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潍坊青州:“书院+”模式激活城乡文化新生态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9日 16:43 4 admin
潍坊青州:“书院+”模式激活城乡文化新生态

“以前带孩子去图书馆要开车半小时,现在家门口就有书院,孩子每天放学都想去。”暑假过半,家住潍坊青州市南湖社区的刘女士对社区里的书院赞不绝口。近年来,青州市创新打造“书院+”模式,通过“阵地筑基、精准供给、机制创新”三大举措,让传统文化资源焕发新活力,今年以来,全市20余处城乡书院累计开展文化活动400余场,惠及群众超6万人次。

潍坊青州:“书院+”模式激活城乡文化新生态

据了解,青州市在历史传承方面,活化利用松林书院等古书院遗存,始建于北宋的松林书院,曾是王曾、范仲淹等名贤治学之地,如今在保留“书院松涛”的同时,增设宣教讲学、文化交流、传承体验等现代功能,实现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的转变;在现代服务方面,坚持“一地一院·一院一精神·一院一特色”原则,新建海岱苑、旗城、南湖等16处现代文化书院,成为居民的文化客厅;在乡村延伸方面,打造了稷下书房等7处乡村书吧。依托王家辇齐文化艺术村的稷下书房,融合“峱”文化元素,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带动农户增收300余万元。这些乡村书院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历史传承+现代服务+乡村延伸”的三级书院服务体系,推动了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打通了青州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没想到在心愿墙上的建议这么快就实现了!”8月8日,在和合书院参加智能手机培训的退休教师王阿姨激动地说道。

潍坊青州:“书院+”模式激活城乡文化新生态

这一变化得益于青州市创新的“一院两问三单”机制。通过配备需求收集员和资源对接员,采用“线上问卷+线下心愿墙+入户走访等”方式,动态收集群众需求,形成“文化需求图谱”。海岱书院院长任晓辉介绍:“有居民提出想学插花,我们一周内就联系专业花艺师开课。现在每月更新文化菜单,服务像点外卖一样便捷。”目前,青州市已形成琴棋书画、医疗保健等11大类68项标准化服务,课程参与率提升80%,群众满意度达97%。这种精准供给模式,让文化服务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漫步青州城乡,一幅文化共建共享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凤山村“文艺村长”鲁守年正指导村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的墙绘作品;新华书店等30余家“文化合伙人”活跃在各书院,年投入资金超百万元;社区居民通过“美德银行”积分兑换课程,自发组建了120支“乐享团”等文化团队,让基层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潍坊青州:“书院+”模式激活城乡文化新生态

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源自文化书院“三位一体”保障机制。青州市实施“三师联动”计划,整合高校、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社区骨干力量,培养200余名专业人才,选派17名“文艺村长”驻村指导;建立“政府引导+社会运营”合作新机制;完善积分激励体系,居民自主活动占比达65%。如今,青州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协同共建的文化生态新格局,正让千年古城焕发新时代的文化光彩。

青州的“书院+”模式,让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城乡。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书院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成为百姓生活的日常。从城市到乡村,从老人到孩童,每个人都能在这些文化空间中找到精神归宿,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

新黄河客户端:贾秀媛

通讯员:刘雪萌 孙楠

编辑:贾秀媛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