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西出阳关:从“无故人”到“天下客”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19日 14:53 3 cc
西出阳关:从“无故人”到“天下客”

西出阳关:从“无故人”到“天下客”

阳关,这座被风沙打磨了千年的古关,在诗人笔下总是浸染着苍茫的离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渭城曲里,一杯离别的酒浆泼洒出千年的寂寥,阳关以西是故人音讯的终点,是羌笛声断孤烽的荒碛边关。岑参笔下“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的图景,更将这里勾勒成黄沙漫卷的荒芜之境。那些驼铃叮当的商队,那些旌旗猎猎的戍卒,都曾在这里留下深浅不一的足迹,又被岁月的流沙悄然掩埋。

西出阳关:从“无故人”到“天下客”

西出阳关:从“无故人”到“天下客”

西出阳关:从“无故人”到“天下客”

而今踏上阳关故道,戈壁的辽远依旧如诗,却再难寻“平沙万里绝人烟”的萧瑟。昔日的军事雄关,化作游人如织的胜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用各色方言在阳关烽燧下交谈,用相机定格大漠孤烟的壮美。阳关博物馆的玻璃柜里,那些出土的汉简、陶罐、兵器……静静诉说着丝绸之路的繁华往事,而博物馆外,旅游大巴正载着新一批客人驶入停车场,车轮碾过的地方,或许正是当年使团车辙交叠的轨迹。

西出阳关:从“无故人”到“天下客”

西出阳关:从“无故人”到“天下客”

▲王斌银/摄

西出阳关:从“无故人”到“天下客”

▲王斌银/摄

最令人惊叹的,是阳关脚下的绿洲新貌。昔日的“胡沙与塞尘”,已被葡萄长廊染成翠绿。昔日的“胡沙与塞尘”,已被葡萄长廊染成翡翠色绸带。敦煌农人在这片曾被诗人叹息的土地上,种出蜜汁般的无核白葡萄。每到金秋,串串葡萄如珍珠垂挂,采摘的欢笑声在田园间回荡。灌溉渠里,渥洼池的泉水水汩汩流淌,滋润着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阳关葡萄沟的农家乐里,游客们品尝着现摘的葡萄,佐以当地特色的羊肉焖饼,再不是“西出阳关无故人”,而是“客从远方来,乐不思归”的热闹景象。

西出阳关:从“无故人”到“天下客”

西出阳关:从“无故人”到“天下客”

暮色为阳关披上金纱时,阳关烽燧在晚霞中沉默如史书。没有炫目的光影,只有夯土层在夕照里泛出陶釉般的暖光。不远处,敦煌机场的航班正掠过天际,将向往丝路的旅人送达这片土地。从“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的荒寂,到“葡萄串串,游人如织"的旅游目的地,阳关的变迁,恰如一面镜子,映照着古老中国的开放胸怀。当五洲四海的游客在这里触摸历史、品味当下时,阳关不再是无人的边塞,而成了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地标。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