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医养+文旅”,大通树立高原避暑康养新标杆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4日 09:45 1 cc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今年以来,大通县依托独特的高原气候、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按照“一县一特色一品牌”要求,积极探索“医养+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树立以“山水大通·避暑福境”为主题的高原避暑康养旅游新标杆。

“医养+文旅”,大通树立高原避暑康养新标杆

为强化顶层设计,建立避暑康养大通品牌,大通县成立高原避暑康养产业发展工作小组,制定《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推进高原避暑康养产业发展2025年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工作调度会,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通过构建“气候疗养+藏医药保健+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建设康养度假区、藏药浴谷等特色项目,制定康养服务标准体系,全力打造青藏高原最具影响力的避暑康养目的地,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极。同时,以“十二有”服务标准为抓手,围绕“五有”要素,统一标识和膳谱,分类指导,高效推进高原避暑康养“1+3+N”项目。通过高原避暑康养田园综合体、体验中心、康养山庄及露营基地等,有效整合游客服务中心、亲子乐园等优势设施资源,构建“运动康养+民俗体验+定制服务”的全维度避暑康养新格局和“森林场地+药膳养生+音疗放松”立体化森林康养新模式,实现“旅游+康养”无缝衔接,树立集健康监测、特色诊疗等于一体的高原康养新标杆。

此外,将县域森林、民宿、农家乐等康养资源嵌入避暑康养旅游线路,融入农事体验、民俗节庆、美食节、体育赛事等沉浸式场景,举办“多巴胺彩虹跑”“中医康养文化节”“农业观光采摘”等避暑康养主题活动,形成“线路串联、业态互补”的全域康养格局,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激活资源要素跨界流动,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全面提升。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