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武汉迈进“千园之城”:既是生态文明答卷,更是“诗意栖居”美好生活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7日 12:57 1 cc
武汉迈进“千园之城”:既是生态文明答卷,更是“诗意栖居”美好生活

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孙姝 张虹

去年,武汉各类公园总数已达1024座,武汉迈进“千园之城”。不止于此,公园已经融入了武汉市民的生活中,江风湖韵、诗意栖居的城市特色也更加鲜明。

8月6日,在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主题报告会“厚植支点建设的绿色底色 全力绘就湿地花城美丽画卷”专场,武汉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设计院院长季冬兰,作题为《千园共绘 诗意栖居——武汉千园之城的设计实践》的报告,指出武汉的公园在量变的同时,也实现了质的提升。

武汉迈进“千园之城”:既是生态文明答卷,更是“诗意栖居”美好生活

武汉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设计院院长季冬兰,作题为《千园共绘 诗意栖居——武汉千园之城的设计实践》的报告。记者彭年 摄

改变“单一”功能,豹澥湖公园变身城市活力舞台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市民可以推门见绿、开窗有景、步行入园。”

季冬兰说,这还只是呈现了武汉公园建设的数量和分布状况,“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多看到了公园“质”的提升。这个提升,主要是更加多元、开放、有特色,更加精细,更注重低干预”。

这个提升,改变了传统公园较“单一”的功能,以往主要依靠拥有树林、绿地、花草和活动场地、设施,供市民游园、休闲,如今融合生态、文化、运动、消费等多样场景。

武汉迈进“千园之城”:既是生态文明答卷,更是“诗意栖居”美好生活

季冬兰在作报告。记者彭年 摄

“位于东湖高新区的豹澥湖公园,园区内193公顷的鱼塘被整治为桑基鱼塘,构建新城大型海绵调蓄体,筑牢水安全,同时结合水生态修复连通大湖航道。”

季冬兰以豹澥湖公园的设计为例,指出通过科技与生态赋能、智慧农业、低空文旅等多元业态设计,豹澥湖公园形成以“湿地+科技”融合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彰显了公园场地特色。

通过设计建设,如今市民朋友们可以在这里嬉水、玩沙、休闲,还能体验无人机飞行,甚至坐上水上飞机穿越湖光山色,享受那18公里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之旅。

沙湖公园改造提升,成为多功能“城市公共客厅”

季冬兰说,作为全国首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城市之一,去年4月武汉市编制了《武汉市城市公园开放共享空间工作技术指引》,告诉大家公园开放共享空间“怎么做”“做什么”,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开放共享,融入生活场景”。

以此为依据,武汉在公园设计和建设中,越来越注重融入居民的实际需求,让公园不仅仅是“看”,更是“用”“享”。“这也正好契合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宜居、韧性、智慧等复合目标的精神。”

武汉迈进“千园之城”:既是生态文明答卷,更是“诗意栖居”美好生活

沙湖金秋菊展。武汉市园林与林业局供图

以沙湖公园的改造提升为例,沙湖公园复合利用公园绿地,建设共享设施,举办菊展、荷花展、世界花园大会等文化活动。改造后C区成为花园大会重要布展地,梅花林、海棠林竞相绽放。如今的沙湖公园,已成为融合生态、文化、运动、消费的“城市公共客厅”。

还有中山公园,建了露天电影院,有了杉树林里的特色酒吧,有了树荫下的茶楼、竹椅,烟火气十足;解放公园里,鸽子广场焕然一新,儿童游乐场整合优化;听涛景区那些备受欢迎的“网红躺椅”……

“点点滴滴的改变,都给武汉的公园注入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微改造,月湖风景区水上泳池升级为水上乐园

季冬兰介绍,在公园绿地的提升中,武汉市充分尊重现有场地的肌理和文化特色,用低干预的手法进行微改造,像绣花一样去雕琢。

月湖风景区水上泳池的改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大程度保留了场地里那些郁郁葱葱的大树,让林下空间自然形成舒适的休闲区。

武汉迈进“千园之城”:既是生态文明答卷,更是“诗意栖居”美好生活

市民在改造提升后的月湖公园露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供图

对游泳池本身,没有推倒重来,而是调整功能:把它从一个单一的游泳池,升级改造成一个能戏水、冲浪、玩乐的多功能水上乐园。同时,巧妙地利用集装箱升级了综合服务区。

武汉星罗棋布的口袋公园,建成后经过微改造,也个个特色鲜明。有东西湖轻轨桥下那片浪漫的粉色樱花“轻轨漫园”,充满童趣的海洋主题“大鱼公园”,造型奇特的“奇趣蛋壳公园”,历史韵味浓厚的汉阳门花园……

“当‘推窗见绿、漫步遇园’成为千万武汉人日常生活的底色,‘千园之城’的价值才真正归于人本——它既是生态文明的答卷,更是对武汉市民‘诗意栖居’需求最朴素的回应。”季冬兰说。

(值班总编辑 耿愿 值班主任 熊展平 值班编辑 赖俊)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