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宝鸡串起千年记忆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2日 18:58 1 cc
宝鸡串起千年记忆

邢台东川口水库公路桥

聞鍾記郵(5400)宝鸡串起千年记忆

范老师到宝鸡公干,从宝桥寄给我2枚明信片。看着明信片上“宝桥”“姜城堡”邮戳,浮想联翩。宝鸡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最初对宝鸡印象是从地理书上知道的,因为宝成铁路的起点就在宝鸡。随着岁月的增持,忽然发现这个宝鸡的背后,竟然隐藏了很多的故事。这座拥有8000余年文明史、2700余年建城史的古城,不仅是“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周秦王朝发祥地”,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以工业重镇的坚实根基、生态宜居的城市风貌、文化传承的鲜活实践,书写着古老与现代交融的崭新篇章。

宝鸡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远古先民的刀耕火种到周秦王朝的礼乐文明,这片土地始终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核心基因,留下了无数印证历史的文化遗存。作为传说中炎帝神农氏的诞生与活动之地,宝鸡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文化的核心承载区。据《国语·晋语》记载,“炎帝以姜水成”,宝鸡境内的姜水(今清姜河)流域,便是炎帝部落繁衍生息、开启农耕文明的重要区域。炎帝“尝百草、教农耕、制耒耜、治陶器”的传说,不仅是宝鸡的文化符号,更成为中华民族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精神的源头之一。

宝鸡素有“中国青铜器之乡”的美誉,截至目前,境内已出土青铜器数万件,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数量之多、规格之高、铭文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1963年出土于宝鸡贾村塬的何尊,是西周早期的青铜礼器,其内壁铭文“宅兹中国”四字,是目前已知“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为研究西周历史与“中国”概念的起源提供了关键实证。 1844年出土于宝鸡岐山的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详细记载了周宣王任命毛公辅佐王室、治理国家的史实,是西周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毛公鼎》的铭文,成为学习金文大篆的法帖之一。此外,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国宝级青铜器,均出土于宝鸡境内,这些文物不仅工艺精湛,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为解读商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活化石”。

宝鸡曾经有过很多名字,周原、岐邑、陈仓、雍城、内史、扶风、凤翔等等,唐代肃宗的时候改名为宝鸡,此后历经多次的变迁,但宝鸡的名字一直沿用的现在。在宝鸡的历史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许多的故事。发生在楚汉争霸时期的暗度陈仓,不但是一次成功的战役,更是一个用兵的计谋,韩信用过,诸葛亮用过、邓艾也用过,近代最著名的诺曼底盟军登陆就是最典型的计谋。就在当下,此计也被运用到了商战上,最成功的范例就是石油大王哈默,在利比亚的投标,一举拿下两块租地,成最大赢家。

雍城是秦国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见证了秦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最终扫灭六国,一统华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现在提到了扶风,很多人就会想到法门寺,其实扶风作为大汉王朝三辅之一,与京兆、冯翊一起拱卫京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临习过隶书《曹全碑》的会发现这个法帖中有许多汉代的地名、官职,其中“扶风”就曾出现多次。凤翔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木版年画了,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系列的第九套邮票,《凤翔木版年画》邮票在2011年1月10日登上了国家名片。说到了凤翔,不能不提苏子瞻,进士及第一战成名之后,获得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担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三年的时间不但政绩卓著,也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得到了提升。

宝鸡位于关中平原西端,东连西安、咸阳,西接天水,南依秦岭,北枕千山,渭河穿城而过,是陕、甘、宁、川四省(区)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与区域中心城市,是连接西北与西南的交通咽喉。古丝绸之路中,宝鸡是长安向西通往河西走廊、西域的重要节点;如今,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在此交汇,连霍高速、银昆高速、宝坪高速等公路干线贯穿境内,宝鸡南站作为徐兰高铁西段的重要枢纽,实现了与西安、兰州、成都等城市的“1-3小时交通圈”。这种“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使宝鸡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与区域经济合作枢纽。

宝鸡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作为关中平原西部的文化重镇,宝鸡的民俗文化既保留了关中文化的厚重,又融入了陕甘交界的独特风情,形成了鲜活生动、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宝鸡正以“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为目标,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突破,让千年文明与现代活力交织共生,让历史底蕴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未来的宝鸡,必将以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姿态,书写华夏文明根脉处的崭新篇章,成为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城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典范之地。

宝鸡串起千年记忆

宝鸡串起千年记忆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