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8日 00:52 1 cc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

作者 贾逴鼎

拉萨,这座高原城市,在人们的心中是遥远而神秘的。正像有一首歌唱到:只为见那朵莲花,我踏上了朝圣的路,只为听颂美丽的经文,我来到了佛的天堂……。

2025年6月16日早晨,我们从林芝沿318国道向拉萨进发。闯入视野的是波密的蓊郁森林,云杉和松萝织成的绿毯铺满山间,云雾缭绕,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尼洋河宽阔而清澈,山光云影倒映在水中,如梦如幻,犹如仙境一般。到了工布江达,墨绿的麦浪,金黄的油菜花,织成了彩色的花毯,像不小心打翻了的调色盘。尼洋河在路边蜿蜒,时而劈开森林,带着林草和油菜花的清香扑面而来。白鹭在青山绿水映衬下翩翩起舞,显得更加洁白。此情此景,仿佛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饱了眼福,醉了心扉。

过了米拉山口,风景骤然换了模样。树木渐渐稀疏,最后只剩下低矮的灌木丛,在风中瑟缩着。青稞田和油菜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裸露的山岩,褐色和赭色的山体像被巨人撕开的褶皱,层层叠叠地堆向天边,显得雄浑而苍凉,偶尔有几缕经幡挂在岩缝里,红的、黄的、蓝的,在单调的色块里跳着舞。河流在河谷里挣扎着向前,连风都带着沙砾的粗糙。

  大约经过五个小时的奔波,中午时分,进入拉萨市区。拉萨河在白日里是安静的。河床宽阔,河水蓝得发沉,像一块被阳光晒暖的蓝宝石,岸边的玛尼堆垒得很高,石块上的六字真言被风雨冲刷得模糊,却依然能辨认出虔诚的笔触。藏族妇女背着背篓在河边洗衣,木槌敲打衣物的声音“砰砰”作响,惊起几只水鸟,掠过水面时留下细碎的涟漪。远处的青藏铁路桥上,一列火车呼啸而过,车窗里的人影与河边转经的老人遥遥相望,钢铁的轰鸣与经幡的飘动奇异地相融。

  住下后简单吃了午饭,导游安排在八廓街一家照相馆换了藏族服饰,到胡同里拍了写真,20张以内免费,超过收费。接着,我们又逛了市场,买了一对山东小夫妻卖的正宗的牦牛肉。也品尝了牦牛酸奶,特别是蹄花汤,骨肉分离,入口即化,汤鲜味美,清淡爽口。

晚上,我们到拉萨剧院观看了《文成公主》实景演出。海拔三千六百米的山坳里,星空作幕,雪山为景,整个舞台仿佛从大地深处生长出来。当文成公主的车队从山巅缓缓驶来,数百名演员身着唐装与藏袍,在灯光下演绎着和亲的漫漫长路。松赞干布的骑兵踏过“雪地”,扬起的“风雪”里藏着吐蕃的期盼;文成公主的车辇碾过“戈壁”,车辙里长出的“唐柳”在风中摇曳。最动人是那一幕:演员们举着数万盏酥油灯,从山脚排到山顶,灯光顺着山势流淌成河,照亮了“布达拉宫”的剪影,也照亮了台下观众眼角的湿痕。当歌声与经幡的声响在山谷里交织,盛唐的月光与拉萨的星光,在此刻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相拥。

第二天早晨,阳光灿烂,八廓街的日光总是炽烈的。转经的队伍里,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手里的转经筒磨得发亮,转经的圈数早已刻进皱纹里;有抱着孩子的母亲,孩子的小手被她握着按在经筒上,稚嫩的声音跟着念起经文。街边的甜茶馆里,酥油茶在粗陶碗里冒着热气,穿藏装的姑娘和穿牛仔裤的小伙坐在一起,用藏语和汉语混杂着聊天,大昭寺门口磕长头的信徒双手和膝盖戴着防护罩,一步一磕,额头早已磨出厚茧,每一次俯身,都像是在与大地对话,这里真是个缺氧而不缺信仰的地方。这份虔诚从盛唐延续至今。

