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周宏陶 通讯员白昊力)近日,大同市云州区盛世锦城商业街南面,一块向日葵花田正迎来生命中的最佳观赏期。千万朵金黄的花盘在骄阳下昂首...
2025-08-13 0
中国文化报记者 王雪娟
今年暑期,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文化需求,许多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并同步推出“夜宿博物馆”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巧妙融合了沉浸式观展、文化体验、团队协作等多种元素,以特色活动丰富自然馆夜间文化供给,提供更多体验方式,满足青少年群体的夜间文化需求。当恐龙的影子爬上帐篷顶,历史变成触手可及的故事,孩子们的收获也远不止知识。
这个暑期,成都多家博物馆开启“延时模式”,而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博物馆奇妙夜”尤为特别。当夜色为博物馆披上神秘面纱,一场持续至8月底的夜间文化盛宴,为公众打开自然探索之门。
当恐龙的影子爬上帐篷顶,历史变成触手可及的故事。8月10日17时,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内,参加沉浸式游览博物馆的小观众们早早集结就绪。轻松的音乐游戏互动之后,小朋友们化身“小小古生物学家”,深入展厅探寻恐龙化石的奥秘。
一旁手作区的长桌上早已摆好木质恐龙零件,只待小朋友们动手拼装出独属于自己的恐龙模型。他们在恐龙骨架包围下观看4D影片,和马门溪龙骨架一同入眠,度过一个难忘的探险之夜。活动现场,看着孩子们积极互动,许多家长表示,孩子们此行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在实践中提升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收获远超预期。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举办此类活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记者了解到,该馆于2022年11月开馆试运行,建筑面积达5.064万平方米,共有6个常设展厅以及2个临设展厅。馆藏包括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大竹重庆鱼化石、隆昌铁陨石等极具科学价值与欣赏价值的珍贵展品。
“延时开放不是简单的时间延长,而是创造文物与观众对话的新语境。”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长王丹介绍,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暑期文化需求,成都自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并同步推出“博物馆奇妙夜”“夜宿博物馆”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希望通过延时服务与特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服务。
王丹介绍,“夜宿博物馆”是该馆今年推出的创新文化体验形式,该活动打破了传统观展模式,巧妙融合了沉浸式观展、文化体验、团队协作等多种元素,让孩子们化身为小小探险家,跟随“恐龙博士”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希望通过特色活动丰富自然馆夜间文化供给,提供更多体验方式,满足青少年群体的夜间文化需求,打造夜间文旅消费新场景。”王丹说。
负责夜宿活动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珍藏着一段难忘的观察:展厅里,孩子们通过智能手表“碰一碰”功能交换联系方式,因共同探索而生的默契和喜悦溢于言表。16小时的朝夕相处,孕育了许多温暖瞬间。在帐篷搭建环节,来自不同学校的孩子们自发分工,有人负责固定支架,有人负责整理内帐。看到有人分不清帐篷零部件安装顺序,稍大的孩子便蹲下来示范,互相鼓励,共同完成了营地建设。
“这些体验十分深刻。”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对外交流部负责人吕楠说,博物馆不只是知识的殿堂,更成为友谊联结的桥梁。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科普知识,更在协作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在互动中结下了真挚友谊,这些看不见的成长,正是活动最珍贵的馈赠。
这场暑期盛宴只是起点。“‘夜宿博物馆’是我们探索研学旅游新业态的尝试,未来将构建更完整的自然教育生态链。”王丹介绍,除了“夜宿博物馆”等夜间沉浸式体验活动以外,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还推出了结合科技、互动与教育的创新研学项目“自然生态局”,参与者扮演“生态调查员”,通过游戏化、互动化的方式,让青少年深入探索自然生态的奥秘,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接下来,该馆还将推出“小小生态学家”培养计划,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师资和科研力量,通过一系列生态课程及自然科考活动,培养一批具有科学观察等综合能力的中小学生。
据了解,今年9月起,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将联合树德中学、泡桐树小学等学校,组织开展“自然观察”综合实践活动,把自然科普从馆内延伸到户外、校园与生活中。“希望通过这些项目,让青少年不仅提升科学素养,更能培养生态保护意识。”王丹说。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博物馆的玻璃幕墙,孩子们收拾帐篷时,还在兴奋地讨论夜里的“恐龙谜题”,这场自然馆的奇妙夜,已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而在蓉城的其他角落,杜甫草堂的夜影、武侯祠的灯光也在延续着文化的对话,让每个夜晚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来源:中国文化报
相关文章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周宏陶 通讯员白昊力)近日,大同市云州区盛世锦城商业街南面,一块向日葵花田正迎来生命中的最佳观赏期。千万朵金黄的花盘在骄阳下昂首...
2025-08-13 0
8月的临夏,大夏河碧波荡漾,太子山苍松叠翠,山水相映间,尽展黄河上游的灵韵。8月8日至11日,以“黄河远上·文脉流长”为主题的全国著名作家临夏行活动在...
2025-08-13 0
近日,作为泉水节的组成部分,“泉韵流芳生活致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趵突泉公园开展,众多市民与游客齐聚现场,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现场人头攒动,人气火爆。...
2025-08-13 0
最近,杭州六和塔景区在社交平台上很火。出圈的主要是塔中那一扇扇古朴的木框窗棂,它们就像是天然的取景框,映衬着窗外绿意盎然的景色,被网友称为“绿色能量窗...
2025-08-13 0
统筹:栾小琳策划制作:杨贇 罗智宇(实习)支持:贵州省林业局央广网贵州频道 出品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
2025-08-13 0
日前福建土楼(永定)文旅项目《未来土楼》在永定土楼王子景区开园《未来土楼》运用AI、数智人等前沿科技生动演绎客家人的迁徙故事土楼营造技艺等文化元素让游...
2025-08-13 0
《风云闯王寨》实景演出再现闯王厉兵秣马、鏖战疆场的壮丽画卷 在秦岭东段南麓的层峦叠嶂间,悠悠商於古道蜿蜒伸展。地处陕豫鄂三省交界处的商南县,正依偎在...
2025-08-13 0
图为雅尼湿地风光。记者 洛桑 卓玛七林 摄8月,高原迎来最美丽的时节。在拉萨河两岛内河两岸,一条葱郁的“绿丝带”,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4.1公里滨河...
2025-08-1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