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厦门时光海岸,一个网红打卡拍照景点,废弃盐业码头实现华丽转身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4日 09:28 1 cc

厦门时光海岸:从盐业码头到城市秘境的蜕变。

厦门时光海岸,一个网红打卡拍照景点,废弃盐业码头实现华丽转身

一、前世:工业码头的峥嵘岁月

历史脉络:

时光海岸的前身是高崎盐业码头(1959-2009年),作为闽南沿海盐业运输的核心枢纽,闽南地区所产的海盐经船只运抵码头,再通过铁路专线输送到高崎火车站,最终销往湖南、江西等省份。

这些盐因“颗粒饱满、杂质少”而闻名,曾是物资匮乏年代的热销品,厦门人亦通过盐业贸易换回大米、腊肉等生活物资。

运作场景:

码头设有专用港池,涨潮时船只驶入闸门,通过吊车将盐袋直接装载至火车车厢,形成“船-轨-车”的高效转运链。

82岁的厦门盐业公司老职工张智厚回忆:“潮水涨时船进港,吊车一钩一钩地将盐运上火车……那时这里全是海滩,晚上冷清清无人问津”。

衰落与废弃:

2009年,随着现代物流发展,盐业码头专用线停用,铁轨荒废,逐渐被野草和时光掩埋。

厦门时光海岸,一个网红打卡拍照景点,废弃盐业码头实现华丽转身

二、今生:浪漫与历史交织的网红地标

1、改造契机:

2021年3月,高崎渔港片区启动城市更新,盐业码头因其保留完好的工业风貌被选为改造节点。

设计团队以“修旧如旧”理念,将废弃码头蜕变为时光海岸盐业码头小广场。

厦门时光海岸,一个网红打卡拍照景点,废弃盐业码头实现华丽转身

2、景观设计:

老铁轨与大海:

保留一段延伸向海的老铁轨,成为标志性打卡点。

铁轨一端连接“蓝丝带”海滨步道(透水混凝土铺就的厦门蓝色慢行道),另一端没入潮汐之间,形成“轨道尽头是蔚蓝”的诗意画面。

历史记忆载体:

原码头管理用房改造为观景廊栈,墙面陈列盐运历史老照片;

广场增设锈蚀工业雕塑与休憩平台,让游客直观感受码头往昔。

3、功能升级:

市民休闲空间:

浅滩区域开放赶海(可挖蛤蜊、捉小螃蟹),儿童游乐区与露天茶座满足家庭需求。

文化活力注入:

街道定期举办音乐节、烧烤节、摄影大赛,吸引年轻人拍摄“大桥+铁轨+日落”的复古大片,或捕捉飞机掠过低空的瞬间(邻近高崎机场)。

厦门时光海岸,一个网红打卡拍照景点,废弃盐业码头实现华丽转身

三、城市记忆与居民情感的共鸣

老职工的感慨:

张智厚漫步改造后的海岸时感叹:“以前想都不敢想,荒滩变成这样!老人孩子在这游玩,晚上从冷清变热闹……厦门的发展真不简单”。

社区新生活力:

据殿前街道嘉福社区副主任陈婷描述,时光海岸已成为居民幸福感符号——清晨散步、黄昏赶海、夜间直播唱歌的市民络绎不绝,本地人与游客共享“半城烟火半城海”的松弛感。

厦门时光海岸,一个网红打卡拍照景点,废弃盐业码头实现华丽转身

四、游览贴士

位置:厦门市湖里区高崎北路(近厦门大桥高崎侧)。

交通:

- 公交:乘959/655/952路至“高崎站”,步行约1公里;

- 地铁:乘坐地铁1号线高崎站下,步行约1.5公里。

- 自驾:导航“厦门盐业高崎仓储中心”(对面即达)。

特色体验:

- 赶海关注潮汐表,安全第一;

- 傍晚拍摄“海上列车”(地铁1号线穿越跨海段)与晚霞同框。

厦门时光海岸,一个网红打卡拍照景点,废弃盐业码头实现华丽转身

结语

时光海岸的蜕变,是厦门城市更新的缩影——它未抹去工业锈迹,而是将铁轨、礁石与海浪锻造成一把钥匙,既打开尘封的历史,也开启未来的诗意。

正如市民所言:“这里的美,是咸涩海风混着旧铁轨的味道,吹过今天的热闹人间。”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