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进馆,队伍已经拐了三道弯。”7月26日15时,位于市民中心东翼的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外排着百米长龙,遮阳棚下的家长一边给孩子扇风,一边在社交平台...
2025-08-02 0
下栅子村委会旁边,铺满水泥块、砖头,村民正在寻找失踪的村民。本文图片均由南方周末记者李在磊摄
2025年7月30日清晨8时多,45岁的马凤娟向暴雨后的重灾区进发,沿途一片触目惊心:房屋倒塌、瓦砾遍地,电线杆连根拔起,汽车栽在墙垣上。她蹚过暴涨的河水,绕过冲垮的断头路,爬过无数乱石堆后,终于在中午11时左右,抵达目的地堡子里,却未能见到亲人最后一面。
灾害发生后,村里很快便断网、断电,与外界失去联系,村干部翻山给在外的村民报信,后者才得知家里的噩耗。
据央视报道,7月26日以来,北京等地经历多场强降雨,其中27日深夜开始的强降雨,在密云区大城子镇造成河流改道、桥梁冲毁,以及村民的房屋、车辆等受损。
堡子里隶属于密云区大城子镇下栅子行政村下辖的自然村,这一带是与河北省承德市交界地带的山区。从密兴公路的瓦窑沟桥下的一条山溪往南进山,抵达下栅子村委会之后溯流而上,上游的自然村落均受到严重损害。
7月30日,南方周末记者跟随村民一同进山,跋涉近3个小时后抵达最深处的堡子里。一路上,有村民往外撤,也有村民往里走,去探望年纪大的长辈,甚至是已经过世的亲人。中午12时许,先行抵达的救援队,护送村民撤离,之后,陆续有直升飞机抵达,将年龄大的村民转移。
下栅子村位于大城子镇东南方向,和河北省兴隆县以长城为界,是燕山山脉万里长城脚下洪门川河的源头。从地图上看,该村北部为密云水库,东北方向流经清水河,连接密云区和兴隆县的密兴公路在村子西边经过,是连接外部交通的重要通道。
7月29日晚,南方周末记者通过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密兴公路,抵达大城子镇柏崖村,沿途水声哗哗,不少路段积水,过了瓦窑沟桥后,出现路障封路的情况。密兴公路地势较高,与之并行,有一条密兴旧路,从柏崖村穿过,村落坐落于瓦窑沟桥左下方。
有一条不知名的山溪,流过瓦窑沟桥后,经大城子镇注入沙厂水库,而该水库通过水系,与西边的潮河相连。瓦窑沟桥桥洞高大,当地人称呼为“桥头”,桥头立着柏下路和下栅子的指示牌,地图显示,柏下路即为404乡道,沿着这条路往里走,便是下栅子村。
瓦窑沟桥洞正下方还有一座小桥,架在柏下路之上。不过,这座小桥被完全冲垮,不能通车。7月29日晚,拉土车、推土机和挖掘机连夜作业,正在进行抢修。“估计得拉(砂石)一夜,修好为止。”一位卡车司机说。
7月30日早晨,陆续有村民在桥头聚集,并且打探道路信息,在得知里边道路仍然中断后,放弃了驾车,陆续开始徒步往里走。“我是上窝铺的,去看我老母亲。”一位中年妇女说。
8时30分左右,南方周末记者挤上村民的电动三轮车,开始出发。瓦窑沟桥下冲垮的部分已经填平,不过仍未做硬化处理。电动车通过后,行驶没多久,来到瓦窑沟村,村中也有一座小桥垮塌,不过已经被村民架上木板,电动三轮车勉强通过后,继续往前走,又走了一会儿,来到黄门庙村,在黄门庙村头,乡道出现断头,再往前,柏下路连同路基,完全被冲刷干净,只剩下零星沥青皮露出来,有的大块大块浮在倒伏的玉米田里。
这里属于燕山山系,山不算高。经村民介绍,受灾前,流经的山溪流量很小,河沟却很宽、很深,公路沿着溪流修建,将河谷里的村落串起来。受灾后,洪水暴涨,不仅溢出河沟,漫上公路,还把岸边村落的屋舍淹没,将整个山谷变成了河道。
黄门庙村村口断头路的尽头,堆满了矿泉水,向路过的村民分发。从此地开始,不仅电动三轮车无法通过,就连徒步也无处下脚,通过村民指路,可以往左侧的山坡上走,绕过这段狼藉之地。