  大昭寺藏在八廓街的中心,寺门左侧的唐柳确是文成公主亲手所植,树干粗壮如虬龙,枝叶却依旧鲜嫩,像是从千年前的春天一直绿到了现在。寺内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是文成公主带来的珍宝,金佛身披的袈裟由历代达赖喇嘛敬献,宝石在灯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转经廊里,信徒们的手掌将青石板磨得发亮,他们口中的六字真言与寺内的法号声交织,顺着梁柱爬上金顶——那十三座金顶由千两黄金铸就,檐角的摩羯鱼嘴里含着宝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芒,据说能穿透云层,与布达拉宫的金顶遥遥相和。吐蕃时期的壁画在幽暗处流转,松赞干布与尺尊公主并肩而立,身后的大臣们捧着吐蕃的法典,壁画的边缘虽已斑驳,却仍能看清他们眼中对盛世的期许。

  布达拉宫。这座雄伟壮观的宫殿踞于红山之巅。这座始建于七世纪的宫殿,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红宫的墙体用酥油和蜂蜜混合红土夯筑,千年不腐;白宫的窗檐雕着繁复的兽图,檐角的金铃在风中轻响,像是在复述着吐蕃王朝的兴衰。拾级而上,廊道里的壁画记录着历史的褶皱:有文成公主带着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入藏的场景,画中驼队在雪山间蜿蜒,公主的衣袂拂过之处,长出了第一株唐柳;有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宫殿的盛景,工匠们背着石料攀爬的身影,与如今游客的脚步在时空中重叠。最高处的殊胜三界殿里,金瓶掣签的金瓶静静陈列,旁边的经架上堆满了用金粉书写的《甘珠尔》(藏文,是藏传佛教大藏经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书页间还残留着百年前酥油灯的暖意。

  在布达拉宫广场,人们兴致勃勃的拍照,以宏伟的布达拉宫为背景,摆拍各种各样的照片 ,在广场上鑲嵌着几块镜子,人们利用镜子的光学作用,拍出美仑美奂的天空之镜照片。站在布达拉宫右侧的药王山上,对着布达拉宫可以拍出50元人民币上布达拉宫图案。

  布达拉宫广场的夜晚是流动的诗。华灯初上时,宫殿的轮廓被灯光勾勒得愈发清晰,红墙在夜色里成了深沉的赭石色,金顶却依旧亮得耀眼,像是星星落在了红山上。音乐喷泉随着藏式歌谣的节奏起落,水珠在灯光下变幻出七彩的颜色,落在广场的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清凉。藏族同胞们拉起手跳起锅庄,脚步踏在地面上,与远处寺庙的晚钟声合拍。广场东侧的现代楼宇亮着万家灯火,窗玻璃里映出布达拉宫的剪影,像是将千年的历史装进了现代的画框。

夜风掠过广场,带着转经筒的木质清香。站在纪念碑前回望,布达拉宫在夜色中沉默如谜,它见过文成公主的车辙,见过五世达赖的经幡,也见过如今广场上孩子们放飞的无人机——那小小的飞行器掠过金顶时,像是在与千年前的星光打招呼。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在,就这样在夜色里相拥,温暖得如同掌心的酥油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布达拉宫在闪电中更加神秘庄严,巍峨壮观。接着雨点洒落下来,给这高原之城,给这巍峨宫殿,给这里的人们进行了一次洗礼,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以上是318国道波密到拉萨路段风景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以上是拉萨收费站和拉萨河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以上是八廓街和大昭寺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以上是《文成公主》部分剧照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参观布达拉宫和布达拉宫广场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布达拉宫夜景


川藏行之七 : 印象拉萨|贾逴鼎

作者简介:贾逴鼎,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1981年毕业于河南银行学校,历任工商银行驻马店分行副行长、纪委书记,工行河南省分行开封内控检查中心主任,河南省分行纪委副书记,现已退休。爱好文学,书法,旅行。曾在金融时报、河南金融理论与实践、河南城市金融、河南保险等刊物上发表理论文章和文学作品近百篇。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