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强信心 看发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夜宿崆峒观星月 农文旅融合富乡村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7日 12:53 1 cc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齐荣 文/图)挖掘机的轰鸣震动着盛夏的空气,崆峒镇西沟村半山腰的工地上,工人们挥汗如雨。搭建的立柱勾勒出未来观景台的骨架,钢筋水泥正扎根于这片热土。“背靠青山,面朝胭脂河,远眺崆峒望驾山——我们要打造一个既能承接消费升级,又能留住乡愁记忆的空间。”崆峒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强指着规划图说道,语气中透着坚定与信心。

强信心 看发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夜宿崆峒观星月 农文旅融合富乡村

这座依山顺势而建、融合黄土窑洞与传统建筑风格的阶梯式民宿建筑群,正是西沟村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尝试。目前,山下10个传统窑洞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山上30间轻奢风格的精品客房已初现雏形,预计将在冬季开门迎客。与即将动工的“崆峒山居文化演绎中心”共同构成占地23亩、总投资达5700万元的“崆峒山居·文旅康养产业园”,该产业园是西沟村乡村振兴蓝图中的重要一环。

“未来,游客可以在这里一边观赏崆峒武术,一边枕着星光入眠。”杨强的语气中充满憧憬。这一项目将完善西沟村乡村旅游的业态要素,推动文化演艺、康养民宿、特色美食、产品展销、休闲娱乐等多元融合,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产业链,成为促进产业兴旺、文化传承、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当工地的喧嚣逐渐平息,夜幕下的西沟村则焕发出另一种生机。九家露营基地陆续亮起暖黄的串灯,烤肉的香气、吉他的旋律与年轻人的欢笑声在山谷间回荡。

强信心 看发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夜宿崆峒观星月 农文旅融合富乡村

“周末帐篷全满,很多外地游客组团来‘躺平’!”崆峒山壹号营地老板咸亚明翻动着烤架上的羊肉串,笑得合不拢嘴。露天电影前,孩子们嬉戏追逐;网红秋千上,银铃般的笑声通过抖音传遍千里。今年营地全面升级,新增林中帐篷15顶,铺设草坪10亩,并引入带住宿功能的房型帐篷,以满足不同游客需求。“暑假期间,日接待游客量超过2000人,家庭、情侣、团建群体都有,提前预订已成常态。”据介绍,不久后,林中两米高的树屋也将投入使用,游客可在松涛声中安然入梦。九处露营基地共同编织成年接待数万人次的活力网络,为乡村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营地鼎沸人声之外,一处陇东传统窑洞建筑的院落为西沟的夜添了一抹静谧底色。文冠书苑内,竹影轻摇,曲桥流水。提灯夜读的身影悄然穿过石径,唯有书页翻动的微响。

强信心 看发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夜宿崆峒观星月 农文旅融合富乡村

主理人陈婷婷介绍,书苑在传统节日期间策划诗茶会、手作体验等活动,以“赏月制饼”“草木染书签”等互动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同时,书苑搭建知识共享平台,邀请本地学者、文化工作者开展读书分享与历史讲座,内容涉及传统文化、地方历史等领域,吸引游客参与。通过“政府引导+社会支持+村民参与”的模式,吸纳本地艺术家作品展示,鼓励市民捐赠书籍、参与活动策划,逐步形成“人人共建”的文化生态。“我们复原的不只是建筑,更是‘耕读传家’的乡村文脉。”她的声音轻柔却有力。书香混着西沟花椒独特的辛香,在夜色里静静飘散,仿佛诉说着这片土地深藏的底蕴。

产业的根系在乡土深处延展,悄然结出富民的果实。花椒林畔,“西沟清泉”矿泉水厂将引自崆峒后峡的汩汩山泉化作瓶装财富;台地上,600亩生态经济林在风中低语;采摘园、滑翔基地……这些项目盘活了沉睡的资源,带动周边18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大关。

强信心 看发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夜宿崆峒观星月 农文旅融合富乡村

当最后一抹夕阳沉入虎山背后,万家灯火骤然点亮山巅。白庙虎山夜月庄园瞬间切换至璀璨模式。被称为“平哈顿”的观景台成为览胜焦点,脚下城市流光溢彩,头顶银河浩瀚深邃,构成令人屏息的天地交响。

强信心 看发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夜宿崆峒观星月 农文旅融合富乡村

网红小院里烧烤架热气升腾,特色窑洞民宿透出温馨暖光,由集装箱改造的创意餐厅座无虚席。“周末根本订不到位,夜里十点还在翻台!”负责人秦文静笑容舒展,不远处的萌宠乐园和无动力乐园里,小朋友们穿梭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从‘五一’正式营业,日均接待游客2000至3000人次,高峰时段就餐人数可达500人。”秦文静介绍,下一步,将拓展采摘园,发展房车露营与萌宠乐园,打造集住宿、研学、亲子、团建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综合体乡村目的地。

强信心 看发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夜宿崆峒观星月 农文旅融合富乡村

工地的轰鸣、营地的沸腾,书院的静谧、山巅的璀璨……崆峒区通过深度挖掘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等乡村旅游资源,成功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综合体,创建崆峒西沟、上杨小岔等5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和麻武月明、花所寺沟等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他们以山河为纸,以产业为墨,挥洒出一幅“三产”共生共荣的振兴长卷,共同谱写着“村美、业兴、民富”的协奏曲。

据统计,截至6月底,崆峒区累计接待乡村旅游人数265.71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花费4.66亿元。持续全方位提升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打响了“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品牌,提升了平凉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