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03日 14:50 1 cc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道清河水,一座虎头山,七沟八梁一面坡,层层梯田平展展。”当这熟悉的旋律在耳畔响起,大寨,这个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便带着岁月的厚重与激情,闯进了我的心间。怀揣着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敬仰与好奇,在七一建党节到来之际,我踏上了前往大寨的旅程。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沿着天黎高速一路前行,景色如诗似画般掠过。过黎城、左权、和顺,就来到了昔阳县城,大寨距离昔阳县城不远,刚到大寨彷佛回到了上世纪那个战天斗地的激情年代。门楼上“大寨”两个硕大的红字熠熠生辉,左右两侧墙壁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标语激励人生。走进大寨,整个村庄依山而筑,窑洞成排,犹如一列列火车,时人谓之“火车式”窑洞,一排排窑洞均为青石砌成。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可以想象,在生产工具落后的年代,大寨人们上山开石,艰难搬运,然后一锤一钎凿出方方正正的石块,在经过农工巧匠构思,一一摆放,修筑成坚固的窑洞,窑洞之上是两层青砖瓦房,夜幕降临,灯火辉煌,蔚为壮观,街道之上,陈设依旧,店铺林立,售卖之物均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品,《鸡毛信》《红灯记》《小兵张嘎》等革命题材的连环画,有当年修梯田吃的干粮“昔阳煎饼”;有领袖画像、题有“为人民服务”的挎包、搪瓷缸……尤其是题写“农业业学大寨”的草帽,让人激动万分。整个大寨处处洋溢着富裕、文明的时代新风。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那个在恶劣自然环境中艰苦奋斗、战天斗地,走向繁荣富强,幸福美满的大寨。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陈永贵故居 大寨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陈永贵故居。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寨式石头修筑的院落,院落不大,与旁边其他的院落形制完全一样,大门两侧的对联上写着“一生耕云锄月创神农新路,半世从政为官清廉哲贤”,这是对陈永贵最高,也是最好的评价。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陈永贵故居小屋朴素而整洁,如今已经成为陈列馆,墙上照片再现了当年陈永贵带领大寨村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场景,一幅幅真实可贵的照片,彰显出当年大寨人民的冲天斗志。故居中还有陈永贵与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外来宾的合影,再现当年大寨闻名世界的壮举。当年身为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始终保持着农民的朴素本色。他对故乡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即便身居高位,每次回到大寨,总是先去地里干活,与并肩战斗过的“老伙计”们一同劳作、拉家常,他是全世界唯一拿工分的农民副总理,其一生清贫却又无比光辉,叫人感叹,令人动容。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虎头山景区 大寨虎头山主峰海拔1100米,传说七百多年前,虎头山一带金元混战,这里曾经驻有军队,于是就留下了“大寨”和“小寨”的村名。大寨属太行山土石山区。由于长期风蚀水切,形成七沟八坡一面坡的地形。旧社会人们称这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亩平,年年灾情多。”大寨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贫穷落后全国闻名。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陈永贵、郭凤莲等村党支部一班人一代接着一代干,通过大寨群众一代代人的努力治理,山水改造,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开辟层层梯田,并通过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大寨成为新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毛主席亲笔题词“农业学大寨”,虎头山也名播四海。周总理曾三次来到虎头山。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二十世纪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人们将到大寨参观成为热潮,1967年共有370多万人参观大寨,高峰期一天高达数万人。从1965年到1978年,到大寨虎头山参观的外国友人有2288批,共有134个国家,25478人。高峰期一天竟接待了50多个国家的客人;其中有22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莫桑比克总统就来过两次。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1996年大寨虎头山建起森林公园,公园内坐落着周总理登山纪念亭、郭沫若纪念碑、叶帅纪念亭、陈永贵墓、作家孙谦墓和大寨纪念馆、陈永贵半身雕像等一批历史名胜。还有叶帅写的“虎头山”三个大字镌刻在山间的一块天然巨石上。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虎头山,这座曾经荒凉无比,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山峦,在大寨人的努力下,靠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誓将荒山变良田,硬是把这块家园建设成全国学习的榜样,正如郭兰英唱的:“一道清河水,一座虎头山,大寨那个就在那山下边,七沟八梁一面坡,层层梯田平展展……”这首歌使得这座山扬名万里。