是小浩吧?真可爱!”母亲激动地说。

小男孩怯生生地看着屏幕,用生硬的中文说了声:“奶奶好。”

姐姐匆忙结束了通话,说是要照顾孩子。

视频结束后,父亲默默地走进房间,再出来时,眼睛明显红肿。

母亲坐在沙发上,无声地流泪。

03

那一刻,李明下定决心要去朝鲜看看姐姐。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要亲眼确认姐姐的生活状况。

办理赴朝签证并不容易。

朝鲜对外国人入境管理严格,尤其是个人探亲。

李明通过公司的关系,联系了几个在朝鲜有业务往来的朋友帮忙。

他编造了一个商务考察的理由,准备了各种材料:邀请函、工作证明、资产证明、往来业务合同等等。

同时,他也在搜集姐姐家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

朴正浩在电话中提供的信息总是含糊不清,李明只知道他们住在平壤市区。

通过多方打听,他终于确定了姐姐居住的具体位置:平壤市清川区青年大街17号。

李明还准备了很多礼物:父母亲手做的腊肉香肠、姐姐喜欢的化妆品、外甥从未见过的玩具。

他为姐姐准备了一部新手机,已经充好值,可以直接在朝鲜使用。

三个月的申请过程中,李明经历了无数波折。

签证两次被拒,材料多次补充,费用一再增加。

但他没有放弃,始终坚持着要见到姐姐的信念。

终于,在第三次申请后,李明拿到了为期两周的朝鲜旅游签证。

虽然不是探亲签证,但至少能让他踏上朝鲜的土地。

临行前,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一定要看看芳芳过得好不好,如果她过得不好,就带她回来。”

母亲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红包塞给李明:“这是我这些年攒的钱,给芳芳带去,说不定她需要。”

李明打开一看,里面有两万元人民币,全是母亲从家用中一点点省下来的。

父亲拍拍他的肩膀,眼中含泪:“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马上联系家里。”

李明重重地点头:“放心吧,我一定会把姐姐的情况弄清楚。”

背起行囊,李明踏上了寻找姐姐的旅程。

从丹东到平壤,李明选择了火车。

这是最传统也是最稳妥的路线,每天都有班次往返于中朝之间。

在火车上,李明遇到了几位朝鲜归来的中国商人。

他们告诉李明一些在朝鲜的注意事项:不要随意拍照,尊重当地风俗,不要谈论政治等等。

列车缓缓驶过鸭绿江大桥,李明透过窗户看到边境的铁丝网和哨所。

这一刻,他知道自己正式踏入了另一个国度。

窗外的景色渐渐变化。

农田里劳作的农民,穿着朴素但整齐;道路两旁的房屋,样式统一,色彩单调;路边的宣传画,鲜艳夺目,写满口号。

这些景象与中国边境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李明默默记录着所见所闻,想象姐姐初到此地时的感受。

一个从小在开放环境中长大的女孩,突然置身于如此不同的社会环境,该有多么不适应啊。

到达平壤站时,已是下午。

站台上人不多,秩序井然,没有中国火车站常见的嘈杂和拥挤。

李明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朝鲜货币,打了一辆出租车。

姐姐远嫁朝鲜8年没回过家,弟弟前去看望,见到姐夫弟弟却愣住了

“请到清川区青年大街17号。”他用不太流利的朝鲜语说道。

多亏大学时选修了朝鲜语,现在派上了用场。

司机是个中年男人,寡言少语,只专注于开车。

听说李明来自中国,他的态度变得友好起来。

“中国人?做生意的?”司机用简单的中文问道。

“不,我来看我姐姐,她嫁到这里已经八年了。”李明回答。

司机点点头,若有所思:“中国女人嫁到朝鲜不多。”

“她过得怎么样?”李明试探性地问。

“这个...”司机犹豫了一下,“每个人情况不同吧。”