山坡已经被踩出来一条小径,虽然崎岖,但是并不算太高耸、陡峭,不过较为湿滑、泥泞,山上的水,还在往外渗。已经可以看到陆陆续续有村民结伴往外走,进山的村民向其打听里边的情况,他们来自杨家台、上窝铺和堡子里,回答依然是:没有电、没有信号。
这条蹚出来的山路,有时从果林穿过,有村民在果树上系上红绳,作为指路的标识。走了几十分钟后,便抵达下栅子村。这里地势相对开阔,行政村的村委会,便坐落于此,从山坡上下来,重新踏上公路。不过,下栅子房屋损毁严重,这里开始出现伤亡的情况。
村民在树上系红绳,用于指路。
村民在路边摆放矿泉水,供过往的村民取用。
下栅子在村民口中,是村大队所在地,经常会到此处办事。9时20分左右,南方周末记者抵达下栅子村时,大家正在寻找失踪的村民。
下栅子村虽然坐落于较为宽阔的山谷地带,但是房屋损毁情况较为严重。腐木、绿色铁皮、空调,凌乱地散落在残缺的沥青路上,路两边的玉米地,贴着泥土齐刷刷倒向一个方向。村委会旁边出现一片空地,上边铺满水泥块、砖头和纠结成一团的树枝和木杆,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二层水泥小楼伫立,一只皮毛沾满烂泥的小羊,正在二楼咩咩叫。
村民戴着草帽,拄着木棍,在四处巡查。“还差好几个人。”一位村民说,村大队正在组织人手寻找失联村民。村头的一户人家,整座房子被夷为平地,户主遗体已经找到,儿子被送去住院抢救,孙子下落不明。
过了下栅子,马路延伸了几百米后,再次连同路基完全消失。河流和马路出现分叉,柏下路继续延伸,往右则是下堡路,伸向更为狭小的山谷。左边的河流水量大,并且出现落差,水声哗哗响。交汇点的房子半边悬空,马桶完全敞露在外,两条河汇流后,被下栅子村所在的地势挡住,部分河水分流,从村子里经过,水流湍急。
从柏下路继续往里走,便到了隶属河北承德地界的杨家台村,当地人称之为“口外”。9时40分左右,南方周末记者来到此处,两位来自杨家台的村民,沿着柏下路走来。
“杨家台没人了。人全撤了,救援人员把人都接走了。”其中一位村民说,凌晨六七点钟,救援队抵达该村,帮助全村转移,他们腿脚好的,选择向柏崖方向走出来。
杨家台一位王女士说,受灾第一天晚上,她和一位同伴拿着镰刀,从山里砍出一条路来,走到柏崖的桥头,手机勉强有信号,才把信息传递出去。于是她留在此地,接应外出的村民,直至30日收到消息,大部队已经整体转移。
在交会处,沿着下堡路往右继续走,河谷顿时收窄,山体较为陡峭,马路完全消失,只剩下白色的乱石块,和哗哗的流水。
堡子里一处房屋前堆满了石块、电线杆和铁皮棚。
裸露的巨大岩石,横亘在峡谷的入口处,水深且湍急,占据整个谷底的位置,完全看不到马路的痕迹和踪影。人们只能匍匐在石头上,艰难前行。
“我爸妈还在村里,我得去看看他们。”距离堡子里还剩下三四公里的距离,同行的一对年轻夫妇紧张起来。他们说,自己已经和父母失去联系,听走出来的村民说,村干部动员村民往外走,但是他们父母年龄大,腿脚不方便,所以暂时还不想出去。“我得去劝劝他们,跟我们一起出来。”
马凤娟听村民们说,其父亲已经遇难,母亲腿受了伤,脚脖子肿胀,无法行动。“听说直升机要来,把老人家拉走,年轻人就自己走出来。”
举目所望,到处都是石头、砖头和水泥块,山势陡峭,修建在半山坡的房子幸免于难,但是整个山坡被冲走一半,房屋半边悬空,孤悬在山坡上。电线杆东倒西歪,电线、网线乱作一团,露出里边的金属线,在一处农家,乱石堆覆盖半截墙体,汽车栽在石头堆里,车顶接着屋顶。
10时20分,抵达上窝铺村,地势更为陡峭,山谷更窄,马路踪迹都消失了,大石头混杂着水泥块和烂泥,铺满两岸。“泥石流,刚盖的房子,推平了。”上窝铺的一位妇女说。
这位妇女已经收拾好随身行李,准备撤离,不过岁数有点大,对自己能不能走出去,没有信心。“几十万盖的房子,贷款还不上,现在冲毁了。”她说。
过了上窝铺,再往上走不到两公里,便是堡子里。7月30日上午11时许,南方周末记者跟随村民一起,抵达目的地,这里便是柏下路的终点。“到我们村就走到头了,再往里就没有村子了。”马凤娟堂哥说。
