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文旅之廊” 铺开深度融合全新画卷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4日 16:57 1 admin

八台山松风送爽,龙潭河溪流奔涌——万源,这片深植巴山秀色、赓续红色薪火的热土,此刻正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酝酿着一场关乎长远的文旅交响。

“文旅之廊” 铺开深度融合全新画卷

八台风光 石仲 摄

8月2日,中国共产党万源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万源市委关于以“文旅之廊”建设为引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

这份具象化的宏伟蓝图,将散落的山水人文明珠精心串联,擘画出了一条资源活化、价值跃升的崭新发展路径。

坚定发展方向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把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摆在更突出位置,不仅是万源市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钥,更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源新篇章的有力支撑。

全会高瞻远瞩,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抢抓巴山大峡谷八台山文旅融合发展重大机遇,以“文旅之廊”建设为引领,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添彩“巴山画屏·红城万源”文旅品牌。

“文旅之廊” 铺开深度融合全新画卷

八台风光

发展蓝图在《决定》中清晰明确:到2027年,八台山景区经营体制改革全面完成,黑宝山森林康养度假区正式运营,全市文化和旅游规模以上(限额以上)企业达到10家(户)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20亿元、150亿元;到2030年,龙潭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成功,八台山、黑宝山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市旅游通道更加畅达、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消费动能更加充沛、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产业竞争力、品牌号召力全方位升级,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有了总要求引领,落实工作便更加精准有效!与会人员热烈讨论中凝聚共识。万源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樊成表示:“我们将依托‘生态资源、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三大资源,加快八台山改革与黑宝山建设,培育文体旅、文商旅、农文旅等融合业态,持续擦亮‘中国天然氧吧’‘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让文旅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厚植内核底蕴

打响万源文旅品牌

品牌就是口碑,口碑就是形象。打响具有鲜明万源特色的文旅品牌,是提升万源文旅竞争力、吸引力和美誉度的关键所在。

“文旅之廊” 铺开深度融合全新画卷

竹峪镇东梨村游人如织

万源将围绕“一廊引领·六廊并进”发展格局,持续铸就“巴山画屏·红城万源”文旅品牌硬实力:

——生态康养走廊聚焦“居养、食养、药养、疗养”四大板块,全力积攒“养生养老、万源最好”口碑;

——红色文化长廊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及利用力度,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发展;

——诗意山水画廊精心构建“春赏花、夏纳凉、秋赏叶、冬玩雪”旅游场景,变“单季游”为“四季游”;

——乡村田园乐廊唱响田园牧歌,持续丰富乡村文旅场景,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活力运动赛廊积极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推广“观赛+体验”套餐,不断延伸赛事产业链、消费链;

——绿色工业展廊活化工业遗产,创新工业科普,延伸工业消费,形成“参观—体验—消费”闭环链条。

“文旅之廊” 铺开深度融合全新画卷

竹峪镇东梨村

“我们将通过打造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项目,让游客深度感受万源农耕文化魅力。同时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让特色农产品变成旅游伴手礼,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农文旅’深度耦合格局,助力万源文旅和农业协同发展。”万源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蒲立川说。

与此同时,旧院镇党委书记赵维鹏也立足龙潭河风景区承载地表示:“放大景区引流效应,大力发展龙潭河梨树观光采摘园、凤凰山村山地越野等乡村旅游项目,以旅游兴带动百业旺,以百业旺促进民富村强。”

提升服务品质

优化全域文旅消费体验

文旅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产业转型的核心引擎、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

围绕丰富文旅供给体系,万源着力打造文旅消费新地标、培育夜间消费新场景、推出文旅消费新机制、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提档升级太平记忆街区、富硒美食城,开展非遗展示、露天放映等活动,加强景区与周边店铺合作,持续增强游客吸引力,尤其是撬动淡季和非周末旅游消费,提升文旅创收能力。

“文旅之廊” 铺开深度融合全新画卷

龙潭河漂流

同时,持续发力文旅品牌宣传推广。通过打造特色文旅IP、强化政策激励引导、打造媒体传播矩阵、融入区域线路等措施,持续擦亮“中国天然氧吧”“天府旅游名县”等名片,推动多业态渗透与全链条延伸,推动产业从“卖风景”向“售文化”“卖体验”的价值跃迁。

除此之外,在文旅设施建设方面,当地还将加速重点旅游通道建设,升级改造乡村旅游道路,串联沿线文旅资源。并积极融入川渝陕低空旅游航线,构建全域通达的旅游交通网。同时,对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持续完善八台山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打造多元旅游住宿体系,形成覆盖不同消费需求的多元住宿供给体系。

作为八台山景区属地乡镇,万源市八台镇党委书记王君华表示:“八台镇将把文旅融合作为头等大事,举全镇之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整治,积极配合推进景区提质、配套升级、业态创新等各项工程。全域联动锻造硬支撑,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延伸拓展旅游全链条,让八方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夯实要素支撑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资源禀赋仅是起跳基础,要答好文旅融合“考卷”,必须坚定不移以改革之“钥”解难题、破藩篱,以创新之“力”应变局、开新局。

《决定》围绕深化文旅体制改革,针对重点景区、文化事业单位、景区监督管理、激活消费动力提出了新要求。其中,不仅要加速八台山经营权改革,鼓励国有企业掌握核心景区所有权,引进头部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开发运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还要建立跨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整治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天价消费等旅游乱象,对露营、研学等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同时,强化财政金融支撑,设立文旅融合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投向景区升级、赛事活动、旅行团队奖补等。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文旅项目优先入库,申请专项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拓宽融资渠道。保障文旅用地需求,出台专项用地政策,鼓励盘活闲置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宅基地、厂房等发展文旅产业,合理利用林道、林业管理用房等设施开展旅游公共服务。加强文旅人才引育,开展导游、讲解员、乡村文旅能人等专项培训,培育金牌导游和创新团队。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将加快吹响文旅深度融合嘹亮号角,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全力以赴推动“一廊引领·六廊并进”壮美画卷变为现实,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富民强市的金山银山。

未来,一个交通更畅达、设施更完善、产品更丰富、服务更优质、品牌更响亮的万源,必将吸引四海宾朋纷至沓来,在“巴山画屏”中流连忘返,于“红城热土”上感受澎湃活力,共同奏响中国式现代化万源新篇章的华彩乐章。



达州融媒记者:冯津榕 特约记者:马发海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