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3日 18:58 1 cc

灵山县隶属广西钦州市,地处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濒临北部湾,是泛北部湾经济区次中心以及钦州的副中心城市,县城距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贵港市均为100多公里,与六市形成了一个半小时经济圈,距广州市500公里。灵山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养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此外灵山县也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水产之乡和鱼米之乡。主要旅游景区有六峰山风景名胜区、大芦古村文化生态旅游区、灵山县博物馆、萍塘古村红色文化旅游区、广西桂味荔枝农业生态园、烟霞山景区、奇石湖生态农庄等,其中大芦古村为国家级AAAA景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广西楹联第一村。#广西#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灵山县秦为象郡地、汉和三国时为合浦郡地,属交州。南北朝时先属交州,后属安州。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置南宾县,县治设在峰子岭南(今三海乡棠梨村境内)同年改安州为钦州,南宾县则属钦州。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改南宾县为灵山县。灵山县名,据旧志记载,石六峰内有一峰叫龟峰,龟乃灵物,故以名县。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废钦江、内亭、遵化三县,以其地并入灵山县,仍属钦州,隶属广西路。

宋治平二年(公元1023年)二月邕州知府陶弼奉命,将灵山县治自峰子岭下,迁至石六峰之东,即现县城所在。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改钦州路设安抚司。至元十七年又改设总管府,灵山县则属海北南道。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路为府,灵山县属钦州府,改隶广东。洪武八年改府为州,洪武九年改州为县,灵山县属廉州总隶雷州府。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海北道兵备副使甘泽于县治始建灵山城。清代灵山县属廉州府,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拨县属秋风练〔今钦州市的广平、平吉、、博莪练(今钦州市的那丽、那彭、那思)〕青塘练(今钦州市青塘)、菩提练(今钦州市长滩)及那隆练的陆屋圩归钦州县管辖,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灵山县先后隶属于广东省钦廉道、广东省钦廉绥靖督办公署、广东省南路绥靖委员公署、广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解放后,1949年12月1日成立灵山县人民政府。灵山县时属广东省南路专区。1950年8月30日属广东省钦廉专区。1951年2月19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钦廉专区所属钦县、防城县、合浦县、灵山县、北海市委托广西省代管。1952年3月28日,钦州专区正式划为广西省建制,灵山县属广西省。1955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钦州专区的钦县、合浦县、灵山县、防城县、浦北县、北海市又划归广东省建制,灵山县属广东省。1956年2月28日,灵山县属广东省合浦专区。1959年1月,灵山县属广东省湛江专区。经国务院批准,从1965年6月26日起,广东省湛江专区的灵山县、浦北县、合浦县、钦县、东兴各族自治县和北海市从广东省湛江专区分出划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灵山县随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1994年6月28日,灵山县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全县划为5个区,5个特区,共辖61个乡(镇),即:

第一区辖附城镇、东安乡、冠山乡、永吉乡、圣化乡、久仙乡、峰安乡和檀圩乡。

第二区辖平山乡、石塘乡和丰塘乡。

第三区辖平南乡、丰安乡、白花乡、茅针乡、烟悦乡、长福乡和龙和乡。

第四区辖那隆乡、钟灵乡、三隆乡和大平乡。

第五区辖中和乡、维正乡、沙坪乡、龙山乡、申安乡、上安乡、太平乡、镇平乡、均安乡、南安乡和陆屋镇。

合灵特区辖冠左乡、仙岭乡、芳龙乡、合立乡和北塞乡。

上南特区辖同宣乡、飞龙乡、龙门乡、六嘉乡和独灵乡。

南山特区辖南乡镇、簕竹乡、那阳乡、铜鼓乡、冷水乡和桥笪乡。

横东特区辖百合乡、联平乡、嘉泰乡、克安乡、长吉乡和元福乡。

合北特区辖寨圩乡、乐民乡、土东乡、新睦乡、六横乡和福旺乡。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10日,上级又将贵县管辖的木格、桥圩等2特区共18个乡划给灵山县暂时管辖。

1950年1月10日,上级又将原属灵山县暂时划给合浦县管辖的灵南特区,包括武利、伯劳、升平、维安等4个乡划归灵山县管辖,并取消特区名称,改称灵山县第六区:原属贵县的木格、桥圩2特区移归贵县管辖;上级又将原属灵山县暂时划给钦县管辖的灵西特区,包括那楼乡、那路乡、光华乡、新江乡、那礼乡、百济乡和华灵乡划归灵山县管辖,并取消特区名称,改名为灵山县第七区。1950年1月13日,灵山管辖的横东、上南、南山3个特区划归横县管辖;上级决定取消合灵特区,将北塞乡、合立乡划给合浦县管辖;将芳龙、冠左、仙岭3个乡划归灵山县管辖。

