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高温热浪席卷全国多地,新疆、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已冲上40℃,我国北方不少地方更是连续多日笼罩在“桑拿天”之中。黏腻的空气和...
2025-07-24 0
去长沙,怎能不去橘子洲头打卡?你知道吗,坐落于橘子洲头的那座举世闻名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取材于七百多公里外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这里有被称为“永定红”的花岗岩。
龙岩永定红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微型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人民网 李昌乾摄
“永定红”是龙岩市永定区特产的一种颜色温暖红润的矿石,因结构致密、质地坚硬、性能稳定,成为优质的建筑石料。据了解,“永定红”已探明各类矿产42种,储量约92亿立方米,可采储量约46亿立方米。
92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当年制作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的2000多吨“永定红”,装满了150余辆卡车,但这些仅约为“永定红”已探明储量的亿分之七。
日前,人民网“行进中国”福建调研采访团一行来到龙岩市永定红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看“永定红”如何“点石成金”。
园区展厅内的一张照片,引起记者的注意:通常,矿石加工产生的飞屑或多或少都会造成“牛奶溪”,但在永定,“永定红”石材、整洁的园区与青绿的龙湖“泾渭分明”,澄澈的湖水并未沾染“杂质”。
园区为何有底气沿湖而建,却使之“纤尘不染”?
“我们企业加工的用水全部取自这里,但是‘只向内取,不向外排’。”永定区循环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张茂海对记者说。
为了验证展示图的真实性,记者用无人机实地观察。从高空俯瞰,只见园区被绿水环抱,果真“如图所示”。
“永定红”石材、整洁的园区与青绿的龙湖“泾渭分明”。人民网 李昌乾摄
工业生产用水,怎能“只进不出”?
这一千亩矿业园区于2017年启动建设,在设计之初就对整个园区生态环保问题进行了周全考虑。投产五年来,这里的石板材切割基本实现全自动化,巨轮切石机带水作业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浮雕的线条、形状、大小等个性化需求均能实现即刻满足。
“建设过程中,每个生产厂房均建有六级沉淀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粉水可以经特定渠道流入沉淀池,经逐级沉淀后的清水将被抽回生产车间循环使用,用于带水切割作业,可抑制粉尘。”张茂海介绍道。
另一个答案“藏在”循环经济的产业链上。园区的一角,专门引进了一家原料加工企业,用来加工石材生产废料,使之“变废为宝”。
“我们在园区内就可将各企业的石粉、石渣等废石尾料进行深加工,制作成陶瓷水磨原料,配套应用于下游企业。这部分废料也‘带走了’大部分的石材生产废水,可谓‘一举两得’。”张茂海道出“永定红”背后“既不浪费水、又不乱排水”的“工业密码”。
全自动化“永定红”石板材雕刻。人民网 李唯一摄
在产业园,“石材开采—石材加工—石粉废渣处理—建材产品”的石材循环经济全产业链已然形成。
永定区洪山镇党委书记张忠诚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园区内,石粉石渣深加工中心年处理废弃物超20万吨,“变废为宝”率达100%。
厂房内,员工正在带水作业。人民网 李昌乾摄
投产6年来,永定红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由最初的8家入园企业扩充到现如今的25家。今年上半年,永定红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累计完成产值6.64亿元,比增7.5%;实现工业用电761万千瓦时,比增20.04%。
坐拥“大自然馈赠”的永定,给“红色石材”配上“绿色开采”“低碳加工”的“方子”,闯出了循环经济的“路子”。从“挖山”到“护山”,唯有守牢生态底线、拥抱科技变革,传统产业才能真正“老树发新枝”,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行稳致远。(李唯一、李昌乾、林晓丽、胡琳)
相关文章
连日来,高温热浪席卷全国多地,新疆、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已冲上40℃,我国北方不少地方更是连续多日笼罩在“桑拿天”之中。黏腻的空气和...
2025-07-24 0
红网时刻新闻7月22日讯(通讯员 谢万波 邓湘华 陈彦宏)近年来,道县坚持以红带绿、以绿衬红,以古映红、以文怡游,构建“红古绿”开发格局,有力推动全县...
2025-07-24 0
游客驻足拍照打卡 。红网时刻新闻7月17日讯(通讯员 梁梓坤 卢健)盛夏七月,暑气蒸腾。在耒阳蔡伦竹海上堡晶矿矿山公园,一场沉浸式“井下清凉探险游”正...
2025-07-24 0
中国实施的免签政策持续释放吸引力,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热度今夏继续攀升。国家移民管理局7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国人入出境数量稳步增长,达到...
2025-07-24 0
紫色柳叶马鞭草随风起伏恍若梦幻仙境缤纷醉蝶花轻盈摇曳灵动如蝶舞金灿灿的大花萱草与明艳的黑心菊交相辉映……近日,长春市南湖公园的宿根花海迎来了一年中最璀...
2025-07-24 0
红网时刻新闻7月21日郴州讯(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刘奕辰)“夏夜的仰天湖梦幻又浪漫!”近日,仰天湖大草原景区举行全明星音乐节,马来西亚游客Ahmad...
2025-07-24 0
7月20日,航拍查干湖夏日景观。中国网记者伦晓璇 摄中国网讯(记者伦晓璇)位于吉林省松原市的查干湖是吉林最大的天然湖泊,因迄今保留着北方民族原始的捕鱼...
2025-07-24 0
时下,包括我市在内的华北、东北广大地区,已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一时段降水最为集中,与暑期出游高峰相叠加,为此,此时段外出旅游防汛尤为重要。...
2025-07-2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