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六盘水市水城区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海坪火把广场热闹非凡,贵州省2025年“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艺宣传走基层”惠民演出实践活动在此盛大启幕,...
2025-07-26 0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全】“平湖雨霁漾烟波,涨影含堤八寸过。便趁心纾试沿泛,六桥西畔藕花多。”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写下的数十首荷诗中的代表之作,他对颐和园荷花的偏爱,便也从一行行诗句中透露无遗。有人甚至这样评论道:“颐和园昆明湖的每一朵莲花,都连着乾隆的江南梦。”
时至今日,昆明湖中仍旧满植荷花,“水-田-村-织”的轴线依然俱在,只不过人声替换了梭声,市民游客的笑语成为“生态织机”上的一条条纵横织线,把历史、自然与当下经纬成一匹清凉的夏布。
颐和园中的荷花次第开放。环球网记者 陈全 摄
江南“耕织图”在荷塘中再度鲜活
从颐和园北宫门入园,绕过万寿山北麓,沿西堤折向西南,喧嚣像被荷叶轻轻按进水里。再往前走,柏油路突然变窄,一条青石铺就的斜径把游人引向耕织图景区——清朝乾隆年间《耕织图》的园林摹本,如今因一片荷塘而再度鲜活。
颐和园耕织图景区中盛放的盆栽荷花。环球网记者 陈全 摄
耕织图是颐和园在清漪园时期颇具江南水乡风情的独特园林景观。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当年,昆明湖与玉泉山之间河湖交错,稻田棋布,景色酷似江南;乾隆造园时又特意将原在城内、专门负责为宫廷织造丝绸布料的内务府织染局迁到此处,组成了一处生活气息浓郁、景色淳朴清幽而又融入传统农桑生产的园林景区。因此,乾隆将此处命名为“耕织图”,意寓着一幅洋溢耕织生活情趣的幽美图画。
随着历史更迭,耕织图地区的功能和归属几经变化,最终成为厂房和生活区,园林景观完全丧失。1998年起,在各方大力支持下,颐和园将耕织图地域收回;又经过专家论证、政府批准,耕织图综合整治工程得以实施。
如今的耕织图已是一座占地25公顷的大型博物馆式园林景区,虽然赖以借景的周围环境已有较大变化,但是依然承袭了旧日的江南神韵。稻田被湖水悄悄改写成荷塘,桑陌化作荷堤,曾经的“男耕女织”成了“鸥耕莲织”——鸥鹭翻飞,莲叶如机杼,一针一线把掠过的风缝进波光。
颐和园中的荷花次第开放。环球网记者 陈全 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绘“生态长卷”
两百余年过去,当园林管理者重新疏浚昆明湖水系,沉睡的莲籽在腐殖土里醒来,人与自然在跨越世纪后再度握手。砌筑的硬质驳岸被拆除,水与土重新相接;游船航线适度减少,尽可能降低噪音等人为影响;耕织图景区内的3198棵大树也被精心保留下来,并依照“耕”与“织”的景题寓意,采用桑、柳、杨、桃为主要树种,成为北方地区少有的水景园林——便也正合了乾隆当年打造“沉浸式江南”的意蕴。
颐和园耕织图景区中,游客在荷塘边消暑纳凉。环球网记者 陈全 摄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耕植图景区的荷,不是“种”出来的,而是“请”回来的,多了一分讲求时间的“耕织之意”。在一版版生态修复方案里,“请”字不断出现:请回本土白洋淀红莲、请回浮叶眼子菜、请回圆尾斗鱼、请回黑鳍鳈……最动人的是“请回老蛙声”——工作人员在藕节间悬挂空心砖,为黑斑蛙提供产卵舱。
今天的荷塘里,你能看到一张被重新编织的生态之网:荷的地下茎固定底泥,减缓富营养化;浮萍吸收多余氮磷,为蜻蜓稚虫提供攀附;蛙类控制蚊虫,其排泄物又成为荷的缓释肥。随之而来的是,水下能见度不断增长,荷藕的节间因此拉长,荷叶直径普遍增加——自然用自己的尺寸,为人补上了一堂“生态课”。游客则把更多空间留给动植物,只保留一条木栈道伸进花间。万寿山下,古槐间的“嘉荫”隔湖相望,成了共生哲学的天然注脚。
昆明湖上游船掠过荷塘边缘。环球网记者 陈全 摄
