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07日 16:50 1 cc

“走长江,看珠江,最美最美还是故乡九洲江……”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我的九洲江》,以其优美旋律和深情歌词,为人们勾勒出一幅九洲江山清水秀、碧波荡漾的瑰丽画卷。

这首歌唤起了九洲江儿女对母亲河的美好回忆,也让九洲江的美名响彻大江南北。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九洲江掠影


《广东印记》之《九洲江》

将带你遨游九洲江

感受它的绝美风光和灿烂文化


九洲江溯源

九洲江,古称南流河、南廉江,《广东省志•地名志》(1999年版)记载:“因枯水期江中出露九个沙洲得名。

九洲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大化顶,向西南流经陆川县城、乌石、良田,进入广东省廉江市境内后,流经石角、河唇、吉水等镇,于横山镇以西分为安铺河和营仔河,注入北部湾。九洲江干流全长162千米,流域面积3113平方千米,其中廉江境内长89千米,流域面积2137平方千米,是廉江最长和支流最多的河流

长期以来,九洲江对廉江工农业生产、航运和发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廉江人民称为“母亲河”。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九洲江(廉江境内段)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九洲江(安铺河、营仔河分叉)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茅坡大闸


黄金水道

千百年来,九洲江一直是连接桂南与粤西地区的黄金水道

明代大学士解缙在《过三合驿》中写道:“荔枝子结虫窠绿,倒黏花开女脸红。望见石城三合驿,便分歧路广西东。”当时,廉江文人上京赶考采用水陆兼程的方式,他们经九洲江到达三合驿,再前往北面的陆川、玉林进入珠江水系,经梧州继续北上到达南京。

明清时期,位于九洲江下游入海口的安铺镇因其发达的水路交通,成为了粤桂边界上重要的货物进出口集散地和商贸中心。镇上骑楼密布,商贾云集,被誉为“万铺之城”。

据《安铺镇志》(2015年版)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粤海关在此设置口岸,沿海船只畅往东南亚及省、港、澳、北部湾沿岸。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九洲江安铺河段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安铺镇

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西南各省(云南、贵州、四川等)的食盐,主要依赖不受战火影响且靠近海岸的九洲江来运输。1939年,广东省设立了“粤西盐务管理局南路办事处石角运输总站”,并在良洞、吉水、安铺设立了分站,专门负责盐运工作。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九洲江入海口


文韵悠长

九洲江流域人文底蕴深厚


考古发现证实,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出土的云雷纹六蛙四耳大铜鼓重达300余斤,是秦汉时期此地经济、文化繁荣高度发展的见证。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云雷纹六蛙四耳大铜鼓

除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外,九洲江流域还孕育了粤西白戏、廉江涯歌、舞鹰雄、安铺八音等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更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舞鹰雄”


润泽半岛

奔流不息的九洲江,一直滋养着廉江大地。它不仅雕琢出一江两岸的秀丽景致,还孕育了一方肥沃的鱼米之乡。

廉江因其丰富的物产如红橙、乌龙茶、荔枝、甘蔗、龙眼、杨桃、柠檬等,赢得了“百果之乡”的美誉。此外,石角扣肉、河唇鱼头汤、横山煎堆、安铺鸡饭、簸箕炊、营仔海边鸭蛋和龙鲕饭等众多特色美食,也成为了舌尖上的传奇。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廉江红橙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柠檬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人们在九洲江流域修建了众多水利工程,其中就包括广东省三大人工水库之一的鹤地水库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鹤地水库

1958年,为根治雷州半岛的旱患,中共湛江地委作出《关于兴建雷州青年运河的决定》。随后,湛江人民凭借着愚公移山般的顽强意志,在廉江市河唇镇拦截九洲江,修筑了蓄水量达11.51亿立方米的鹤地水库,建成长达271千米的雷州青年运河干渠,雷州半岛400万人口的饮用水、近一千平方千米农田灌溉因此得到保障,促进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

郭沫若曾作诗赞曰:“三十万人齐努力,亿千方土起平川,移山造海千秋业,战地戡天亘古传!”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雷州青年运河起点

这条江,因一首歌而声名远播

雷州青年运河干渠


今天的九洲江

依然奔腾向前

为雷州半岛的发展助力续航


「链接」九洲江

图文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