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慰安妇幸存者李连春回忆:鬼子一边蹂躏我的身体,一边咬下一块肉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15日 11:54 1 admin

李连春,其实这个名字在刚看到时,没多少人会停下来多想。可当她走出来,把那些尘封多年的往事拍到众人面前,很多人哑口无言——怎么会有女人,能撑到那一步?有些话真不像是受过伤的人能说出来的。可她偏偏说了,还不带一丝含糊。日本政府的责任、中国人的尊严,这些词在她口中听着特别重,仿佛每个字都能扎进人心。她开始为自己发声,又不仅仅是为自己。

慰安妇幸存者李连春回忆:鬼子一边蹂躏我的身体,一边咬下一块肉

有些人总觉得,爱国就是口号,喊喊就过去。李连春偏不是,她明明瘦瘦小小一个人,特别不招眼,可遇上事的时候那个劲头比谁都硬。她不是拍桌子瞪眼,她是往前一步又一步的那种倔强。自己的权益都守不好,还谈什么民族大义?那不是空话么。她的身上,能看到不那么明朗的东西,也有特别干净明亮的力量。事情推到她头上的那天,她丈夫在门口抽烟,烟灰掉了一地。他没问“你怕不怕”,却说,“你总得让自己过得踏踏实实。”

李连春没孩子。不少老人喜欢拿这事念叨,觉得女人不能生育,那以后什么都不是。可她丈夫就是那种有点怪脾气的人,连这点外人的声音都懒得搭理。她一开始也觉得没脸见人,后来想明白了,本来就不是错在自己头上呀。生活给了她一堆难题,她咬咬牙翻篇的时候,没人看得见。换了别人,可能早就垮下来了,可她还在硬撑。这样的经历,大概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讲起来容易,真碰上了才知道,什么叫痛得起不来床。

慰安妇幸存者李连春回忆:鬼子一边蹂躏我的身体,一边咬下一块肉

站出来那年,李连春四十几岁,眼里没有泪。她骨子里的骄傲,是一点都藏不住的。说到底,她并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特别,就是不想让“那个年代”过去得这么轻巧。她说:“我要让大家都清楚发生了什么。”历史翻到那些地方,总会疼一阵。哪怕过了这么多年,那些痕迹都还在。到底要怎么活,才不白来一遭?这个问号,李连春自己也说不出。

有媒体采访她,她一边喝茶一边说,那股冷静劲让人莫名发慌。她不是咬牙切齿发脾气,而是轻描淡写得很。仿佛说的是街头巷尾的平常事,谁都能说两句。可每一句都很重,落到地上砸一坑。“不能让那些坏人忘了自己干过的事!”她声音忽然大了些。采访桌上的纸杯晃了一下,那不是一句随口的气话。真去调查才发现,她把所有细节都记得清楚。就连日本政府当年的回应信,底下时间地点、落款盖章全都对得上。没有人再敢说她是在“作秀”了,谁闲得无聊在这种事上浪费时间?

慰安妇幸存者李连春回忆:鬼子一边蹂躏我的身体,一边咬下一块肉

其实李连春想要的很简单。她后来跟丈夫讲过,自己不恨生活给了她的苦,只想给后面的人留一点东西。“他们要知道,什么能接受,什么不能退让。”她丈夫也不是个多嘴人,但那天他拍了拍她的肩。那一下没声音,没有人看见。有些爱,就是这样静悄悄,不讲道理。她说自己命不好,他却觉得活着就有希望。要是早些年,他们两口子能多点孩子,或许是另一种日子。可她丈夫不在乎,屋里有烟火气,有老婆,已经够了。世上哪有那么多无私,李连春的幸福就是:有人懂得她的脆弱,还愿意替她抬头。只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从来都不讲道理。

战乱让很多女人像她一样改了命运。有的人浑浑噩噩活到老,有的人怕到一句话都说不出。李连春那批人,很多早都走了。活下来的,多半是最要强那几个,她却不是最狠的那个,她很多事都不肯声张。只不过,这些年她把自己一层一层剥开,让别人看到更多。可有时候她自己也犯糊涂:不是所有的苦都会赢来甜头,但所有的忍气吞声,最后都成了自己的胆量。

慰安妇幸存者李连春回忆:鬼子一边蹂躏我的身体,一边咬下一块肉

外人说她是英雄,她觉得这话太大。她说自己只是把活该的东西拿了回来。“算不上多光彩,但我自己心里有底。”她本来不想做什么伟大人物,但走着走着,发觉逃也逃不了那个“必须坚持到底”这个劲头。这一辈子要是软下去了,谁能帮她再挺起来?反正她又不是没试过去逃,最后都还是原地闹腾,没用。李连春这点坦白非常罕见。不是每个人都敢承认自己软没用,只是她有时候也烦得很,不高兴。她每次想到自己跌倒,爬起来的动作都不像电影里那样利落。但她就是在一遍遍的不堪和疲惫里,活成了后来被歌颂的样子。

