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桂平人文:浔州抗日烽火——鬼子三侵罗秀,无功而返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5日 14:52 1 cc
桂平人文:浔州抗日烽火——鬼子三侵罗秀,无功而返

源于《罗秀的抗战回忆》

1944年,日军自北向南,相继对河南,湖南,广西等地发起战事,即日军的战略意图“打通南北大陆交通线”,支援其在东南亚的部队,史称“豫湘桂战役”

正是这个势头之下,1944年9月底,日军入侵到桂平境,并于10月9日占领桂平城,由此,桂平沦陷。此后,桂平县内各主要交通要道,乡镇纷纷落入敌手。

就说以现在桂平行政划分的二十六个乡镇来说,除罗秀镇外,其他二十五个乡镇,都被鬼子驻留,驻扎过,时间长短而已,短的几天,长的或是几个月。

在1944年9月到1945年6月日占期间,罗秀镇虽说没有被鬼子长时,短时占领过,但也被鬼子袭扰过,这就是抗战时期的“鬼子三侵罗秀”的记忆了。

桂平人文:浔州抗日烽火——鬼子三侵罗秀,无功而返

到1944年10月,罗秀周边的桂平麻垌,罗播,平南六陈,都驻扎有鬼子部队,关于鬼子的所作所为,罗秀境内生活的人们,都有所耳闻,有条件的,没条件的,特别是处于往来交通线上的村屯,都转移到周边山地上生活,这也是老一辈桂平人所说的“走日本鬼”。

村里的有识之士,以及一些在外有过经历回乡的知识青年,面对周边鬼子的情况,就集中起来商议,在全国抗战的大环境下,以及听到众多的种种战争事件,民间受难情况,一致认为“宁为抗日死,不为避让生”。

于是,在周边十里八乡宣传起来,组织起抗日自卫队,保卫家园。并通过了一系的组织与策划,罗秀各村屯以村公仓,学校仓的稻谷变换为组建经费,之后再以各姓氏宗族的祠产稻谷作为后备经费,并向各村屯的人们寻求捐款捐物,支持自卫队的日常活动,由此组织起一支二百人左右的武装自卫队(12月份才正式成立罗秀乡自卫大队,分三个中队,同时各村都有自己的自卫队,使得抗日队伍人数更为扩大)。

桂平人文:浔州抗日烽火——鬼子三侵罗秀,无功而返

所谓的村仓,校仓,祠产稻谷,实际上是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公粮制度”,直白点说,就是村里的日常管理,学校的办学,各姓宗族自我管理,都是要是费用的,这些费用靠由官府,官方拨付那是不可能的,只能由相关区域的各家各户自村各屯自我筹措,以交粮交谷的形式,换成钱款集中开支使用。

罗秀组建这支自卫队,前期就筹得十余万斤稻谷,使得自卫队有了日常开支“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用枪支弹药的购买,万一有伤亡,还从中拨付抚恤金,等等。同时,把十里八乡的各种武器,如抬枪,火统,鸟枪,原来政府发下来给乡公所,村公所使用的制式枪,自制的火药,弹丸之类,等等,全部集中起来由自卫队武装使用。

自卫队中以五十几个人组成战斗队,分三个班,其中一班为脱产常备班,所谓的“脱产”,就是专职的负责每天在罗秀周边通往罗秀圩核心地带的各交通要道,山口关隘等重要的地方站岗放哨,监示各处情况,一旦发现有鬼子入境,马上示警,战斗队立即迎战。

另外还有一百多人的后备队,平时正常生活,有情况则马上负责支援战斗队。还专门安排有二十五人的防护队,有情况了负责掩护,协助村民们撤离到安全地带。

正是如此的精心安排,使得罗秀区域的各村屯生活相对安心一些,不至于被鬼子突袭,由此,据战后的统计,相对来说,罗秀也是桂平受到鬼子影响损失最少的地区。

桂平人文:浔州抗日烽火——鬼子三侵罗秀,无功而返

这样的布置安排,也很见成效。

1944年11月中,驻平南六队的鬼子经登塘想进入罗秀,结果被路棠自卫队发现,一边向罗秀自卫队报告,一边布置迎敌。得到预警的五十多人的战斗队立即前去迎敌,支援当地的自卫队,赶到现场的时候,以突然在侧边发起袭击的形式加入战斗,第一轮就打死三名鬼子。土枪土炮虽然落后,但声势大,让鬼子摸不清状况,由此退回六陈。

1944年12月底,刚正式成立的罗秀乡自卫队,迎来了第二战。驻桂平麻垌的鬼子得到了一支过路部队的临时支持,于是作出由麻垌侵入罗秀的计划。但刚进山就被放哨的发现,于是罗秀自卫队立即整队出发前往麻,罗交界的思培一带布防,同样打了鬼子个不备,

具体战绩如何,地方史籍中没有交待,只记载此后很长时间麻垌方面的鬼子没有再近罗秀范围。

1945年3月29日底,麻垌一带的鬼子凌晨出发,乘夜绕路进犯罗秀,在靠近罗秀圩的伯山村(旧地名)时被本村自卫队岗哨发现,两位哨兵开枪示警(两兵被砍杀昏,因天晚被鬼子误以为死亡,后捡回一命)。由此,伯山村自卫队仓促起来迎战,分位于罗秀圩的自卫队部则组织支援,并防守罗秀圩,听到动静的二三中队,以及周边的各村,屯自卫队则由周边组织起来,纷纷回援罗秀圩。

鬼子有装备优势,军事素养也高,同时,罗秀自卫队领导作出判断,此敌为孤军深入,为避锋芒,故主动撤出罗秀圩,定出两个方案。一是提前到鬼子可能回撤的路线上搞半途埋伏,打伏击;二是如果鬼子留在罗秀圩,则在夜里合围攻打。

最后鬼子在早上九点左右“攻入”到罗秀圩,结果,“圩无一人”,鬼子什么都没有捞到,而于空荡荡的罗秀圩,鬼子意识到不对,于是也没有多待,直接撤往麻垌。撤退期间,鬼子在今天罗秀和麻垌交界的龙回屯一带被自卫队伏击,伤数人,被俘二人(后送玉林)。

这三次战斗,并没有被正式记入本地县志,只是被有心以采访一些当事人的回忆,整理成稿留传了下来。近来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也是偶然翻见到一本尘封的手稿,才得以阅读一二。

正如抗战十四年,有多少的人和事没有被记住,但要铭记的是,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苦难。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