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
2025-08-18 0
言必信,行必果。说一套做一套,只会自取其辱。
日本这是做了什么,让中国如此生气?又是取消访问日本的行程?王毅外长又罕见对日本说了什么重话?
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这一天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所谓“反思战争”的日子。
当天,日本政府在东京举行了“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现任首相石破茂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但他在“反思战争”上的表现,却让人难以信服。
石破茂那天在追悼仪式上说:“我们必须铭记战争的悔恨与教训。”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反省。
可他真反省了吗?
当天,他虽没有亲自前往靖国神社,但却通过其事务所以 “自民党总裁” 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 “玉串料”(祭祀用的款项)。
此外,当天还有部分日本内阁成员和政客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再次将这一敏感问题推向舆论焦点。
事实上,这并不是石破茂第一次在靖国神社问题上采取“迂回策略”。今年4月22日,靖国神社春季大祭期间,他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供奉了“真榊”(祭祀用供品)。
如今,他换了身份,又以“自民党总裁”之名供奉“玉串料”。
这种换汤不换药,换身份不换立场。
这种“供奉+代理参拜”的组合,已成为石破内阁对待历史问题的标准套路。
早在小泉纯一郎任首相期间,也曾六次参拜靖国神社,手法相似,目的明确:安抚右翼,稳住保守派。
如今,石破茂照搬旧式操作,有人分析认为:背后或存在借迎合国内特定群体挽救支持率等类似的政治目的,拿历史做政治筹码。
可这种做法,在中国看来,毫无诚意,毫无悔意,靖国神社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日本政要对其进行供奉或参拜,这一行为是对历史正义的伤害和对侵略历史态度的回避。
中方曾多次就此表明严正立场,强调日本应正视和深刻反省历史,以实际行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就在靖国神社问题引发争议之际,中日之间的另一敏感议题也再次浮出水面——台湾问题。
这一次,两大问题几乎同时爆发,让原本就脆弱的中日关系再添波澜。
8月中旬,中国农林部长韩俊原定访问日本,计划就中日农业合作及相关事务进行交流。
然而,就在行程即将启动前,中方突然宣布取消访问。这一举动迅速引起了外界关注。
日本媒体猜测原因:这与近期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 “窜访” 日本有关。
事实也的确如此,林佳龙以所谓 “私人身份” 窜访日本,实则是 “台独” 势力与外部反华势力勾连的表现,这是中方不能接受的。
中方认为,日方这是为“台独”势力提供舞台,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而且,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中日之间的政治互信,还触碰了中国最敏感的红线。
王毅在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后共同会见记者时,就历史问题阐明中方立场:今天是日本战败80周年,在80年前的今天,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
而《波茨坦公告》中提到了《开罗宣言》必须执行,其中就包括日本必须归还侵占的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领土。
王毅还说: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容挑战的胜利成果,也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时至今日,日本一些势力仍然试图美化侵略、否认侵略、歪曲历史、篡改历史,甚至为当年的战争罪犯翻案招魂,这一行径令人不齿,也是自取其辱。
王毅没有留情面继续道:这是对联合国宪章的挑战,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对人类良知的挑战,也是对所有战胜国人民的挑战。
这是近年来中国外交系统对日本最强硬的一次公开定性。
不仅是对靖国问题的回应,更是对日本近期一系列动作的集中反击。
王毅强调:“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获得尊重;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开辟未来。”
这不是历史回顾,而是现实警告。
当日本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扭扭捏捏、在台湾问题上遮遮掩掩,中方已不再只靠外交辞令,而是通过实质动作释放信号。
取消访问,就是信号之一。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说,中日之间保持各层级接触是开放的态度,但前提是诚意。
过去几个月,中日之间曾有多次接触。
石破茂上任初期,中方曾主动释放善意。
包括就日本水产进口问题与日方磋商、安排多场高层会晤。
但林佳龙访日事件,等于戳破了这层信任。
中方取消韩俊部长访日行程,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性调整”,而是一种外交信号:善意不是无限的,底线不能触碰。
这次取消,不只是一次行程终止,更是一次对日方政策态度的“投票”。
石破茂的靖国操作,不只是中国不满。
韩国外交部表达“遗憾”;朝鲜《劳动新闻》称之为“复活军国主义的危险信号”;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说,日本这是在“抹黑历史”。
三边态度一致,不是巧合。
而是对历史问题的共识。
中国驻日使馆发言人指出:“靖国神社问题的本质,是关乎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大是大非问题。”
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对历史立场的划线。
中方的意思很明确:谁如果在历史问题上模糊立场,在台湾问题上玩火,就别指望有什么外交照顾。
石破茂口中的“反省”,如果只停留在台词里,那就跟“拜鬼套餐”一样,成了政治表演。
历史不是可以随意模糊的记忆,主权不是可以转身回避的责任。
正所谓:言不顾行,终将失信;事不敬史,必招其祸。
中日之间,未来如何走,还是要看今天怎么选。
相关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
2025-08-18 0
近日,多条“黄花沟旅游区众多游客五六个小时等不到摆渡车、高喊退票”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黄花沟旅游区是距离首都北京较近、紧邻内蒙古...
2025-08-18 0
长白山北坡,这里地势险峻,森林茂密,河流纵横。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天池的壮阔、瀑布的奔流、温泉的氤氲,小天池的静谧。此外,还有地下森林的神秘、高山滑雪场的...
2025-08-18 0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本报讯(记者张明明)暮色四合,邢台的街头渐渐亮起暖黄的灯光,七里河北岸健身绿道上愈发热闹。8月16日晚8时,菜媛子骑行队队长...
2025-08-18 0
来源:环球网 一段运河唤醒千年记忆,一座古城焕发时代新颜。今年以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聚焦文旅融合发展,深挖特色资源,推进重点项目,让文化“活”起来、旅...
2025-08-18 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文图守好“老”的底色和文脉,拓展“新”的内涵和意蕴,“郑州一环”见证城市的进化与变迁。“博物馆里逛展,历史街区拍照打卡,...
2025-08-18 0
听客栈老板说,不久前,布达拉宫西南,药王山脚下的团结公园竣工开放了走过那个大金牛,看到不远处的药王山上有人在走梯道,记得前年来的时候,这里正在施工,并...
2025-08-18 0
国家自然博物馆部分热销产品在地铁文创店亮相。本报记者 程功摄8月15日正值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国家自然博物馆首个馆外文创店在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站开张迎客...
2025-08-1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