在那个年代,虎头山的名气气压过三山五岳,势盖灵山秀水。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大寨纪念馆的展品和资料静静地诉说着当年大寨老支书陈永贵的带领下,不畏艰难,誓把河山重安排的意志和决心。大寨以它独特的魅力,光照神州大地,谱写了一曲依靠自己双手,自力更生,在穷山恶水中建设新家园的光辉篇章。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陈永贵墓园 陈永贵墓地坐落的虎头山半山腰上,座南朝北,青石砌成,据说是他生前选定的地方,他说要能够看到狼窝掌,看到他自己修好的层层大寨梯田。最下面是陈永贵石刻雕像,顺山坡有二百二十八级青石台阶。其中两组分别为七十二级和三十八级,标志着陈永贵的享年和党龄。大寨是在陈永贵的带领下,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改变了大寨靠天吃饭的状况,改变的贫困落后的面貌。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距离陈永贵墓不远有山西山药蛋派老作家孙谦之墓和郭沫若纪念碑,郭沫若于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生前留下遗嘱,要将自己的骨灰撒到大寨的土地上。遵照他的遗嘱,郭老的骨灰撒在了虎头山上,后来,大寨村委会为他立起了一座汉白玉纪念碑。。大寨这片土地能够让郭沫若如此痴情,就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那个时代最了不起的精神。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如今的虎头山,已经成为生态风景游、古迹文化游、民俗风情游为一体的旅游最佳目的地,是革命教育基地,也是乡村游、森林游的最佳之地。包括展览馆、民俗馆、文化馆、团结林、知青林、军民池、支农池、联建池、周恩来亭、陈永贵墓、老英雄墓、郭沫若诗碑、孙谦纪念地、陈永贵雕像、团结沟渡槽、大寨梯田(狼窝掌)等旅游景点。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站在虎头山上向下俯瞰,渠壑交错,梯田层层,山坡上花蕾初绽,气象清新,山上密林浓蔽,沟深石峻,美丽的大寨气象万千。此时,一种博大的胸襟和对自然、伟大人生精神的敬畏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红旗一条街 1964年,毛主席的一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使大寨成为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样板被政府向全中国农村推广,从而也让大寨在中国乃至世界闻名十几年。今天的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每年都有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足以可见大寨之魅力。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红旗一条街”原名上城街,是昔阳老城的主街道,南北走向,全长600米。秦汉之际,昔阳开郡设县,称为“沾县”。后东汉建安末年,始称乐平县。上城街属乐平县县治,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形成现在的街巷框架。1966年开始改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城街是昔阳县政治、商贸、服务、文化中心地带。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如今的“上城街”通过恢复性保护性修缮,冠名“红旗一条街”。有六七十年代的县政府办公楼、城关人民公社、红旗大队、红星大队、新华书店、昔阳晋剧团、工农兵舞台、人民邮电等建筑。标语“多快好省、力争上游”;“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等红色元素随处可见,浓缩了这方土地上的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奇迹的精神之魂,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人们感受着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印痕,体味着文化的滋养和历史的积淀,同时也让历史文化留给人们深深的回味和思考,增添了一种不负时代的勇气和力量。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大寨新村 进入新时代,大寨在当年的“铁姑娘”郭凤莲的带领下,意气风发地迈向新时代。从单一的农业向多元化经济发展,红色旅游火爆,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已成为文明富裕美丽乡村的带头羊。大寨人将大寨精神不断传承与发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续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走进新时代,大寨仍超前,杨柳依然郁郁葱葱,嫩绿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诉说着大寨的往昔与今朝。新村里的街道宽阔,楼房林立,干净整洁,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走进昔阳大寨 • 见证激情燃烧的岁月!

离开大寨时,我的心中满是感慨。大寨,它不仅仅是一个村庄,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中国农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也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我相信,大寨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大寨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