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海阳漫话】| ㉗铁拐李点“虎泉”,点活了新安源头这座千年古村落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7日 12:58 1 cc

【来源:休宁县人民政府发布】

,。

一城山水千年韵,半卷徽风万古情。在黄山白岳的臂弯里,古称“海阳”的休宁以1800余载的岁月酿就了一壶文化陈酿。从新安江源的渔火帆影,到状元故里的翰墨书香;从齐云山上的霞客古道,到万安古城的市井烟火,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徽州文明的密码。今日,“海阳漫话”将化作时光的摆渡人,带您穿行于历史与当下的双面绣卷,共续精彩绝伦的休宁故事,共听海阳新城的时代跫音,共绘名邑新生的动人图景。

时代休宁,春潮正涌;海阳漫话,邀您共读。

27.

铁拐李点“虎泉”,点活了新安源头这座千年古村落

在皖赣交界处的五股尖北麓,新安江源头的群峰环抱中,静卧着一座千年古村落——休宁县鹤城乡右龙村。这座被誉为“黄山生态第一村”的传统古村落,是上苍赐予的一方佳美之地,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十分优美,跨越皖赣两省的徽饶古驿道穿村而过。古道皖赣交界处为虎头降,山门门洞“右龙”门额与“徽饶古道”界碑守望在虎头降山隘,距隘口十丈处有座古凉亭,亭旁石壁上“虎泉”二字赫然入目。

【海阳漫话】| ㉗铁拐李点“虎泉”,点活了新安源头这座千年古村落

右龙村

相传某年六月酷暑,为洞察人间疾苦,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化身白发老道云游至徽饶古道。行至虎头山岭时,烈日灼空,山道如烙,忽见凉亭中几位农夫正分饮竹筒茶水。竹筒余水将尽,老道佯装踉跄入亭,喘息疾呼:“渴煞我也!”为首的农夫虽与道人素昧平生,仍将最后一口清水倾囊相赠。铁拐李仰头痛饮,滴水不剩,农夫们虽面露难色,却无半句怨言,反邀老道共歇阴凉。道人默然起身,突以拐杖猛击山岩,石壁应声开裂,清泉沿杖痕汩汩涌出,水花溅落处草木顿生翠意。待众人惊觉欲拜时,老道已化清风而去,唯见岩壁上拐杖戳出的泉眼形若虎口,水声潺潺似白虎低吟。农夫方悟遇仙,跪地长谢。

虎泉

这则“仙人点泉”的传说,不仅赋予虎泉神秘色彩,更暗含徽州人“善行得报”的朴素价值观。其实,这是大自然的造化,更是右龙人世世代代保护大自然,确保青山永在的结晶:青山长在,必然能绿水长流。村口一方斑驳石碑刻着“误砍荫木,勒石示众”的严令,古树名木自是无人敢伐,右龙村内古树名木逾千株,银杏、香榧树、枫树、红豆杉等参天蔽日。水口一株树龄逾千年的银杏,堪称古村落的活化石。泉眼周边的树木如绿色华盖,根须深扎岩缝汲取泉脉,落叶腐化为泥,反哺泉脉清流。后来,因这股泉水位于虎头降,右龙人便称其为虎泉,也有人开玩笑说,这是老虎尿。

【海阳漫话】| ㉗铁拐李点“虎泉”,点活了新安源头这座千年古村落

新安源古树林

虎泉之水,甘甜沁心,四季不涸,滋养古道千年,不仅方便了农夫,还方便了成千上万的来往客商解渴歇脚,更孕育出“中国有机茶第一村”的美誉。春茶季,万亩有机茶园云雾缭绕,新安源银毫的清香与虎泉的甘甜交织,构成独特的山水茶韵。村中老人说,取虎泉烹茶,茶汤格外清透;以泉水和面,面条自带甘甜。

【海阳漫话】| ㉗铁拐李点“虎泉”,点活了新安源头这座千年古村落

新安源有机茶

如今,泉畔古凉亭的石壁上,“虎泉”二字苍劲如初,与山隘处的“徽饶古道”界碑遥相呼应,成为旅人探秘仙踪的起点,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至,一些游客还开着自驾车,带着装水器皿来此装满虎泉带回去喝。右龙村顺势而为,将古驿道、有机茶园、千年银杏等资源串联,推出“品虎头矿泉,走徽饶古道,观有机茶园,赏名木古树”的特色路线,吸引自驾游客探秘“天然氧吧”。村中“虎泉雅居”等民宿借势兴起,以泉水为媒,提供农家餐饮、茶文化体验等服务,让游客沉浸于“住茶家、饮山泉”的乡野诗意中。千年徽饶古驿道穿村而过,脚踏石板路,徜徉于老宅之间,别有一番情调。游客品茗论道于此,仙缘传说与当代文旅在此共鸣,见证着右龙村从“守护一泓清泉”到“涌动全域旅游”的华丽蜕变。

信息来源:中共休宁县委史志室

休宁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