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南中轴蓬勃发展的文化版图上,汇聚了几处风格迥异但各具魅力的阅读空间。它们不仅是知识的港湾,更将南中轴地区的科技脉动、自然气息、人文底蕴编织成一张...
2025-08-14 0
“今天插下‘一棵树’,未来长成一片‘珊瑚海’。”在三亚蜈支洲岛,这句充满希望的话语正从愿景变为现实。
自2010年起,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积极投身于海洋牧场建设与珊瑚礁生态修复,以“生态修复+旅游+公益”的创新模式,将一片曾经生态脆弱的海域,打造成了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典范,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理念。
志愿者在海底种下珊瑚幼苗。 记者 胡拥军 通讯员 陈宏 摄
生态修复
环境优化,焕活海洋生机
作为国内知名的潜水胜地,三亚蜈支洲岛二十余年来始终将海洋生态保护置于首位,稳步推进多项保护工程,促使海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曾经,这里因过度开发,珊瑚覆盖率不足15%,海洋生物种类稀少。如今,这片海域却频繁上演着海豚群跃景象,海龟、斑海豹等珍稀海洋生物也不时现身,尽显海洋生态系统的蓬勃活力。
在生态修复的征程中,蜈支洲岛旅游区面临着诸多挑战。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水流、水温、水质等因素时刻影响着珊瑚的生长;珊瑚生长速度缓慢,修复工作需要长期的耐心与坚持。但景区并未退缩,而是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紧密合作,不断优化修复技术。通过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开展珊瑚礁生态修复行动,持续进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逐步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同时,景区创新推出的珊瑚移植体验项目,让游客从单纯的观光者转变为生态保护的参与者,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旅游体验的有机融合。截至目前,蜈支洲岛海域已累计投放超8万空立方的人工鱼礁与船礁,为鱼类打造了理想的产卵场与栖息地。增殖放流鱼苗数量突破百万尾,有效充实了渔业资源。此外,景区成功移植6.6万余株珊瑚,修复面积达6.1万平方米,近岸海域活珊瑚覆盖率大幅提升至37.08%。如今,这里渔业资源较之前增长两倍有余,人工鱼礁区的渔业资源更是周围区域的5倍之多,记录到的造礁石珊瑚达13科40属116种、软珊瑚26种,鱼类种类多达265种。
凭借出色的生态修复成果,该景区不仅荣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与海南首个海洋牧场渔业碳汇示范基地称号,还成功入选“全国2024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均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旅游融合
创新产品,激发市场活力
“带着孩子潜入海底‘种珊瑚’,这种新奇体验前所未闻,既充满乐趣又极具意义,令人难以忘怀。”8月12日,来自东北的任先生一家在蜈支洲岛旅游区深度体验了“珊瑚保卫营”亲子研学项目后赞不绝口。该项目巧妙融合旅游住宿、海岛美食、潜水考证、珊瑚移植及水上项目,采用“海洋生态教育+沉浸式实践”的创新形式,由专业“海岛营长”带领青少年全方位探索海岛生态,在欢乐中播下保护海洋的种子。
近年来,该景区紧扣海洋生态保护与旅游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丰富潜水产品体系。不仅精心打造了“潜水盲盒”“探索潜水”等热门项目,还创新推出“海底颜选”水下写真服务。这些创新的潜水产品推出后,受到了游客的广泛好评。许多游客表示,丰富的产品选择和独特的体验让他们对蜈支洲岛的潜水之旅印象深刻。依托国家级海洋牧场的优质生态资源,景区构建起层次丰富的潜水旅游产品矩阵,为游客带来更具深度与内涵的沉浸式体验。
得益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有效修复与保护,蜈支洲岛的潜水、海钓、海洋运动等项目深受游客青睐,每年吸引超60万人次游客前来畅享水上运动的魅力,成功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公益助力
凝聚力量,提升环保意识
蜈支洲岛在生态保护过程中,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凝聚社会力量,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景区携手无境深蓝、野生救援等公益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海洋保护公益活动。通过科普讲座,专家们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向游客和公众普及海洋环保知识,让大家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保护的重要性;净滩行动中,志愿者们手持垃圾袋,认真清理海滩上的垃圾,用实际行动守护海洋环境。
该景区还推出“珊瑚宝宝”移植项目,游客在潜水时可以亲手种下一株珊瑚,为海洋生态修复贡献力量。同时,在研学游和亲子游产品中融入珊瑚科普课堂,让孩子们在游玩中了解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已有数千名游客参与到海洋保护公益活动中,公众对海洋环保知识的知晓率大幅提高。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蜈支洲岛通过“生态修复+旅游+公益”的模式,实现了生态价值的有效转化。未来,蜈支洲岛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也为更多地区提供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范例,引领绿色发展新方向。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
编辑:刘维策
相关文章
在北京南中轴蓬勃发展的文化版图上,汇聚了几处风格迥异但各具魅力的阅读空间。它们不仅是知识的港湾,更将南中轴地区的科技脉动、自然气息、人文底蕴编织成一张...
2025-08-14 0
晴隆县位于黔西南州东北角1980年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在晴隆被发现县境内山川秀美 旅游资源富集夏季正是到晴隆旅游的好时机此时这里气温舒适环境优美如果你想...
2025-08-14 0
望岳讯 8月10日傍晚,一场绚烂夺目的晚霞盛宴为泰城、泰山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无论是在泰山之巅,还是在山下,游客们都沉醉于这大自然馈赠的绝美景色之中...
2025-08-14 0
这个暑假,内蒙古博物院新馆格外“火热”。借助新技术、新体验,博物院散发出新的魅力,成为呼和浩特市的文化新地标,暑假日均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假期的热门...
2025-08-14 0
枞阳浮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旅游业态提升建设工程中标结果公示建设地点: 铜陵市枞阳县浮山镇境内 ;建设规模: 包括水世界主题乐园、火山主题乐园、戏雪场...
2025-08-14 0
俄罗斯风情街披上了绚烂的外衣,游客置身其中领略异域风情。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姚壮 摄大连啤酒嘉年华引爆滨城夏日消费新热潮。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华 摄...
2025-08-14 0
红网时刻新闻8月9日郴州讯(通讯员 邓文超)雨后初晴,宜章县玉溪镇黄岑村宛若被云雾托起的仙境,山风轻拂,将飘渺的云雾揉成轻纱,在翠色峰林间流转翩跹,云...
2025-08-14 0
对游乐空间与新奇体验的向往,是人类寻求快乐的本能。中国古人同样热衷“游园”,他们的“乐园”虽无机械装置,却充满了别样的意趣与雅致。文|王敬雅ID |...
2025-08-1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