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首个拒绝出席阅兵的总统出现?虽是意料之外,但中方还是得留个座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1日 21:59 1 admin

韩国多家媒体披露,中国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举行的阅兵活动向多国发出邀请后,韩国总统李在明已确定不会出席,改由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代表前往,这也算是首个目前不出席的他国总统了。

韩国总统李在明拒绝出席阅兵,其实也在意料之外,那背后藏着哪些深层原因呢?

日本媒体的反应最先引起注意。《读卖新闻》报道时,特意把李在明拒绝参加阅兵,和之后的访日行程放在一起说,字里行间总在暗示这是“日韩加强协作”的所谓信号。我们知道,作为二战中的侵略国和战败国,日本对亚洲国家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活动一直是有些不自在的,或者说不舒服的。

韩国总统不去,在他们看来或许意味着历史话题能淡一点。但东南亚媒体就不一样了,《联合早报》直接说这会让东北亚的合作窗口变窄。确实,现在中韩日区域经济一体化本来就推进不顺利,高层互动再减少,那么合作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和遥遥无期。

首个拒绝出席阅兵的总统出现?虽是意料之外,但中方还是得留个座

李在明

欧美那边的说法更是各有各的角度。美国《华尔街日报》一上来就扯到三星电子的股权问题,说韩国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的妥协空间变小了。这种把外交和经济硬绑在一起的解读,看着有点生硬,但细想也符合美国对盟友的一贯态度,总想着把对方的决策往自身利益上靠。

韩国国内争论就更加热闹了。执政党赶紧出来说这只是“行程冲突”,想把事情往简单了说。因为李在明目前的行程规划是,8月23日将先访问日本,然后25日将启程访问美国。

但在野党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国民力量党的议员直接在国会上说,这是“背叛历史记忆”,还翻出朴槿惠当年参加中国纪念活动的照片对比。韩国社交媒体上更是吵翻了天,支持李在明的人觉得没必要因为一件事绑死整个外交,反对的人就翻出尹奉吉义士的故事。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

首个拒绝出席阅兵的总统出现?虽是意料之外,但中方还是得留个座

中韩关系

更有意思的是不同国家网民的信息筛选方式。在中国网络上,大家讨论“韩国总统为啥不来”,10个里恐怕会有7个说“美国施压的结果”,相关的分析文章转发量也比其他角度高不少。但韩国门户网站上,高赞评论大多是“应该理解韩国的安全难处”,毕竟在美国的掌控下,韩国缺少完全的独立自主能力。李在明虽然希望执行中立外交政策,但在美国压力下,他现在依旧需要遵循韩国的政治模式。

另外,这种各看各的信息现象,其实在慢慢加深两国民众的偏见。有个民间智库做过调查,说中韩受访者里,超过七成的人都觉得对方会“过度解读”这件事。这种预设的对立心态,比事件本身更值得注意。

舆论吵来吵去,已经开始影响实际事务了。韩国旅游部门说,事件后中国赴韩的签证咨询少了两成多,原定9月的中韩文化交流周,好几个韩国企业都申请退出了。经济领域更明显,中韩半导体合作论坛本来要讨论“技术自主”,后来悄悄改成了“供应链韧性”。这种调整看着小,其实是企业在避开舆论的风口,怕惹麻烦。

首个拒绝出席阅兵的总统出现?虽是意料之外,但中方还是得留个座

美韩同盟

要打破这种僵局,关键还是得把“历史共识”和“现实利益”重新连起来。中方可以多邀请些韩国抗战老兵的后代来参加阅兵相关活动,用具体的个人记忆,冲淡那些冷冰冰的算计。韩国那边,马上要到中韩建交纪念日了,要是能多搞些文化交流活动,舆论气氛说不定能缓和点。毕竟,当年两国都曾抗击过日本侵略,在这方面本应该是有共同历史记忆和情感的,同时在日本始终不对侵略历史认错道歉的问题上,中韩两国也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期待。

而且中韩两国经济联系紧密,中日贸易总额在2024年达到了3083亿美元,这种经济的深度合作,以及地缘政治上,我们也需要韩国保持部分中立,以及参与东北亚地区问题的解决,所以即使李在明不来,但其派出了代表团,所以需要给韩国留个座。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