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记者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了解到,近日,宁夏正式批复《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规划(2025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2025-08-18 0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中国经济新闻网记者 李晓红
从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到普洱的丛林氧吧、再到浙江湖州妙山村的长颈鹿庄园,从太阳河的动植物天堂到茶马古道的文化遗址......近年来,湄公河旅游及旗下景区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惠民,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特色路径。
擦亮生态底色 筑牢绿色根基
在云南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2100多种高等植物、800多种动物在这片21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 97.45%的“绿洲”上安然栖息。整个景区的开发面积仅占总面积的不足1%,并且为低强度开发,这种“不打扰”的保护模式,让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成为动植物的天堂,也让游客获得了最本真的自然体验。
每年,景区都会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全面加强重要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截至目前,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直接保护原始森林达到2.2万公顷并推动周边地区退耕还林面积增长25%;累计救护80余种、4000余头(只)野生动物,帮助3500多只野生动物重返栖息地;开展10余次野生动物放生行动,有效促进各类野生动物扩大种群规模。
同样在西南地区最大的山地野生动物园,秉承“三分人工,七分自然”的理念,将莽莽林海化作天然的生态展馆,让100余种、万余头(只)野生动物在近乎原生的环境中自由栖息,构建出一个生机勃勃的“野生动物大世界”。自2007年托管云南省野生动物收容拯救中心以来,该园累计救助230余种、12900多头(只)动物,投入超千万元。
同时,该园将旅游观赏与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科普教育深度结合。创新打造的“动物保护+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三维模式,让游客在观赏动物的同时,通过普及云南生物多样性、濒危物种保护、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等知识,引导公众亲近自然、动员全民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赋能乡村振兴 共享发展成果
盛夏时节,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妙山村的湖州长颈鹿庄园里一片郁郁葱葱。在清晨的薄雾中,几只长颈鹿悠闲地踱步至观景平台,等待与游客共享早餐时光。这些长颈鹿和它的动物朋友们如今已经成为妙山村里的“网红明星”。
2020年初,长颈鹿庄园正式对外营业,庄园的建设落地成功带动人才的回流,吸引了200余名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这些返乡青年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推动周边新增30余家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业态,丰富了当地的旅游服务供给。
依托湖州长颈鹿庄园,周边的村集体成立了自己的旅游公司,并且引进了第三方的专业团队来进行运营。通过门票分成、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的增加,该村人均年收入在五年里翻了一番。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普洱茶马古道遗址公园的千年古道如今正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带动周边村寨发展的“黄金走廊”。得益于景区的发展,腊梅坡、团山、三家村三个村民小组农户实现了增收,周边农家乐从开发前的寥寥无几增至数十家,日均接待游客上千人次,平均每家年收入增加了数十万元,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景区发展更带动了周边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300余亩茶园因加工条件改善而降低成本,周边茶农收入显著增加;景区防火通道经拓宽硬化,既保障森林安全又便利村民出行;周边村子水电设施全面升级,景区拿出27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供水管道更新扩容,确保用水安全。
此外,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普洱茶马古城旅游小镇、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等景区还为当地村民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超2000个,让村民“家门口挣钱”的愿望成为现实。同时,通过向村民采购农副产品、改善基础设施、公益助学等形式,多维发力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传承民族文化 拓宽“两山”路径
立足云南各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色资源,湄公河旅游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传承新路径,结合新时代需求和市场导向,创新文旅融合模式,着力打造一批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场景。
“太阳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为当地少数民族就业注入持久动力。园区将就业岗位的86%留给本地村民,让文化守护者成为直接受益者;30余个惠民摊位为传统手工艺搭建展示平台,使古老技艺重焕生机;景区餐厅每年都会采购大量的在地食材,在为游客提供纯正、美味的哈尼美食的同时,更让周边村民收入增加。这种“以文促产、以产养文”的模式,既守护了文化根脉,又培育了发展动能,让哈尼文化在传承中生生不息。这种“造血式”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文化保护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立足普洱本土茶马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茶马古城旅游小镇通过加强民族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将民族文化资源与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同时,小镇也是当地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展示基地,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这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让普洱茶马文化、民族特色焕发新的生机。
以民族文化为桥,小镇将“守护传承”与“发展经济”紧密相连,既让茶马古道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又让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共同转化为富民强区的 “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与 “两山” 实践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
未来,湄公河旅游将继续秉承“保护生态 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景区建设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以文旅实践继续书写“两山”理念的生动篇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8月15日,记者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了解到,近日,宁夏正式批复《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规划(2025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2025-08-18 0
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钟浩然 上海报道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于8月13日正式开幕。本届书展创新推出“双主场+X+N”办展模式,首次由上海展览...
2025-08-18 0
来源:【中国吉林网】“我们带来1800盒冰淇淋,一个多小时就卖光了!”“周末晚上逛新民大街,已经是我家固定节目了。”“长春新民大街的晚上太适合狂欢了!...
2025-08-18 0
当夜幕渐渐降临,夏日的晚风拂动金鸡湖的层层水波,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加速向雕塑广场集结,共赴一周一会的“右岸仲夏夜”之约,开启一场与艺术、城市共生长的夏夜...
2025-08-18 0
来源:【焦作日报】8月15日至17日,我市组织了五家单位参加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焦作元素在博览会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五家单位参展单位是:温县...
2025-08-18 0
央视网消息:过去,青藏高原行路难。如今,多地交通可畅达。这不仅是游客的感受,更是当地老百姓的切身体会。特别是近年来,以拉萨为中心,辐射日喀则、山南、林...
2025-08-18 0
由归德府城将被整体托管运营想到的在河南商丘,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每一块砖瓦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归德府城,这座屹立千年的商丘古城,更是商丘历...
2025-08-18 0
束河古镇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正扎实推进。束河街道办事处作为牵头单位之一,聚焦环境卫生提升与秩序维护核心任务,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景区品质,...
2025-08-1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