1951年2月15日,灵山县行政区划又作全面调整,上级将部分区乡划给横县、合浦、贵县等县管辖;1951年6月2日又将第七区即那楼区划给邕宁县管辖,至此灵山县共划分为11个区共辖111个乡(镇)。另设立附城镇。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第一区驻地新圩,辖新禄乡、新官乡、新坡乡、新梓乡、新礼乡、新长乡、新秦乡、新萍乡、古平乡、上新乡、禄容乡、峰安乡和新里乡。

第二区驻地平山圩,辖平山乡、新灵乡、思湖乡、花石乡、石塘乡、化龙乡、镇安乡、中秀乡、丰塘乡、六桥乡、平大乡和垌石乡。

第三区驻地吉安塘,辖永吉乡、凤山乡、佛子乡、新化乡、芳兰乡、龙府乡和平坡乡。

第四区驻地檀圩,辖檀东乡、檀南乡、檀西乡、檀北乡、桥梓乡、仙岭乡、华屏乡、龙和乡、龙武乡和檀圩镇。

第五区驻地平南圩,辖平南乡、荔枝乡、龙里乡、白花乡、大远乡、茅针乡、金平乡、烟悦乡、烟墩乡和长平乡。

第六区驻地那隆圩,辖那隆乡、那南乡、那西乡、旺圩乡、长福乡、钟灵乡、六安乡、大平乡和庆平乡。

第七区驻地三隆圩,辖三隆乡、申安乡、金岭乡、沙塘乡、金塘乡、横岗乡、龙山乡、罩云乡和官李乡。

第八区驻地旧州圩,辖陆垌乡、大岭乡、南湖乡、上井乡、石柱乡、狮岭乡、双凤乡、金窝乡、双鹿乡、塘僚乡、旧州镇和沙坪镇。

第九区驻地太平圩,辖宋太乡、那线乡、池塘乡、镇南乡、那马乡、大和乡、乐和乡和太平镇。

第十区驻地武利圩,辖武东乡、武西乡、武北乡、武南乡、武街乡、明山乡、伯劳乡、伯利乡、伯庆乡、伯安乡、伯胜乡、伯良乡、维民乡、香山乡、升和乡、升平乡和武利镇。

第十一区驻地升平圩,辖维民乡、香山乡、升和乡、升平乡、文利乡、横山乡、长山乡和旧时路乡。(1951年4月从第十区分出第十一区,原第十区的维民乡、香山乡、升和乡、升平乡划人第十一区)

附城镇驻地附城复兴路。该镇为县治所在地,直属县领导。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2年7月,根据广西省钦州地区专员公署核定,以及从县内地理环境,人口分布,民族民情,县行政区划再作调整,将十一区所属的横山、长山和旧时路3个乡划给合浦县管辖,原属横县的沙塘、岭平、邓塘等3个乡划给灵山县管辖。全县共划分15个区203个乡(镇)。

第一区驻地附城镇,辖棠梨乡、谭礼乡、十里铺乡、梓崇乡、白木乡、白水塘乡和附城镇。

第二区驻地平山圩,辖平山乡、花石乡、铜鼓乡、汉垌乡、龙垌乡、灵家乡、镇安乡、石塘乡、仕门乡、化龙乡、上流乡、平历乡和垌心乡。

第三区驻地佛子圩,辖佛子乡、大坡乡、新塘乡、桂山乡、将嘉乡、芳兰乡、龙渊乡、府灵乡、平坡乡、山秀乡、元眼乡、睦象乡和大芦乡。

第四区驻地檀圩,辖谢赖乡、沙井乡、龙窟塘乡、茶亭乡、三合水乡、桥梓乡、见田岭乡、牛路岭乡、龙武乡、枚埠乡、梓木塘乡、湴山乡、保子乡、龙窟乡、大垌田乡、华屏乡、低田乡和檀圩镇。