李明没再追问,转而欣赏窗外的风景。

车窗外,平壤的街道宽阔整洁。

主干道上车辆不多,行人也不算密集,但都很有秩序。

高楼大厦和纪念碑交替出现,建筑风格统一而庄重。

行人衣着朴素,神情严肃,很少看到嬉笑打闹的场景。

04

李明拨通了姐姐的电话。

电话接通得很快,似乎对方一直守在电话旁。

“喂,姐,我到平壤了,正在去你家的路上。”李明兴奋地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明明?你真的来了?”姐姐的声音透着惊讶和一丝颤抖。

“嗯,我在出租车上,司机说再有二十分钟就到你家了。”

“你怎么突然...”姐姐似乎很紧张,“好吧,我在家等你。”

姐姐匆忙挂断了电话,留下李明一头雾水。

他本以为姐姐会很高兴见到他,但电话中她的反应却很奇怪。

出租车穿过几条大街,转入一个相对普通的居民区。

这里的楼房样式统一,六七层高,外墙漆成白色或浅灰色。

环境整洁但略显简朴,没有商店和娱乐场所,只有几个小型公园。

“到了,就是前面那栋楼。”司机指着一栋五层高的白色建筑。

李明付了车费,提着行李和礼物,走向姐姐居住的楼房。

他的心跳加速,既期待又紧张。

八年未见的姐姐,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她还是那个开朗活泼的李芳吗?

李明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等待的过程仿佛特别漫长,他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门几乎是立刻被拉开的。

姐姐李芳站在门口,眼睛已经湿润。

“明明!”她扑上来紧紧抱住弟弟。

姐姐远嫁朝鲜8年没回过家,弟弟前去看望,见到姐夫弟弟却愣住了

李明也红了眼眶,回抱住姐姐。

他能感觉到姐姐比以前瘦了很多,抱起来硌手。

姐姐变了很多,远比视频通话中显示的老了许多。

曾经光滑的皮肤上出现了细纹,眼角有了明显的鱼尾纹。

乌黑的长发也掺杂着几丝白发,扎成一个简单的马尾。

虽然只比李明大四岁,但现在看起来仿佛老了十岁。

曾经总是穿着时尚的姐姐,现在身着朴素的家居服,没有任何装饰。

“姐,我终于见到你了。”李明哽咽着说。

姐姐拉着他的手,把他带进屋内。

“快进来,坐,我给你倒水。”

她的动作有些慌乱,眼神不时瞟向房间的其他地方,似乎在担心什么。

李明环顾四周。

房子不大,约七十平米左右,家具简单但整洁。

客厅、两间卧室、厨房和一个小阳台,布局紧凑。

墙上挂着几张照片,有姐姐和姐夫的婚纱照,还有一个小男孩的照片。

李明走近看了看照片上的姐夫朴正浩。

八年没见,他变化不大,依然是那副严肃的表情,只是鬓角多了些许白发。

“那是小浩吗?我外甥?”李明指着另一张照片问。

照片上的男孩大约四五岁,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像极了李家人。

姐姐端来一杯水,点点头:“是啊,他今年五岁了,现在在幼儿园,下午四点才回来。”

李明从包里取出礼物:“这是爸妈让我带来的,这是给小浩的玩具。还有,妈给你准备了两万块钱。”

姐姐接过礼物和钱,眼泪又流了下来。

她把钱藏进一个抽屉里,小心翼翼地说:“谢谢妈,但我不需要钱...”

“爸妈还好吗?”姐姐迅速转移话题。

“爸爸的身体不太好,高血压,冠心病,前年还住过一次院。”

姐姐的表情变得更加难过:“都是我不好,这么多年没回去看他们。”

“妈妈呢?”

