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13日 12:51 3 admin

今年秋季出游的目的地,选择了东欧的波黑塞尔维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两个相邻的国家都对我国免签,可以省去很多手续。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按照我们的习惯,出游之前一定尽可能多地了解目的地的地理历史人文;然后汇总旅游资源特色美食;最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我们的旅游攻略:包括路线、交通、住宿、景点,以及各种注意事项。

波黑塞尔维亚都位于欧洲的巴尔干半岛上,并且都是前南斯拉夫共和国的加盟国。今天就说说与巴尔干半岛和前南斯拉夫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

一、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隅,西边临亚得里亚海,东边与黑海相接,南边则是伊奥尼亚海(地中海的一个海湾),南边还有爱琴海。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巴尔干半岛位置图

巴尔干半岛北部分布着多瑙河和萨瓦河,萨瓦河是多瑙河的支流,在贝尔格莱德汇入多瑙河。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巴尔干半岛70%以上都是山地: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由于平地少,古代在此生活的人一直不多,他们被山脉相隔,都是以小部落为主。因此,古代巴尔干地区始终未能形成强大而统一的政权。

公元6世纪时,生活在东欧平原的斯拉夫人开始分化成东、西、南三支,其中南斯拉夫人于7世纪左右迁移至巴尔干半岛北部定居。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除去地理上的山脉阻隔,宗教上的分歧与冲突也逐渐加剧。
公元8世纪中叶,强盛的法兰克王国占领了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相当于今天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一带。在西欧国家的强势影响下,生活在这里的斯拉夫人选择皈依
天主教,并在文化方面逐渐拉丁化,形成如今克罗地亚人的祖先。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而生活在巴尔干东部、南部的斯拉夫人虽然曾被拜占庭帝国视为蛮族,但在长期的对峙过程中还是接受了东正教熏陶,并以拜占庭带来的希腊文字为基础,发明了西里尔字母。这些斯拉夫人则成了后来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和黑山人的祖先。

14世纪后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简称‘奥斯曼帝国’)崛起,攻进巴尔干半岛,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抗,抗议得到了众多欧洲国家的支援;

15世纪,奥斯曼帝国再次进入巴尔干半岛,这次攻占了君士坦丁堡,灭了拜占庭帝国。巴尔干地区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奥斯曼帝国统治巴尔干半岛时期,人为制造了宗教矛盾。比如:信奉伊斯兰教可以免税,而信基督教则要交税。于是,一些原来信奉基督教的转而改信伊斯兰教,加深了宗教之间的冲突。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到18世纪,奥斯曼帝国开始衰弱,而此时俄罗斯帝国开始崛起。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俄国不断向西寻找出海口,于是俄国与奥斯曼帝国就发生了“碰撞”,开启了长达241年的俄土战争,这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战争的结果就是:俄罗斯帝国扩大了疆土,而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

十八世纪,拿破仑也开始崛起,不断向东发展势力。此时的巴尔干地区,成为强国的汇集地,新兴强国和老牌帝国之间,新兴强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同时,巴尔干地区的一些小国也趁机联合起来,共同反抗奥斯曼帝国。

1912年,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组成同盟,不久希腊和黑山(又称门的内哥罗)也加入同盟,一起向奥斯曼帝国宣战,这便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面对曾经的小属国,奥斯曼帝国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次战争的结果是,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土地除伊斯坦布尔附近的一小块之外,全部割让给同盟四国,同时阿尔巴尼亚独立。

其后由于战后利益分配上的问题,在大国列强的干预下,很快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一方是保加利亚王国,得到近期崛起的奥匈帝国的支持;

另一方是希腊、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联军,得到了英法俄协约国的支持。

结果保加利亚战败,割让了大片土地。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战争使巴尔干各族人民摆脱了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但也加剧了半岛各国的对立,同时各列强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

1914年6月28日,这天正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与妻子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枪杀。

(说明:因1386年6月28日土耳其征服塞尔维亚,从此塞尔维亚把6月28日称为“国耻日)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萨拉热窝事件后,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德国全力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开战,协约国集团则明确表示支持塞尔维亚。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巴尔干半岛各国也被卷入战争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1918年11月11日,奥匈帝国因战败已经分崩离析,德国同协约国签署《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而结束。

二、南斯拉夫的建立与解体

1918年一战后,塞尔维亚王国吞并黑山和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成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其领土包括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和北马其顿。

1929年,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废除宪法,将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王国”,开始了独裁统治。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掌握了国家政权的塞族领导者,打压新加盟地区的传统宗教、文化、历史乃至生活习惯。一时间国内怨声载道,塞、克两族之间的关系也急速跌入冰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于1940年占领了南斯拉夫,得到德军支持的克族极端分子,开始疯狂地屠杀塞尔维亚人和犹太人。

二战期间,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和军队,击败法西斯,并在战后重新建立南斯拉夫联邦。

1945年11月29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铁托出任总统,对内赋予所有加盟国同样权利,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

1963年,南斯拉夫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74年,6个加盟共和国获得自治地位。同时,塞尔维亚境内设立两个拥有较多自治权的自治省:即阿尔巴尼亚族(简称‘阿族’)聚居的科索沃省和匈牙利人聚居的伏伊伏丁那省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此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在东欧国家里成为比较富有的一员。

1980年铁托逝世,南斯拉夫开始走下坡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

1991年苏联解体前夜,带来的社会主义阵营大崩塌,直接导致了南斯拉夫的分裂。

1991年-19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北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遭到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反对。

其中,波黑宣布为主权国家,国内穆族(信奉伊斯兰教的斯拉夫人)和克罗地亚族赞成独立,塞尔维亚族抵制投票,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波黑战争。(内战相当惨烈,详细过程将在后续的《波黑篇》中有介绍)。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彻底解体,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

自铁托去世后,以阿族为主的科索沃就开始要求建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从上街游行发展到武装冲突,塞、阿之间的矛盾日益恶化。

1996年,阿族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

在这一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机大举介入,导致双方矛盾全面激化。南联盟坚持反对多国部队进驻科索沃,同时反对北约支持该地区阿族分裂势力独立和干涉南联盟内政,但遭到北约的拒绝。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1999年,以南联盟政府拒绝执行和平协议为由,美国领导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空袭78天,对南联盟的军事基地,医院,桥梁,民宅进行打击。这就是近现代有名的“科索沃战争”。

其中在5月8日,北约空袭部队五枚导弹击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国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三名记者当场牺牲,数十人受伤,。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1999年6月,南联盟接受和平协议,联合国和北约接管科索沃。

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联邦国家"(塞黑)。

2006年6月3日,黑山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亦宣布独立,此举标志了南斯拉夫联盟的完全解体。

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得到了美国及其一些盟友的承认,但是塞尔维亚始终坚持其对科索沃拥有主权,中国、俄罗斯等约90个国家不承认科索沃的“独立”。

*****

如今,前南斯拉夫的领土分成了6个主权独立国家,它们及周边国家如下:

波-塞旅游准备1: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命运多舛的前南斯拉夫

其中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对我国实行免签政策,也是我们计划在9月份去旅游的目的地。

后续会分两篇文章,详细介绍这两个国家的地理、历史、人文,以及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继续关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