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哈密43℃,奔向天山北坡伊吾森林纳凉,欣喜采6公斤蘑菇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2日 16:52 1 cc

炎夏之日,火云凝作天山之雪,哈密城蒸腾在四十三度的酷热里,连砖石都似乎要融化。我携妻子驾车疾驰,一路向北,奔向天山北坡伊吾的怀抱。车子盘山而上,窗外热浪如退潮般渐消,清凉气息似无形的手,轻轻拂去我们周身的燥热。最终抵达林边,温度计停于二十二度——此间真乃天设地设的清凉界,连空气都饱含绿意,丝丝缕缕钻入肺腑,令人顿生“高处不胜寒”之叹,却更添“琼楼玉宇”之向往。

哈密43℃,奔向天山北坡伊吾森林纳凉,欣喜采6公斤蘑菇

刚入森林,凉风便迎上来,如清溪拂过周身。林下树影斑驳,落叶堆积处,无数鸡腿菇、鹿茸菌似白玉凝成,纷纷自腐土中破出,圆润晶莹,犹如大地沉睡后睁开的明亮眼目。妻子欢欣如稚子,提着竹篮跳跃于树影之间;竹篮渐满,白嫩蘑菇累累如雪堆,竟逾五公斤之重。

哈密43℃,奔向天山北坡伊吾森林纳凉,欣喜采6公斤蘑菇

正午时分,林畔温度亦不过二十六度,我们于青草坡上铺开餐布。白兰瓜如冰玉剖开,甘甜沁脾;葱油饼的麦香与林间气息相互缭绕。饭后帐篷支起,卧听风过林杪,如闻天籁低吟,酣然沉入清梦。

哈密43℃,奔向天山北坡伊吾森林纳凉,欣喜采6公斤蘑菇

醒来时细雨已悄然飘落,雨滴轻敲篷顶,似无数玲珑碎玉滚落琉璃盘上,清泠之声不绝于耳。我们蜷坐帐中,凝视雨丝编织天幕,水珠在叶尖跃动,世界被洗得清亮透明,仿佛跌入童话之境。

哈密43℃,奔向天山北坡伊吾森林纳凉,欣喜采6公斤蘑菇

雨歇后复入林中。湿漉漉的蘑菇愈发鲜润,又采得两公斤有余。竹篮几乎被撑破,满溢着松林与泥土芬芳。夕阳熔金,暮色渐合,我们满载归去。车轮滚动于归途,回首间森林已悄然隐没于山岚里。回到三十二度的哈密,晚风拂面,竟觉得有几分微凉——此凉意非为天气,实乃森林馈赠之清幽,深藏于肺腑之间,静待下一次焦灼时的温柔救赎。

哈密43℃,奔向天山北坡伊吾森林纳凉,欣喜采6公斤蘑菇

人在世途奔命,常如热锅上蚁;而天山北坡林下的清凉光阴,则如浮生暂借的玉壶冰心。那满篮的菌菇,不过是大地偶然泄露的玲珑诗行,雨声如碎珠,松风似天语——自然不动声色,却时时以清凉界为我们洗心濯肺。归途上,夕阳熔金,怀中松菌余香不散:原来人只消暂脱火宅,便得玉壶冰心一寸。尘嚣虽在身后,林间清气已潜入肺腑,足供未来无数个炎日细细反刍,解灵魂之渴。

哈密43℃,奔向天山北坡伊吾森林纳凉,欣喜采6公斤蘑菇

写下七律一首,以记录今天的感受。

山北纳凉采菇
炎飙忽换碧云乡,石径逶迤接大荒。
雨打篷窗琉璃界,菌盛竹篚翡翠筐。
妻笑时惊琼玉碎,我食还笑老饕忙。
归车犹带松菌气,斜日熔金满袖凉。

哈密43℃,奔向天山北坡伊吾森林纳凉,欣喜采6公斤蘑菇

说明一下:诗中“炎飙忽换碧云乡”喻示酷暑转瞬切换为清凉林境,呼应散文里驱车入山时温度骤降的奇妙体验。“菌盛竹篚翡翠筐”浓缩了采摘时满篮鲜菌如翠玉的视觉印象。尾联“归车犹带松菌气”巧妙糅合了归途嗅觉记忆与视觉上的熔金暮色,以通感手法传递身心满载自然清气的微凉余韵,深得山林一日游的沁心真味。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