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红色记忆赋予乡村发展新动能——走进狼峪抗战遗址公园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2日 02:51 1 admin
红色记忆赋予乡村发展新动能——走进狼峪抗战遗址公园

狼峪抗战遗址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园园摄

  抗日战壕、碉堡炮楼、红色展览馆……置身其中耳畔仿佛响起炮火连天声;流水潺潺,满目绿色,蜜蜂花间飞舞……眼前的郊区旧街乡南沟村俨然一幅令人沉醉的山水画卷。

  南沟村由前南沟、南沟掌、狼峪3个自然村组成,国道307线、太旧高速公路和石太铁路穿村而过。草帽山位于狼峪西南,海拔1200米,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狼峪车站和周边地区,由于其位置独特,地势险峻,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作为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之一,这里曾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横跨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因此,百团大战八路军的破袭首先从正太铁路发起。狼峪火车站(也称为测石火车站)是正太铁路上的二等车站,平时驻有百余名日军,车站四周工事坚固,其南面靠着有炮楼、碉堡的草帽山,直接钳制八路军在正太铁路的破袭活动。

  1940年8月,在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10旅旅长范子侠身先士卒,率部通过伪装智取了狼峪火车站。在率部强攻草帽山时,日军使用了毒气弹,范子侠与百余战士中毒。之后,等毒气慢慢散去,八路军战士再次向草帽山发起了强攻,最终,将日军的碉堡和炮楼全部摧毁,成功攻下草帽山,为正太铁路破袭战扫清了障碍。

  “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范子侠的这句话,不仅激励着当年的战士们奋勇杀敌,更成为南沟村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在这片浸染着先烈热血的土地上,南沟人传承着革命先辈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努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岁月流转,硝烟早已散尽,但战斗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经过狼峪抗战遗址公园接待中心,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向草帽山进发,小路两侧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恣意生长的野花。站在草帽山山顶,南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润红指着周围的山头说:“据统计,以草帽山为中心的多个山头上分布着2000余米长的日军修筑的战壕、200余个掩体,6个碉堡、暗堡、炮楼。”

  如何让红色历史“活”起来?闫润红带领村民给出了答案:修战壕、建展馆、塑丰碑,让散落的遗址串成“红色课堂”。

  在狼峪抗战遗址公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的遗迹,更能感受到那份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闫润红带领村民修复草帽山上百团大战战壕遗址,在山间修建狼峪抗战英雄纪念碑纪念1940年发生在狼峪的那段历史;修建的范子侠将军纪念亭、范子侠将军生平陈列室、范子侠将军塑像,展现了范子侠将军的英雄形象和英勇事迹;狼峪红色展览馆,作为狼峪抗战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狼峪战斗”“百团大战之阳泉”“范子侠将军”等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中摆满了陈列柜,里面陈列着防毒面具、军号、枪支等各种带有历史印记的物品。展厅的入口处摆放着一个精巧的沙盘,清晰地呈现出狼峪草帽山周边的地形地貌以及当年战斗的布局。泛黄的历史照片、珍贵的历史资料,让人们了解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展览馆的讲解员,一遍遍向游客讲述当年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不知疲倦。“智取测石站、强攻草帽山”等发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如今的南沟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逢节假日,来村里接受红色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还有很多市民来村里踏青参观。”闫润红说,“村里将原知青大院改建为培训住宿中心,还配套建设了接待中心、活动广场、纪念厅、宣誓墙、廉政教育长廊、培训场馆、红色教育大讲堂等,将散落在全村的历史遗址串联成线,形成旅游线路。”

  除了红色旅游,南沟村还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蜜蜂养殖、玉露香梨种植,开办农家乐,打造情景剧,走出了一条“红色+绿色”的乡村振兴“南沟路径”。这条路径不仅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更让红色旅游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在这里,人们不仅能缅怀先烈、接受红色教育,还能欣赏到秀美的自然风光,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

  以红色基因为魂,以山川胜景为台,南沟村以创新多元的活动为载体,成功将廉洁教育从静态的展馆搬到了鲜活的山水之间,从单向的灌输变成了深度的参与和真切的体悟。昔日的抗战遗迹,如今已成为党员干部淬炼党性、涵养清风正气的重要熔炉,也是广大群众触摸历史温度、感受廉洁力量的精神高地。(范佳钰)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