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济南匠心守护泉脉擦亮泉水名片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7日 10:58 1 admin

2025年7月25日,济南国际泉水节拉开帷幕。连日来,作为国际泉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泉水精神与文化传承的“泉炬”传递活动在十大泉群所在的区县陆续展开。在历城站,承载源头活水的“泉炬”自刚开放不久的白泉泉群开启传递征程,白泉“焕新归来”的故事,也化作国际泉水节最动听的序曲。

2024年9月,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启动白泉生态保护项目,创新实施“保水源、保路径、保古韵”三保策略。通过科学复原地下水径流通道,重现“泉涌白沙”地质奇观;同时匠心打造“白泉涌沙、灰泉赏莲、漂泉汲水、草泉萦舞”等十泉十景,构建起沉浸式泉水文化体验空间。2025年7月3日,白泉生态保护项目正式开放,截至7月24日,累计接待游客7.47万人次,周末日均接待达1.2万人次。周边居民感叹:“又看见白泉了,真好!”其生态修复成效获央视《大美中国》等媒体专题报道。

济南匠心守护泉脉擦亮泉水名片济南匠心守护泉脉擦亮泉水名片济南匠心守护泉脉擦亮泉水名片

泉水是济南的根与魂,赋予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从实现地铁与泉水共生,到复兴白泉千年胜景,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积极履行国企责任担当,始终践行“保泉优先”使命,努力答好发展与保护的时代命题,围绕以科技赋能生态、以责任延续文脉,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技术护泉:

全周期守护地下生命线

为破解“地铁建设与泉水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济南轨道交通集团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泉水保护解决方案。

济南匠心守护泉脉擦亮泉水名片

2023年,联合山东大学、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省地矿局八〇一队)组建成立了济南泉脉保护技术研究中心,为泉脉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十二字策略”贯穿全周期

围绕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泉水保护重大需求,针对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维护三个阶段,系统总结前期研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等成果,提出“绕、避、升、抬、勘、灌、测、疏、警、诊、养、评”的泉脉保护“十二字策略”。同时创新性地打造了由4套装备、3类材料、2套平台、1项工法组成的“4321”科技保泉体系。

地铁车站为泉水让路

济南匠心守护泉脉擦亮泉水名片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建设地铁。轨道交通4号线泉城公园站(工程名)位于趵突泉泉群正南1.5公里处,邻近泉水敏感区。车站最初设计需下挖22米,但经过前期精准的地质勘探发现,按照原来的设计下挖,可能影响地下水的径流。项目部及时调整方案,将车站整体抬升7米,埋深从22米减少到15米。泉城公园站就从地下“冒”了出来,“长”出地面2米多,成为济南首座半地下地铁车站。

文化赋新:

让泉水故事流淌于城市脉络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将泉水文化融入交通动脉,以地铁为媒介,生动讲述泉水故事。

空间设计彰显泉韵

济南匠心守护泉脉擦亮泉水名片济南匠心守护泉脉擦亮泉水名片

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济南东站以“天下泉都”为主题,艺术品设计提取泉水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以数眼泉水元素为中心展开,地面采用蓝色调的水波纹拼接,营造“人游泉中”意境。该车站是地铁全线最贴近泉水主题的车站,其独特风格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服务品牌传递温情

济南匠心守护泉脉擦亮泉水名片

济南地铁将泉水甘甜润养的特点融入“畅行泉城·爱满全程”服务理念。在济南西站、济南东站分别设立“泉心”、“泉意”服务台,将各车站配备的爱心雨衣等便民服务用品都收纳于“泉馨百宝箱”之中,努力让全心全意、入精入微的服务,像潺潺不息的泉水一般,沁润乘客心田。(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戴升宝)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