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五台山黛螺顶奇缘记(一)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3日 18:53 1 cc


五台山黛螺顶奇缘记(一)

今年的5月1号,也就是农历的四月初四正好是文殊菩萨的生日,按我的旅行计划,30号出发,夜里到达五台山,第一站必然是殊像寺。

五台山黛螺顶奇缘记(一)

五台山黛螺顶奇缘记(一)

第二站的重点是五台山开山第一寺院显通寺,5月1号午饭以后乘朝台车正式拜访东台望海峰的聪明文殊,然后是南台锦绣峰的智慧文殊菩萨。最后若是有时间的话再到是中台的宣教寺,亲自看一看当年文殊菩萨对众僧宣法传道的道场。因为这次我是第三次去五台山了,所以黛螺顶并没有在这次参观的重点之列。

五台山黛螺顶奇缘记(一)

五台山黛螺顶奇缘记(一)

车上,与我邻座的李师傅在邢台开了一间小门市,从事小商业多年,他近几年每年都去五台山几次。这次他是冲着五爷庙去的,很愿意拜五爷庙,求一些财回去。

我们是30号的深夜1点40分左右到达五台山售票厅的,买了票继续乘车到达了殊象寺,别看是深夜,因第二天是文殊菩萨的生日,五台山重大节日二十四小时运营,所以越发显得人特别多,进入殊象寺需要排队,每四五十人为一波,即使这样,大殿的门口人们也挤成了堆,前面有立着的,后面有跪着的,前面的毫不顾及后面跪着的人,其目的不过是让文殊菩萨看到他们来了,有手捧鲜花的,有手捧果篮的,有的甚至高喊菩萨我来了,这种叫喊声与佛家静修之地显得格格不入,越发的刺耳。殊像寺人满为患、熙熙攘攘、众相百出,我和李师傅排了将近两个小时的队才拜了文殊,心情释然地出了殊像寺。

出了庙门,按计划,我要去五台山的开山第一寺显通寺,李师傅要去拜他的五爷,我们约定各自结束以后再电话联系。但是,路过五爷庙时发现拜五爷的人实在太多,虽然天气不是很好,大阴天,寒风朔朔,黑暗的夜中还偶尔能感觉到飘着小雪花打在脸上,落在脖子里凉飕飕的,但拜访五爷庙的人已经排起很长很长的队伍,拥挤不动。于是,我便和同行的李师傅商量,看他能否临时改变计划,能否和我一同前去五台山的开山第一寺显通寺,然后一同去小朝台,登黛螺顶,拜五方文殊,这样的安排,既可以错过拜五爷庙的人群高峰期,也可以净心地、认真地前去朝拜五爷。。。。

李师傅是个很随和的人,也就欣然同意了。

因为,今日今时的清凉之山,尤其是半夜实在是太冷了,不能说是寒风刺骨也差不多少,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厕所、卫生间里到处都是躲避寒风的人,站着吸烟的,半躺着的,坐在旅行包上的,有好多还在吃各种小食品充饥的,各种姿态的样子,穿单裤长裙、大衣皮袄的千奇百怪无所不怪:好看的、难看的、年幼的、年长的、富贵的、贫穷的,谁也顾不上脸面不脸面,反正是谁也不认识谁,文雅与不文雅没有人参考,(站在厕所里,我突发奇想,若天下苍生都能像信佛一样去信奉我们的党,朝拜我们的党就好了)。

我是看了当地的天气预报,有所准备的,来时多拿了一件衣服,但是,五台山清凉之地,半夜的寒冷(再加上阴天有着五六级的北风)终归和他处不一样,气温的变化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于是,我趁进厕所机会赶紧添加了御寒的衣物。

天气不好,因缘不在,大朝台终不能成行。

离开殊象寺向北走,由于是黎明的4点左右,再加上阴天,更加的辨不清东西南北,路灯虽然比较多,但依旧昏暗。天阴沉沉的,只记得离开殊象寺不远,向北走,有一个圆形的建筑,墙壁上都是大型的浮雕,大概是十八罗汉图,我赶紧凑了过去,李师傅身随我后。但身后的李师傅只见我在这里欣赏浮雕,而没有注意脚下的排水沟,他一步迈空,向前栽了过去,倒地时一连打了两三个滚儿,我真的没有想到,他竟然一下子滚出将近一丈远的距离,为此很是吃惊,也很是惊奇。现在想来,那地方大概是半坡路吧?也或是神灵保佑他吧。非常幸运是,头没有磕到,腿也没有碰到,仅仅是打了几个滚儿,但打个滚儿总比磕到、碰到要好出许多。反正把我吓得不轻,我赶紧扶他,

“李师傅、李师傅,没事吧?”