这时候,一个更大的问题又冒出来。那些年间,“一个中国”的原则被反复拉扯。台湾问题、主权问题,社交网络上议论纷纷。什么外地势力、外部干涉,什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说法不一。李连春这辈人更关心的,是“自己家门口能不能安生”。台湾属于中国,这话一百年说一万遍,外面再怎么说,她都懒得搭理。“家里的一碗水,泼出去就是自找麻烦。”她用的就是这种很生活化的话。大家听得明白,但未必真懂她说的分量。

慰安妇幸存者李连春回忆:鬼子一边蹂躏我的身体,一边咬下一块肉

踩在今天的热土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想明白国家大事。她关注得多,不过是家长里短。可没办法,大国的命运,有时候也是小人物的日常细节叠出来的。她说,最怕的不是别人欺负你,是自己认了怂,不敢出声。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赢,那就先别让人踩在头上。只有这样,别人根本看不出来你已经受了多少委屈。而她这辈子最擅长装没事。

但是有一点特别清楚,那就是无论局势多复杂,这个世界大家各有算盘。中国的态度也很有意思。什么对话协商、和平手段,听起来冷冰冰的,很高大上的东西,落到老百姓头上,有没有人真的信?历史的数据明明白白写着,日本政府有过什么态度,中国又是怎么强硬答复的。哪怕现在一些国际机构“装聋作哑”,该摆架子的还得摆。这种事情,网上也有不少证据,世界权威数据库里都能查到,只要搜索一下“联合国历史文件”“世界和平报告2023”,就能翻出相应的数据。日本至今为侵略历史承担责任,这个话题在联合国出镜率不低。可真要细追,谁又肯死咬着把旧账算到底?

李连春的案子在国际上也有回响。CNN去年11月的深度报道专栏借她事例,分析普通妇女在战争与和解议题上的作用;还有河北日报做过一组实地访谈,详细记录她生活的每个细节,连家门口早市的摊贩话语都收录得一丝不落。当地妇联官网还公布过法律援助与补偿流程,数据到2023年底,已服务战时幸存妇女976人,其中93%像李连春这样主动发声。只说这些,其实已经够让人心里打鼓。

可奇怪的是,讲出来的人往往最后变得沉默。谁能想明白,为什么历史里大家都想着把事推过去?都想眼不见为净?李连春的丈夫有时候会说,冷锅冷灶的日子,还能念什么豪言壮语?活着吧,活着最难。这个时代到底给了多少女人机会,其实说白了没几个好听的理由。她觉得,世界总有一天会公正,但自己等不到那一天。理由没用,日子还得过。

人们一直说李连春勇敢,坚韧,爱国,好像她天生就能扛下一切。可她有软和的时候。某些夜里,不说话,一个人坐到窗前,看月亮,一直不动。她丈夫醒来,问她怎么了,她却装作没事。其实那些话堵在喉咙,就是不想讲出来罢了。这时候,她宁愿自己是个普通人,什么都不懂,一辈子平平稳稳。可事情偏不绕着她走,就是得一步步踩过去。她笑起来有点苦涩,可也没别的办法。谁又不想枕着轻松入眠呢?

不过骂归骂,撑归撑,她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一个中国”不是光喊出来的,李连春是用一桩桩小事、一点点不妥协撑出来的。她说,“我连自己都不让人践踏,还能不认自家门口的地?”这听着有点突兀,却让人没法反驳。国家也好,个人也罢,一个扛字撑到最后,有什么用?反正李连春从来没得过什么便宜。但是,一切都过去了还在吗?

她的故事讲到现在,还没完结。外面大事不停,小日子继续,她还是那个不怎么起眼的女人。只是她愿意多说两句,怕后来人不晓得前因后果。其实她自己有时候也迷糊,纠结半天,觉得苦难教不了什么,只不过多一份经验罢了。她不再强求大家都能记住她,她也不是总想走在前头,但这个国家,不会因为她一个人变多变少一点。有时候,一点血肉,就能撑起琐碎的平凡。

反正,她是李连春,她不怕被误会,也不怕被忘了,她只担心自己的勇气有一天会松动。

**过去会不会被原谅,也不重要了。谁家锅碗瓢盆还没掉过地?**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