刚一进村,马凤娟和堂哥就抱在一起,忍不住哭起来。没走几步,她们看到了自己家的房子,红色的房顶还在,但是屋前堆满了石块、电线杆和铁皮棚,树枝、木板和杂物卷成一团,堵塞住了房子的大门和窗户的孔洞。
救援队护送村民撤离。
一支民间救援队提前到达堡子里。他们说,29日晚上抵达柏崖村,30日一大早便徒步往里走,原本要去杨家台,但是听到路上的村民说,杨家台村民已经全部转移,所以改道来到堡子里,发现这里的情况也很严重。
村干部接到了马凤娟,告诉她,因为天气太热,其父亲遗体已经下葬,母亲正在和村民一起,在村头的空地上等待撤离。几十个村民聚集在村口的空地上,每个人都已经准备好了背包,坐在原地等待。“直升机待会会过来,年龄大的先坐。”一位村干部正在安抚村民,并且组织撤离事宜。
时间紧急,马凤娟和丈夫、堂哥一起,到坟头祭拜刚刚过世的父亲。和马凤娟一起回来的年轻夫妇,还在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跟着大部队撤离。但是父母说,家里吃的喝的不缺,不想跟着受罪。他们家地势较高,受灾不严重。出事那天凌晨三四点钟,其父便早早起床,拿着炮仗放炮,挨家挨户去敲门、叫醒大家,有些村民已经醒来,拿着手电筒站在门口观望。
30日中午12时,救援队带着村民开始往下撤离,年纪大的老人则继续等待直升机。据当地媒体报道,7月28日、29日,北京警用直升机连续两天开展空中救援工作,每天各出动3架大型警用直升机,前往密云山区进行全方位空中巡控,实施空中勘察、空投救援物资和转运群众等飞行任务。
7月28日,在下栅子村,一名孕妇报警求助消防员,密云区十里堡消防救援站出动队员救援,将孕妇从家中转移到安全位置,之后北京警方的直升机将孕妇及其家属紧急送医。
7月30日当天,直升飞机来到堡子里,接走了村子里的老人,转移群众被送到大城子中学进行安置。
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 南方周末实习生 刘珈宜 施语非
责编 何海宁
相关文章
“还没进馆,队伍已经拐了三道弯。”7月26日15时,位于市民中心东翼的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外排着百米长龙,遮阳棚下的家长一边给孩子扇风,一边在社交平台...
2025-08-02 0
天津《山水花苑》公园座落在西青区张家窝镇晨溪路。公园是新建的,还没有大门和围栏,里面有大面积黄色菊花,非常出片,现在正是盛开季节,非常漂亮。黄色花海红...
2025-08-02 0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商务会奖旅游展现了强劲的复苏势头。在这场复苏浪潮中,澳大利亚凭借卓越的目的地优势和持续优化的接待能力,成为众多企业海外研讨与...
2025-08-02 0
有没有觉得最近身体不得劲特别是坐在工位前面对电脑脑袋昏昏沉沉眼睛就快闭上这时候别着急挂个“专家号”来雅安看看✅在森林里感受“心理医生”的治愈✅在老街小...
2025-08-02 0
这家博物馆,它有好几个“一”↓国家一级博物馆我国西南地区建立的第一家博物馆我国第一座综合性大学博物馆它今年111岁它就是四川大学博物馆,也被称为“巴蜀...
2025-08-02 0
【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 第四篇章:郑之地山河形胜处 有城名荥阳黄河水自青藏高原奔涌而下,过三门峡,穿小浪底,行至广武山与桃花峪间,忽然...
2025-08-02 0
一早因为天下大雪,急匆匆离开阿尔山。本来还想去二里泉打一桶泉水的,也是作罢。阿尔山到满洲里400公里路,不近不远。好在我出发得较早,下午3点不到,我就...
2025-08-0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