第五区驻地平南圩,辖平南乡、塘肚乡、北峡乡、大宾乡、金银乡、文墨乡、白花乡、桃禾乡、簕菜乡、大远乡、茅针乡、石堆乡、六凤乡、三岔乡、佳平乡、沙坪乡和岭平乡。

第六区驻地那隆圩,辖那隆乡、长福乡、水埇乡、旺圩乡、峡岭乡、思林乡、高兰乡、高埠乡、茶子乡、钟灵乡、六安乡、大平乡、钟安乡、大山乡、斌屋乡、那垌乡和上江乡。

第七区驻地三隆圩,辖三隆乡、鲁塘乡、龙山乡、关塘乡、官垌乡、大马坡乡、教平乡、申安乡、龙楼乡、蚌隆乡、沙塘乡、王猛乡、横岗乡、金塘乡和罩云乡。

第八区驻地旧州圩,辖旧州乡、双凤乡、狮岭乡、松柏乡、石柱乡、北龙乡、长安乡、上井乡、横塘乡、张高乡、瑞线乡和陆垌乡。

第九区驻地太平圩,辖谭有乡、六潭乡、公家乡、镇南乡、九冬塘乡、枫木垌乡、那廉乡、那线乡、西华乡、那沙乡、永安乡、华楠乡、思明乡、茂萱乡、符果乡、那驮乡、池塘乡和太平镇。

第十区驻地武利圩,辖龙塘乡、鱼良乡、大沙乡、桥山乡、珠理乡、教塘乡、明山乡、安金乡、望坪乡、大龙乡、三角乡和武利镇。

第十一区驻地南城乡,辖文利乡、香山乡、秧地塘乡、公服乡、大田口乡、南城乡、驲面乡、马达乡、升平乡、谷埠乡和麻定乡。(1954年驻地由升平圩迁南城乡)

第十二区驻地新圩,辖萍塘乡、尧家乡、官屯乡、渌水乡、古文乡、塘排乡、新圩乡、平旺乡、晏村乡、容家乡、六峰乡、新院乡、急水乡和大里乡。

第十三区驻地丰塘圩,辖丰塘乡、根竹乡、董永乡、川心乡、六颜乡、大池乡、大湴乡和石陂乡。

第十四区驻地沙坪圩,辖响水乡、龙门乡、桂塘乡、木村乡、莲塘乡、烟墩乡、古天乡、金科乡、那琅乡、榃朴乡、宋太乡、邓塘乡和沙坪镇。

第十五区驻地伯劳圩,辖伯劳乡、邓阳乡、学隆乡、红坎乡、平心乡、亮根乡、燕坪乡、木棉乡、六槛乡、新禾乡、彭屋乡、万利乡、山塘乡、长平乡和白菱乡。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4年7月,附城镇从第一区划出来,直属县领导,驻地复兴路。

1955年6月1日,广西省人民委员会(55)省民字第19号通知规定,县辖区以数字排列的一律以区治所在地名称谓,即附城区、平山区、佛子区、檀圩区、平南区、那隆区、三隆区、旧州区、太平区、武利区、文利区、新圩区、丰塘区、沙坪区、伯劳区。

1957年9月,灵山县人民委员会根据上级指示,撤销15个区,将204个乡(镇)合并为30个乡(镇),即:附城镇辖区范围驻地不变。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东圩乡辖梓崇、白水、白木、谭礼、那银、棠梨、十里铺7个小乡,驻地灵城东圩。