这样的耕织图四季,便也丰富了画卷中的元素,春天由翠鸟开场,夏天由荷花主唱,秋天由苇莺收尾,冬天则交给在荷梗间停留的骨顶鸡和三趾鸥。络绎的游客,则倒像一枚闲章,盖在四季长卷的边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片蓄水湖升华为一条生态与文化的“运河”,在得以找回的历史记忆中,耕织图成就了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藕花深处”体验盛夏园林的湖光山色
正值盛夏好时节,荷香四溢满京城。本月,“花开北京·2025北京荷花文化节”在颐和园开幕,以“花开北京·荷和美美”为主题,深度融合科技与文化创新元素,在深入挖掘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市民和游客呈上一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活动将持续至下月底,为北京夏日增添一抹清凉绚丽的莲红叶绿。
耕织图景区延赏斋湖面荷花开得最早,结合花园城市建设,工作人员还在湖岸边栽植了120余种花卉,营造主题为“耕织春华秋实,织染湖光山色”的中式花境,将夏日的荷塘映衬得分外美丽。新晋网红茶咖店水村居前的湖面荷花、香蒲、水葱等水生植物则散发着夏日独有的芬芳。在这里,植物景观与古典建筑融合,文化节期间将摆放盆栽荷花和盆栽水稻,游客可以在荷香和稻花香里品尝各种特色茶饮及现磨咖啡。
颐和园耕织图景区中荷叶掩衬下待放的荷花。环球网记者 陈全 摄
颐和园西堤以西的水面荷花最为繁茂,园区特别开辟了荷花渡船,游客可以从南湖岛乘船至西堤,进入藕花深处,与各种水鸟不期而遇。谐趣园也是不可多得的夏季赏荷佳处。除此之外,北京花卉小程序还推出了“VR云赏荷”平台,市民足不出户即可360度沉浸式游览西堤胜景。
颐和园中展出的盆栽荷花。环球网记者 陈全 摄
“湖山真意托烟霞,草木生香润碧沙。到此心情无俗韵,闲吟诗句对荷花。”盛夏时节的颐和园中,昆明湖与谐趣园、西堤六桥遥相呼应,万柄红绡翠盖,宛若霓裳水殿。听见荷花次第盛开的声音,一批批携老扶幼的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在“西湖十景”的“莲红坠雨”中,他们期待着与自然生态的又一次相逢。
相关文章
7月25日,六盘水市水城区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海坪火把广场热闹非凡,贵州省2025年“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艺宣传走基层”惠民演出实践活动在此盛大启幕,...
2025-07-26 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骑行去青海感受青海美景,本该是一场浪漫美丽的旅程,但谁又能想到,在骑行的路上,竟然会莫名的挨上...
2025-07-26 0
7月16日9时许,带着扩音器的“四川省优秀导游”蒲元彬引领游客步入翠云廊,开始了一天的讲解工作。今年已经是蒲元彬在这里介绍蜀道文化的第27年。蒲元彬通...
2025-07-26 0
晨光为敦煌的飞天镀上金边,张掖的彩丘在暮色里燃烧成诗;禾木的雪落满木屋炊烟,色达的灯火点亮信仰的长夜。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绣在大地上的银镜,老君山的云海...
2025-07-26 0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贵州避暑旺季来了符合2025贵州文旅优惠政策的优惠人群你们可别再在线下排队买票啦贵贵教你一招官方通道→免排队线上认证...
2025-07-26 0
【来源:安徽商报】“暑假期间,带孩子在省内到处自驾游,发现很多地方出现了彩虹公路,路中间除了黄色实线分隔线,还多了一条红色、一条蓝色实线。心里一直有疑...
2025-07-26 0
随着盛夏来临,海岛避暑游持续升温。我省海域广阔,拥有许多美丽的小岛。有辽东湾最大的岛屿——觉华岛,还有以山、海、岛、滩为主要景观的棒棰岛,以及我国万里...
2025-07-26 0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成林 摄影报道 盛夏的风掠过祁连山的褶皱,拂过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的大地,将夏日塔拉草原吹成了一幅流动的油画。“夏日...
2025-07-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