“妈很想你,经常偷偷哭。总是念叨你小时候的事。”

姐姐低下头,擦了擦眼泪。

“对不起,这么多年没回去看他们。我也很想他们。”

李明拍拍姐姐的肩膀:“没事,我这不是来了吗?他们让我看看你过得好不好。”

姐姐的眼神闪烁,轻声说:“我挺好的,真的。”

但李明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一丝不安。

05

姐姐带李明参观了整个房子。

房间虽小,但收拾得很干净。

家具多为朝鲜本地生产,款式简单,但功能齐全。

厨房的设备也很基础,没有微波炉、烤箱等现代电器,只有基本的炊具。

阳台上种着几盆花,姐姐说这是她的小爱好。

李明注意到冰箱里的食物不多,主要是一些基本的蔬菜和肉类。

“正浩呢?在哪里工作?”李明自然而然地问道。

姐姐的表情有些微妙:“他在外贸部门工作,职位不高,但工作稳定。今天他说会早点回来,想见见你。”

李明点点头,没有多问。

他注意到姐姐提到丈夫时的紧张,但没有点破。

“姐,我看到你过得还不错,爸妈会放心的。”李明试探地说。

姐姐勉强笑了笑:“是啊,挺好的。朴正浩对我很好,小浩也很乖。”

但她的笑容没有到达眼底。

兄妹俩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姐姐泡了一壶茶。

“姐,这些年你为什么不回家?”李明终于问出了这个问题。

姐姐坐在沙发上,双手交握,眼神飘忽。

“刚开始是经济原因。”

“你知道,朴正浩的工资不高,再加上小浩出生后,家里开支大了。”

“来回一趟中国,花费不少,我们实在负担不起。”

“后来是签证问题。中朝关系有时紧张,签证很难办。”

“再后来...”姐姐停顿了一下,“是我自己不敢回去了。”

“为什么?”李明不解。

“我怕爸妈看到我现在的样子会难过。”

“我嫁过来时,什么都不懂,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吃不惯,住不惯。”

“刚开始真的很痛苦,每天都在哭。”

“朝鲜的生活方式跟中国差太多了。”

“物资匮乏,冬天经常停电,有时候连热水都没有。”

“我不想让爸妈知道我过得苦,也不想他们担心。”

李明握住姐姐的手:“可是你不回去,他们更担心啊。”

姐姐叹了口气:“我知道。其实这两年条件好多了,正浩的工作也稳定了。”

“我们一直计划着回去看看,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推迟。”

“小浩上了幼儿园,请假不容易;正浩工作忙,很难安排时间。”

“但我保证,今年一定回去,无论如何。”

李明看出姐姐言语中的无奈,但也感觉她有些话没说完。

“姐,正浩对你好吗?”他试探性地问。

姐姐的表情变得警惕:“当然好,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姐姐远嫁朝鲜8年没回过家,弟弟前去看望,见到姐夫弟弟却愣住了

“那为什么半年多没有任何消息?我们都担心死了。”

姐姐解释说:“电话线路不好,有时候几个星期都打不通。信件要经过检查,时间长,有时候根本寄不到。”

“再说,我也不想让家里担心,所以没什么特别的事就不联系了。”

李明半信半疑,但没再追问。

姐姐拿出一本相册,里面是小浩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

“看,这是小浩刚出生的样子,像不像爸爸年轻时候?”

李明翻看着相册,看到外甥一天天长大,感觉亲切又陌生。

照片中的小浩确实长得很像李家人,尤其是眼睛,简直是李国强年轻时的翻版。

“小浩朝鲜语和中文都会说吗?”李明问。

“会一点中文,但主要说朝鲜语。我在家会教他中文,希望他将来能和中国的亲人交流。”

06

姐姐讲述着小浩的成长故事,脸上露出母亲特有的骄傲和幸福。

“他很聪明,幼儿园老师都说他学东西特别快。”

“有时候邻居会因为他有一半中国血统而对他不太友好,但他从不在意。”

“他说长大想去中国留学,我和正浩都支持他。”

听着姐姐讲述小浩的事情,李明感觉姐姐终于放松了一些。

提到儿子时,她的眼神中有真实的光彩。

李明好奇地问:“姐,你在这边有工作吗?”

姐姐摇摇头:“没有正式工作。我主要在家带小浩,偶尔会给邻居的孩子辅导中文,赚点零花钱。”

“朴正浩不让你工作?”