平山乡辖平山、汉垌、龙垌、同古、花石、灵家、大湴7个小乡,驻地平山圩。

石塘乡辖石塘、仕门、镇安、石陂、平历、垌心、上流7个小乡,驻地石塘圩。

佛子乡辖佛子、桂山、大坡、山秀、将嘉、平坡、元眼、睦象、大芦、新塘10个小乡。驻地佛子圩。

龙渊乡辖龙渊、府灵、芳兰3个小乡。驻地龙渊村。

檀圩乡辖檀圩、牛路岭、见田岭、湴山、谢赖、沙井、龙窟塘、茶亭、三合水、保子、华屏、华田、大垌田、桥梓14个小乡。驻地檀圩。

龙武乡辖龙武、大塘、枚埠、英爪4个小乡。驻地石龙圩。

平南乡辖平南、塘肚、北峡、大宾、金银、峡木、白花、桃禾、簕菜、岭平、六加11个小乡。驻地平南圩。

茅针乡辖茅针、三岔、石堆、佳平、六凤、大远6个小乡。驻地茅针圩。

那隆乡辖那隆、龙窟、茶子、水埇、长福、高埠、高兰、思林、峡岭、旺圩10个小乡。驻地那隆圩。

大平乡辖大平、斌屋、大山、钟安、六安、钟灵、上江、明山、那垌、彭万10个小乡。驻地大平圩。

三隆乡辖三隆、官垌、鲁塘、罩云、龙山、关塘、金塘、蚌隆、横岗9个小乡。驻地三隆圩。

申安乡辖申安、教坪、大马坡、龙楼、王猛、沙塘、合口塘、大岭脚8个小乡。驻地稔子诵。

旧州乡辖旧州、双凤、狮岭、六垌、瑞线、张高、松柏、石柱8个小乡。驻地旧州圩。

上井乡辖上井、长安、横塘、北龙等4个小乡。驻地上井圩。

太平乡辖太平、九冬塘、思明、枫木、镇南、潭有、那沙、那驮8个小乡。驻地太平圩。

宋太乡辖宋太、华楠、茂萱、池塘、永安5个小乡。驻地永安街。

西华乡辖西华、那线、那廉、六潭、公家、筍果6个小乡。驻地西华佃王村。

武利乡辖武利、龙塘、大沙、鱼良、教塘、珠理、桥山、大龙、望坪、安金、三角11个小乡。驻地武利圩。

文利乡辖文利、公服、香山、南城、马达、驲面、秧地塘7个小乡。驻地文利圩。

升平乡辖升平、谷埠、大田口、麻定4个小乡。驻地升平圩。

新圩乡辖新圩、萍塘、急水、渌水、塘排、尧家、官屯、大里8个小乡。驻地新圩。

容家乡辖容家、古文、晏村、新院、六峰、平旺6个小乡。驻地容家村。

丰塘乡辖丰塘、川心、根竹、六颜、董永、大池6个小乡。驻地丰塘圩。

沙坪乡辖沙坪、响水、那琅、榃朴、古天5个乡。驻地沙坪圩。

烟墩乡辖烟墩、莲塘、六局、桂塘、木村、龙门6个小乡。驻地烟墩圩

邓塘民族乡原邓塘乡辖区不变。

伯劳乡辖伯劳、邓阳、学隆、燕坪、六槛、木棉、新禾7个小乡。驻地伯劳圩。

平心乡辖平心、长坪、白菱、山塘、红坎、亮根6个小乡。驻地禾仓地村。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8年7月30日,灵山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大乡建制,将30个乡(镇)合并为17个乡。即东圩乡(撤销龙武乡、附城镇,将龙武乡、附城镇并入东圩乡)、佛子乡(撤销龙渊乡,将龙渊乡并入佛子乡)、平山乡(撤销石塘乡,将石塘乡并入平山乡)、丰塘乡(保留原丰塘乡)、新圩乡(撤销容家乡,将容家乡并人新圩乡)、平南乡(撤销茅针乡,将茅针乡并入平南乡)、檀圩乡(保留原檀圩乡)、那隆乡(撤销大平乡,将大平乡并入那隆乡)、三隆乡(撤销申安乡,将申安乡并人三隆乡)、旧州乡(撤销上井乡,将上井乡并入旧州乡)、太平乡(撤销宋太乡、西华乡,将宋太乡、西华乡并人太平乡)、沙坪乡(撤销烟墩乡,将烟墩乡并人沙坪乡)、邓塘民族乡(保留原邓塘民族乡)、武利乡(保留原武利乡)、文利乡(保留原文利乡)、升平乡(保留原升平乡)、伯劳乡(撤销平心乡、将平心乡并人伯劳乡)。

1958年8月26日,灵山县第一个人民公社——上游(旧州)人民公社成立。9月,全县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先后成立16个人民公社,撤销乡,实行政社合一。即:

三海人民公社驻地灵城解放路北。

佛子人民公社驻地佛子圩。

东风(平山)人民公社驻地平山圩。

丰塘人民公社驻地丰塘圩。

新圩人民公社驻地新圩。

平南人民公社驻地平南圩。

红旗(檀圩)人民公社驻地檀圩。

那隆人民公社驻地那隆圩。

三隆人民公社驻地三隆圩。

上游(旧州)人民公社驻地旧州圩。

沙坪人民公社驻地沙坪圩。

太平人民公社驻地太平圩。

武利人民公社驻地武利圩。

文利人民公社驻地文利圩。

升平人民公社驻地升平圩。

伯劳人民公社驻地伯劳圩。

1958年10月16日,又将16个人民公社合并为5个人民公社。加上1958年11月15日陆屋公社划归灵山县和于1959年1月成立六峰山公社,共7个人民公社。即:

三海人民公社由原三海、新圩、平南、丰塘4个公社合并设立。驻地灵城解放路北。

东风(平山)人民公社由原平山、佛子2个公社合并设立。驻地平山圩。

红旗(檀圩)人民公社由原那隆、三隆、檀圩3个公社合并设立。驻地檀圩。

灵南(武利)人民公社由原武利、伯劳、文利、升平4个公社合并设立。驻地武利圩。

上游(旧州)人民公社由原旧州、沙坪、太平3个公社合并设立。驻地旧州圩。

陆屋人民公社1958年11月15日,钦县管辖的陆屋公社划归灵山县,红旗公社管辖的三隆管区并人陆屋公社。驻地陆屋圩。

六峰山人民公社1959年1月14日建立,辖灵城街道居民、商业、机关、学校、红旗钢铁厂、水泥厂、化肥厂和三海的十里、棠梨及三多村。驻地灵城解放路南。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9年4月1日,将7个公社调整为13个公社,它们是:三海、六峰山、平山、佛子、丰塘、平南、太平、旧州、陆屋、那隆、檀圩、文利、武利等人民公社。

1959年5月,从陆屋人民公社分出三隆,设立三隆人民公社;从武利人民公社分出伯劳,设立伯劳人民公社。

1959年6月,从三海人民公社分出新圩,设立新圩人民公社,从旧州人民公社分出沙坪,设立沙坪人民公社。

1959年7月25日,从三海人民公社分出龙武,设立龙武人民公社。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61年6月5日,全县行政区划再次调整,设立8个区,40个人民公社。即:

灵城人民公社直属县领导。驻地灵城解放路南。

附城区驻地灵城解放路南。辖三海、龙武、丰塘、榃朴、新圩、渌水、容家7个人民公社。

檀圩区驻地檀圩。辖檀圩、桥梓、那隆、塘表、钟灵5个人民公社。

平山区驻地平山圩。辖石塘、乐民、平山、佛子、龙府、长山6个人民公社(同年11月,乐民公社划归合浦县;增设垌心人民公社。1962年3月设立灵东人民公社,撤销长山人民公社)。

武利区驻地武利圩。辖武利、伯劳、平心、文利、升平5个人民公社。

平南区驻地平南圩。辖平南、烟墩、茅针、白花4个人民公社。

陆屋区驻地陆屋圩。辖陆屋、广隆、新坪、三隆4个人民公社(同年11月,增设龙山人民公社)。

旧州区驻地旧州圩。辖旧州、上井、双凤、沙坪4个人民公社。太平区驻地太平圩。辖太平、宋太、西华、池塘4个人民公社。

1963年1月,县委、县人委根据上级指示,撤销8个区,将41个人民公社合并为19个人民公社。

1964年2月,从佛子公社分出,另设灵东人民公社,驻地灵东水库。1966年5月,县辖20个人民公社。1967年1月以后,人民公社陷于瘫痪。1968年,全县20个人民公社先后建立革命委员会。1970年5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批准,撤销灵东人民公社。至1976年10月,县辖19个人民公社。1978年12月,灵城公社改为灵城镇。1980年5月,全县l8个人民公社和1个镇,改公社(镇)革命委员会为公社(镇)管理委员会。共设381个生产大队,4838个生产队。

1984年9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政权建制。全县设立灵城、陆屋、武利、檀圩、太平5个镇;三海、石塘、平山、佛子、丰塘、平南、烟墩、沙坪、旧州、三隆、那隆、新圩、文利、伯劳14个乡。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人民政府。乡(镇)以下划分为387个行政村民委员会。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87年12月21日,388个村民委员会改称村公所。

1994年1月1日,全县实现镇建制,原三海等14个乡改为镇。从1995年12月起,村公所改称村民委员会,全县有389个村民委员会,有19个居民委员会。

1995年12月又将村公所改称为村民委员会。至2003年,全县辖19个镇,389个村民委员会,19个居民委员会,5347个村民小组。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08年全县辖18个镇、389个行政村、20个社区;共有5339个村民小组,5669个自然屯;2009年,全县总人口数为149.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4万人。

2019年末,辖新圩、佛子、平山、石塘、丰塘、平南、烟墩、檀圩、那隆、三隆、陆屋、旧州、太平、沙坪、武利、文利、伯劳17个镇和灵城、三海2个街道,下设387个村民委员会,2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20年全县辖区总面积为3558平方公里,辖17个镇、2个街道办,389个村委会,20个社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灵山县常住人口为1218140人。2020年,灵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90.12亿元,增长7.3%。

2023年末,灵山县辖2个街道、17个镇:灵城街道、三海街道、新圩镇、佛子镇、平山镇、石塘镇、丰塘镇、平南镇、烟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太平镇、沙坪镇、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 [8]县人民政府驻灵城街道广场路31号。

广西灵山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目前全县辖新圩、佛子、平山、石塘、丰塘、平南、烟墩、檀圩、那隆、三隆、陆屋、旧州、太平、沙坪、武利、文利、伯劳17个镇和灵城、三海2个街道,下设村居委会358个,社区居委会53个。

大美广西欢迎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