李师傅一脸的惶恐,扑扑身上的泥土,不安之色溢于言表。

“没事、没事。”

我赶紧打趣道:“摔摔平安,岁岁平安。这幸亏是你刚才拜了文殊菩萨,要不然,以后的时间还说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呢。你刚才拜了文殊菩萨,大事儿化小了,所以,这次摔一下等于是你躲避了以后的大灾难,你得要好好的拜谢一下菩萨,往后的日子你就平安了。听我这样一说,李师傅也就心情释然,立刻轻松了起来。

李师傅勉强笑了笑说,他这一次拜五台山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因为这一段家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些事情难以解释,来五台山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文殊菩萨能够为他开启智慧,消除诸多业障。

由于刚才的事故,我们边走边聊,他给我讲了近一段在他母亲身上发生了什么什么怪事,他爱人怎么怎么样?他遇到什么什么样的一些玄学难以解释的怪事等等,我又气又好笑,又有时候听的有点毛骨悚然。

他悄悄的告诉我:高老师,我临时有一个决定,为了显示我的诚心,我决定先去黛螺顶拜五方文殊菩萨,走大智路,三步一拜,九步一跪,叩首前行。

五台山黛螺顶奇缘记(一)

我开导他说,大智路是九一年建的,是台湾高雄一位法师捐款五十万修建的。说是登一千零八百台阶能能消100多种苦难,这只是一种策略上的宣传,若真是这样,全世界的人都就来这里爬路了,还轮的着你我?最好还是走北面的旧路,那个地方平坦,比较好走,为什么要走这一千多阶台阶呢?反过来,如果没有台湾高人修这条路,那么乾隆登戴螺顶的时候就消不了灾了吗?古代普通人登山就消不了烦恼、去不了灾了?走一走为乾隆皇帝修的路,走一走乾隆走过的路,也是一种好事啊。所以,不要太执,这也是佛家所反对的“执”,来到五台山,要讲智慧,什么地方好走,我们就走什么地方。但李师傅却摇了摇头,好像有点儿不赞成我的看法,于是,我们只能分手,我告诉他,山脚下大智路的起点处有一石碑亭,上面记录了台湾人修建大智路的前后因缘过程,你看一看,就会明白。。。。。。

五台山黛螺顶奇缘记(一)

登黛螺顶,走北路,身体上不仅仅是气喘心跳的厉害,还有腰痛腿沉等等不适,大约有10分钟的时间,我就休息了两次。回头看去,自己也不过走了二三百米,这时,发现后面跟来了三位老人。其中一位老人,看上去七十多岁,精神很好,脸色白净红润,一看就不是普通的乡下人,而是退了休的公职管理人员,保养得很好,看身架、看步行,猜得出,这老人也定然是经常锻炼之人。

我问他:“老人家,多大了?”

他笑了笑:七十四了。

五台山黛螺顶奇缘记(一)


他又指了指后面的那位银发打髻,脚步轻便老太太。

“那是我爱人。”

见我和他说话,他停了下来,向后面喊道:“快点上来,你们登山太慢了。”

我向后看去,这才发现,在那位老人的后面还跟着一位走路沉重,步履蹒跚,走走停停、不停的喘气,手捂着着胸口的老年妇女。

跟上来的那位银发老太太说,那是她妹妹,今年正好70。她告诉我,今年正好是五一假期,妹妹来看自己,顺便也带妹妹来一次五台山,拜一拜文殊菩萨。

老太太见有人和他爱人搭讪,便停下来问我“大智路”在什么地方。

我晃了晃腰:“哎哟,你们走错了,这个是登黛螺顶的北路,抬头看了灰蒙蒙的看天空,用手向右侧指了一指,那里才是大智路,是有台阶的,1800台阶,是能销108种磨难的。”

老太太告诉我,他们这次来主要是冲着大智路来的,并告诉他的爱人说,要不我们转回去吧。

我说,现在还不用转回去,因为刚走了二三百米,看了看自己的右侧,发现有一条小路,说道,这条小路大概你们可以绕到大智路。

但,我随后又指了指她妹妹,说道:你们去大智路,她如何走?我看他腿脚不方便,并且心脏好像有问题,大智路的坡度很陡,都在4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在80°左右。看他的体质,不宜走那条路,一旦半路出了问题,那可不是小事,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老太太点点了头,表示赞同。但她的爱人却说要么你们两个走这条路,我下山、转回去,走一走大智路。。。。。

五台山黛螺顶奇缘记(一)


于是,我又进一步的劝解他们:

大智路是1991年一位大德高僧捐资修建的,原本就没有这条路,大家走的路都是我们脚下走的这条路,也叫马路,是为了迎接乾隆皇帝而开出来的,这条路也比较好走,那条路之所以叫大智路,是为了更好的宣传,说是登大智路能够消除108中烦恼和苦难苦难,那是为了迎合佛家的故事,佛家的法理,如果没有这样的宣传,人们是根本不会走那条路的。也就是说,在修这条路之前,人们大多走的还是这个旧路,也就是这个脚下的马路,这个路好走,我建议你们走这个。

老太太问我是哪里人,我告诉他自己是河北邢台的。

因是半路休息,就多聊了几句,我告诉他们,自己本来是打算去东台和南台的,结果由于机缘未到,这才登的黛螺顶。

老太太很是高兴,最起码,他对我的认识是对五台山了解的比他们多,也比较细致。于是,她很热情地约邀请我第二天加入他们的团队,和他们一起去大朝台,为了预防我不去,并很诚恳的告诉我,车是他们的,饭他们也管,全包。

我笑了笑,很委婉的辞谢,告诉他们自己今天晚上打算回去,从她的表情上看得出,我的回答让她很失望,也很无奈,她只能搀着他的妹妹,跟着他的爱人一起继续沿着旧路登向黛螺顶。


五台山黛螺顶奇缘记(一)


五台山黛螺顶奇缘记(一)

后续:黛螺顶奇遇

2025.5.1

参考资料:2025.4.30黎明时分进入五台山游览中心区域,1号2点30左右参拜殊像寺,第二站本当参拜五爷庙,因夜间北风难抗、阴冷难耐回车中暂作休息,早六点四十小朝台登黛螺顶。。。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