“不是不让,是找不到合适的。外国人在这边工作机会有限,语言也是障碍。”

“而且有了小浩后,我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他身上。”姐姐看向窗外,“这边的教育体系和中国不一样,我需要额外辅导他。”

李明点点头,若有所思。

时间在交谈中慢慢流逝。

下午四点左右,门铃响了。

姐姐起身去开门:“应该是小浩放学回来了。”

她的动作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服。

门外站着一个穿着朝鲜式校服的小男孩,身边是一位中年妇女。

“阿姨,谢谢你今天接小浩。”姐姐用朝鲜语说道。

中年妇女点点头,好奇地打量了一眼屋内的李明,然后离开了。

小男孩好奇地看着屋内的李明。

“小浩,来,这是你舅舅,从中国来看我们的。”姐姐介绍道。

小浩怯生生地叫了一声:“舅舅好。”

虽然发音不标准,但那一声“舅舅”让李明感到一阵温暖。

他蹲下身,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玩具:“小浩,这是舅舅给你带的礼物。”

小男孩眼睛一亮,接过玩具,高兴地跑到一旁玩耍去了。

姐姐松了口气,笑着说:“他很少见到新玩具,你可把他乐坏了。”

李明看着外甥专注玩耍的样子,心里一阵酸楚。

在中国,同龄的孩子早已被各种玩具和电子产品包围。

而小浩,仅仅因为一个简单的玩具车就如此开心。

姐姐去厨房准备晚餐,李明主动帮忙。

“今天正浩会回来吃饭吗?”李明一边切菜一边问。

姐姐远嫁朝鲜8年没回过家,弟弟前去看望,见到姐夫弟弟却愣住了

“会的,他说今天会早点回来。”姐姐的声音有些紧张。

李明注意到姐姐的手在微微发抖。

“姐,有什么事你可以告诉我。”他低声说。

姐姐勉强笑了笑:“没事,就是有点激动。好久没见到家人了。”

李明不再追问,但心中的疑虑更深了。

傍晚时分,姐姐开始准备晚餐。

厨房里飘出香味,李明主动帮忙洗菜切菜。

“正浩应该快回来了,他今天说会早点下班。”姐姐一边切菜一边说。

“姐夫知道我要来吗?”

“知道,他很期待见到你。说实话,这些年他一直想去中国看看岳父岳母,但工作原因,很难请长假。”

李明点点头,没说什么。

小浩在客厅玩着新玩具,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舅舅,你看!”他用半生不熟的中文招呼李明。

李明走过去,陪小外甥玩了一会儿。

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外甥,亲切中又带着陌生感。

但他很快就被小浩的天真和聪明所吸引。

“小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李明用简单的朝鲜语问道。

“学唱歌,画画,还有认字。”小浩骄傲地回答,“老师说我画画最好。”

07

正当两人玩得开心时,门铃响了。

姐姐从厨房探出头:“应该是正浩回来了。”

她放下手中的活,紧张地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去开门。

李明也站起身,准备迎接这位八年未见的姐夫。

门开了。

姐姐和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男子身着深色西装,面容严肃,举止得体。

“明明,这是正浩,你姐夫。”姐姐介绍道,声音微微发颤。

李明抬头看向姐夫,整个人瞬间僵在了原地。

“不...不可能...”

站在眼前的这个“朴正浩”,他见过!

不是在姐姐的婚礼上,而是在两年前丹东的一次商业谈判中。

那时,这个人自称金东俊,是一家朝鲜贸易公司的代表。

他们甚至一起吃过饭,谈过生意,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但那个“金东俊”从未提过他有个中国妻子,更没说过她是李明的姐姐!

“你好,小舅子,终于见面了。”姐夫伸出手,语气自然。

李明木然伸手,大脑还在飞速运转。

“你...我们是不是见过?”他试探性地问道。

姐夫的表情微微变化,但很快恢复正常:“没有吧,我们只在你姐结婚时见过一面。”

李明看向姐姐,又看向姐夫,不知该如何开口。

姐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怎么了?你们认识?”

空气仿佛凝固了。

李明深吸一口气:“姐夫,你两年前去过丹东吗?”

姐夫沉默了几秒,然后笑道:“去过几次,做贸易嘛,常去丹东。怎么,你在那里见过我?”

“是的,但你当时自称金东俊。”李明直视着姐夫的眼睛。

姐夫的笑容僵住了。

姐姐惊讶地看着丈夫:“正浩,怎么回事?”

小浩似乎感受到了气氛的异常,放下玩具,默默地看着大人们。

姐夫叹了口气:“我们坐下谈吧。”

四人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

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姐夫朴正浩—或者说金东俊—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

“是的,我在中国时用的是另一个名字:金东俊。”

姐姐震惊地看着丈夫:“为什么?”

“工作需要。”他简短地回答。

李明追问:“什么工作需要用假名字?”

“不是假名字,是工作名字。”姐夫解释道,“我在外贸部门特殊部位工作,负责敏感物资采购。”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出国时会使用工作代号。”

姐姐脸色苍白:“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当时以为你知道。”姐夫转向李明,“你在丹东的贸易公司工作,对吧?”

李明点头。

“两年前,我们谈过一笔化肥生意。”姐夫说。

李明回忆起来了。

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一个自称金东俊的朝鲜商人来他们公司洽谈化肥采购。

交谈甚欢,还一起吃了顿饭。

后来因为价格问题,生意没谈成,就再也没联系过。

“你从来没提过你有个中国妻子,更没说她是我姐姐。”李明质疑道。

姐夫叹气:“商业谈判中,我们被要求不谈私人问题。”

姐姐远嫁朝鲜8年没回过家,弟弟前去看望,见到姐夫弟弟却愣住了

“这是规定,不是我个人意愿。”

姐姐插话:“可你从没告诉过我你在中国用另一个名字。”

“我以为不重要。”姐夫辩解道,“名字只是代号,人还是我。”

李明不满:“那你怎么解释这八年来姐姐几乎与家里断了联系?”

“这不是我的要求。”姐夫看向李芳,“是你自己不愿意回去的,不是吗?”

姐姐低下头,没有回答。

小浩似乎感到气氛不对,悄悄地走到母亲身边,拉着她的手。

“爸爸,你是坏人吗?”小男孩天真地问道。

房间里一片沉默。

08

姐夫长叹一口气,蹲下身看着儿子:“不是的,爸爸只是工作有些特殊。”

“小浩,去房间玩一会儿好吗?大人们有话要说。”姐姐轻声对儿子说。

小浩点点头,乖巧地拿着玩具回房间去了。

李明看着姐姐:“姐,你真的过得好吗?为什么不愿意回家?”

姐姐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

“刚来朝鲜时,确实很不适应。”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大,生活条件也比国内差很多。”

“前几年经常停电,物资匮乏,冬天特别冷。”

“我想家,但不想让爸妈担心,所以在电话里总说一切都好。”

“后来有了小浩,情况更复杂了。”

“朝鲜对外国人的管理很严格,我虽然嫁过来了,但很多方面还是受限制。”

“去中国不容易,回来更难。”

“我怕如果带小浩回中国,可能就很难再回来了。”

“正浩的工作又特殊,不能随便离开。”

“所以就一直拖着,没回去。”

李明听完,心中的愤怒稍稍平息。

他转向姐夫:“那么,朴正浩是你的真名还是金东俊是真名?”

姐夫直视李明:“朴正浩是我的本名,金东俊是工作代号。”

“你可以查我的身份证明。”

李明摇摇头:“我需要知道姐姐过得好不好,仅此而已。”

姐夫看向李芳:“我知道这八年来让你受苦了。”

“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不会太富裕,也不能像普通家庭那样自由。”

“但我爱你,也爱小浩,这一点从未改变。”

姐姐泪水夺眶而出:“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真相?”

“我以为不重要,只是个工作代号而已。”姐夫辩解道。

李明仍有疑虑:“那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姐夫沉默片刻:“我在外贸部门负责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特别是化肥、农机等农业物资的采购。”

“因为工作涉及国家重要物资,有保密要求,所以出国时用工作代号。”

“这不是什么特工活动,只是正常的贸易工作。”

李明半信半疑地点点头。

晚饭时,气氛依然有些紧张。

姐姐做了几道家常菜,还有朝鲜特色的泡菜。

小浩很快恢复了活力,在餐桌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姐姐远嫁朝鲜8年没回过家,弟弟前去看望,见到姐夫弟弟却愣住了

“舅舅,你会一直住在我们家吗?”小浩天真地问道。

李明摸摸外甥的头:“舅舅只能住几天,还要回中国工作呢。”

“那你可以带我去中国吗?妈妈说那里有好多好玩的。”

李明看了眼姐姐,然后对小浩说:“当然可以,等你爸爸妈妈带你一起去。”

饭后,姐姐哄小浩睡觉。

李明和姐夫单独在客厅聊天。

氛围虽然尴尬,但两人都在尝试打破这种局面。

“我真的爱你姐姐。”姐夫突然说道,“这八年来,我尽力给她最好的生活。”

“虽然条件比不上中国,但我从未亏待过她和孩子。”

李明点点头:“我能看出来,姐姐和小浩都很健康,家里也收拾得很干净。”

“但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名字?这让人难以信任。”

姐夫叹了口气:“这是工作需要,不是我能决定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规则,我们必须遵守。”

“我希望你能理解,我对你姐姐的爱是真实的,从未改变。”

李明沉思片刻:“姐姐的幸福是最重要的。如果她选择和你在一起,我会尊重她的决定。”

“但我希望你们能经常和家里联系,让父母放心。”

姐夫郑重点头:“我保证,从今以后会定期联系家里。”

“而且,我已经申请了休假,计划今年国庆带李芳和小浩回中国看望父母。”

李明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

“是的,手续正在办理中,应该没什么问题。”姐夫看起来真诚而坚定。

09

这时,姐姐从房间出来,听到两人的谈话,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

“正浩,你真的申请了假期?”

姐夫点点头:“是的,我想给你一个惊喜。”

“十月一日,我们一家三口回中国,住上两周。”

姐姐喜极而泣,扑到丈夫怀里。

李明看着这一幕,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也许姐夫的确有他的难处,但对姐姐的爱是真实的。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在姐姐家住下,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

姐夫白天上班,姐姐照顾家庭,李明则负责陪小浩玩耍。

小浩很喜欢这个从中国来的舅舅,缠着他讲中国的故事。

“舅舅,中国的小朋友都玩什么游戏啊?”

“舅舅,中国的冰淇淋是什么味道的?”

“舅舅,中国的动画片好看吗?”

李明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同时也教小浩一些简单的中文。

姐夫下班回来后,会带一些小零食或水果,家里的气氛渐渐轻松起来。

有一天晚上,当小浩睡着后,三个大人坐在客厅里畅谈。

姐夫主动提起了他的工作。

“我的职位并不高,但责任重大。”

“朝鲜的农业发展需要大量化肥和农机,而中国是重要的供应国。”

“我的任务就是确保采购的顺利进行,这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李明点点头:“所以你用不同的名字是为了工作安全?”

“是的,这是规定。”姐夫解释,“在国际贸易中,有时需要保护自己的真实身份。”

“尤其是涉及国家重要物资时,这是一种安全措施。”

姐姐插话:“我理解工作的需要,只是希望你能坦诚相待。”

“以后有什么事,我们一家人一起面对。”

姐夫握住妻子的手:“我保证,再也不会有秘密了。”

李明看着姐姐幸福的样子,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临离开前一天,姐夫请了假,带李明参观了平壤的一些景点。

他们去了主体思想塔、凯旋门、金日成广场等地方。

姐夫全程充当导游,介绍每个地方的历史和意义。

在参观过程中,两人的关系明显改善了很多。

“谢谢你来看你姐姐。”走在街上,姐夫突然说道。

“这对她意义重大,她一直很想家。”

姐姐远嫁朝鲜8年没回过家,弟弟前去看望,见到姐夫弟弟却愣住了

李明点点头:“我只希望她幸福。”

“我向你保证,我会尽一切努力让她幸福。”姐夫郑重地说。

当天晚上,姐姐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为李明送行。

饭桌上,气氛温馨而融洽。

小浩依依不舍地说:“舅舅,你什么时候再来看我们?”

李明笑道:“很快,说不定下次是你们来看我呢。”

“真的吗?”小浩眼睛亮了起来。

“当然,你爸爸已经在安排了,国庆节你就能看到爷爷奶奶了。”

小浩开心地鼓掌:“太好了!我要给爷爷奶奶带礼物!”

大人们都被他逗笑了。

10

离别的日子到了,一家三口送李明去火车站。

站台上,姐姐紧紧抱住弟弟:“谢谢你来看我,替我向爸妈问好。”

“告诉他们我很好,让他们不要担心。”

“国庆节我们一定回去,这次说到做到。”

李明点头:“我会转告他们的,你保重。”

姐夫上前一步,郑重地伸出手:“小舅子,谢谢你的理解和信任。”

“我向你保证,会好好照顾小芳和小浩。”

李明握住姐夫的手:“我相信你会的。”

小浩抱住舅舅的腿:“舅舅再见,我会想你的。”

李明蹲下身,摸摸外甥的头:“舅舅也会想你,下次见面给你带更多好玩的。”

列车缓缓启动,李明在窗口向家人挥手。

火车驶过鸭绿江大桥,回到中国领土。

李明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肩上的重担。

这次旅程让他明白,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

姐姐选择的生活,虽然在他看来条件艰苦,但对她而言却充满了爱与温暖。

回到丹东已是傍晚。

熟悉的城市灯火通明,街上车水马龙,与平壤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李明直接打车回家,迫不及待地想告诉父母姐姐的消息。

父母正在院子里纳凉,看到李明回来,激动地迎上前。

“明明,你回来了!见到你姐姐了吗?她还好吗?”母亲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明放下行李,拿出手机:“见到了,她很好,还有小浩也很可爱。”

“这是我拍的照片,你们看。”

父母凑上来,贪婪地看着屏幕上的照片。

照片中,姐姐一家三口站在公园里,笑容灿烂。

“芳芳瘦了,也黑了。”母亲心疼地说。

“小浩长这么大了,真像咱们李家人。”父亲感叹道。

李明一张张地翻着照片,向父母介绍姐姐在朝鲜的生活。

“姐姐说今年国庆节一定回来看你们,一家三口,住两周。”

“真的吗?”母亲惊喜地问,眼泪瞬间涌出。

“真的,朴正浩已经跟单位请好假了,正在办理手续。”

父亲拍拍李明的肩膀:“好孩子,这次你去看你姐姐,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李明点点头:“姐姐在那边过得还不错,朴正浩对她很好,小浩也很乖巧。”

“虽然条件比不上国内,但家庭很温馨。”

父母听了,长舒一口气。

“只要她过得好,我们就放心了。”母亲擦着眼泪说。

李明没有提及姐夫的双重身份,只说了姐姐生活的真实情况。

这是他对姐姐的承诺,也是对这个家庭的保护。

三个月后,国庆节如期而至。

李家门前,一辆出租车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姐姐李芳率先下车,紧接着是姐夫朴正浩和小外甥小浩。

门口,父母和李明早已等候多时。

“爸!妈!”姐姐冲上前,紧紧抱住年迈的父母。

姐姐远嫁朝鲜8年没回过家,弟弟前去看望,见到姐夫弟弟却愣住了

八年的离别,化作此刻的泪水与拥抱。

小浩怯生生地站在一旁,父亲李国强蹲下身,张开双臂。

小男孩犹豫了一下,扑进爷爷的怀抱。

“我是你爷爷,你是小浩对吗?”

“嗯,爷爷好!”小浩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回答。

姐夫朴正浩郑重地向岳父岳母鞠躬行礼,歉意满满。

李明站在一旁,看着这团圆的一幕,心中满是欣慰。

姐姐回头看了他一眼,眼中满是感激。

那一刻,所有的隔阂、误会和担忧都烟消云散。

留下的,只有亲情的温暖与家人团聚的喜悦。

这,就是生活最美好的馈赠。

“回家了,真好。”姐姐深吸一口气,微笑着说。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