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孙殿英先做土匪后挖清陵,其后代如何?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4日 13:53 4 admin

说到孙殿英这个人,一直都颇有争议,他早年间做过土匪,后来又成了军阀,带着部下挖了清陵,但在抗战的时候又确确实实率领部队与日军血战了几天几夜,还和中共有过隐秘的合作。

孙殿英先做土匪后挖清陵,其后代如何?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人,唯一的儿子竟然成了万人敬仰的大人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孙殿英先做土匪后挖清陵,其后代如何?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孙殿英于1889年出生在河南永城。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因为跟地主争地被关进大牢,没多久就死在了里面。他从小就不爱念书,十几岁就跟着豫西的土匪混,手里拎着把生锈的大刀,专抢过往的商队。

他脑子活,知道光靠抢不行,抢来的银圆一半分给弟兄们,一半塞给当地的保长,一来二去,官府居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在方圆百里称王称霸。

1922年,直系军阀吴佩孚在河南招兵,孙殿英想了想,就带着手下几百号人投靠过去。这期间他可没闲着,一边穿着军装吃军饷,一边偷偷贩鸦片、倒卖军火,腰包鼓得飞快。但这引起了吴佩孚的不满,随后他又转而投靠张宗昌。

孙殿英先做土匪后挖清陵,其后代如何?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军阀混战那几年,他像墙头草似的来回倒:冯玉祥势大就投冯玉祥,蒋介石掌权就附蒋介石,后来又靠上阎锡山,反正谁给的官大就跟谁走。到1928年,他已经混上了第12军军长的位置,部队就驻扎在清东陵附近。

那时候,当兵的日子不好过,军饷常常拖很久都不发,手下的士兵饿得直骂娘。孙殿英正为此发愁,听说惯匪马福田要动东陵的主意,他当即就下了决心:“这肥肉哪能让别人抢了去?”

随后,他一边对外宣称要“剿匪”,把马福田的人打跑,一边连夜召集心腹:“咱就说是搞军事演习,把东陵围起来,干票大的!”

清东陵里埋着的慈禧和乾隆,都是出了名的爱排场。慈禧的棺材里铺着金丝楠木,陪葬的翡翠西瓜、夜明珠据说能照亮整间屋子;乾隆更不用说,生前收藏的字画、玉器堆成了山。孙殿英让人找来炸药,对着陵墓的石门猛轰。

士兵们冲进地宫时都看傻了眼,有的揣起金元宝就往怀里塞,有的扯下慈禧寿衣上的珍珠,连乾隆棺椁上的鎏金铜钉都被撬得一干二净。孙殿英得意洋洋,哪想到这事儿根本就没瞒多久:有士兵把珠宝拿到北平去卖,被人认了出来,消息一下子传遍全国。

溥仪在天津听到消息,气得浑身发抖,当即派人去南京告状。可孙殿英早有准备,他把最值钱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翡翠西瓜给了宋子文,连戴笠都收到了一串乾隆朝珠。官场上下打点完毕,这桩惊天盗墓案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孙殿英先做土匪后挖清陵,其后代如何?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只是这名声算是彻底臭了。老百姓背后叫他“盗墓将军”,满清遗老更是咒他“断子绝孙”可孙殿英满不在乎,拿着卖珍宝的钱扩充军队,兵力一度涨到几万人。不过他的部队军纪太差,士兵们除了抢东西啥也不会,打起仗来一触即溃。

1943年,他干脆投靠了日本人,帮着打共产党的抗日武装,成了人人喊打的汉奸。1947年,解放军打河南汤阴,孙殿英守了不到半个月就当了俘虏。

在战俘营里,他那抽了几十年鸦片的身子彻底垮了,烟瘾上来时满地打滚。解放军战士看不下去,还是给了他戒毒的药。但是不久之后,这个折腾了一辈子的军阀还是在狱中咽了气,临死前还嘟囔着:“我盗清陵,是为了给我爹报仇……”


孙殿英先做土匪后挖清陵,其后代如何?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孙殿英死的时候,他的儿子孙天义才16岁。这孩子出生在1931年,正是孙殿英最风光的时候,可父亲对他没多少心思管,从小到大都是母亲刘清贞带大的。

孙殿英先做土匪后挖清陵,其后代如何?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刘清贞是个读过书的女人,知道丈夫干的那些事不光彩。她从不允许家里摆那些来路不正的珍宝,更常跟孙天义说:“你爹走的是歪路,你长大了一定要正正经经做人。”

小时候家里佣人闲聊,说老爷当年的事情,孙天义听了脸通红,跑回屋里偷偷哭。他不懂为什么别人的父亲是将军、是学者,自己的父亲却是个被人骂的盗墓贼。

1947年孙殿英被俘后,家里的好日子就算是到头了。北平的几处宅院被没收,刘清贞带着孙天义搬到胡同里的小杂院,靠着变卖剩下的几件旧家具过活。有回孙天义去粮店买米,听见掌柜的跟人说:“这不是那盗墓贼的儿子吗?”他攥着粮本的手直发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母亲看出他的心思,摸着他的头说:“人这辈子,出身没法选,但路能选。你爹做错了事,你更要做好事,让别人看看孙家不是只有一个孙殿英。”这句话让孙天义牢牢记在心里。

新中国成立后,孙天义考上了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那时候上大学不容易,他白天上课,晚上就泡在图书馆,看完一本又一本外文原著。

毕业后他被分到西安外国语学院当老师,从助教做起,每天备课到深夜,连板书都练得工工整整。学生们喜欢听他的课,说孙老师讲英语有意思,不像有的老师光会照本宣科。

孙殿英先做土匪后挖清陵,其后代如何?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有回系里评职称,有人嘀咕:“他爹是孙殿英,给他评教授合适吗?”孙天义听了没吭声,只是把自己翻译的《戴高乐传》和编写的教材往桌上一放。后来评审组一致通过,说:“看本事不看出身,孙天义够格。”

他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待了几十年,从讲师做到院长,培养出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学生问他:“您父亲的事,您心里就不难受吗?”他总是坦然地说:“难受有啥用?我能做的就是好好教书,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

1959年,孙天义陪外宾去黄帝陵参观。那时候的黄帝陵荒草丛生,碑石被风雨侵蚀得看不清字迹,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他站在陵前,心里忽然有些难受:黄帝是咱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他的陵墓怎么能这么破败?

1992年,陕西省成立黄帝陵基金会,邀请孙天义当副会长,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为了修缮黄帝陵,孙天义跑遍了大江南北。有回施工队想偷工减料,用劣质石材冒充青石,他当场发了火:“这是老祖宗的地方,糊弄不得!”硬是让人把铺好的砖全撬了重铺。

从1992年到2001年,整整9年,他每周都要从西安驱车几百公里去黄陵县,有时候忙得连家都顾不上回。儿子埋怨他:“爸,您都70多了,歇着吧。”他却说:“我多跑一趟,陵就修得快一点,老祖宗就能早点‘住’得舒坦些。”

孙殿英先做土匪后挖清陵,其后代如何?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如今的黄帝陵青砖铺地,古柏参天,每年清明节都有海内外华人来祭祖。孙天义站在祭祀广场上,看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心中难掩欣慰和自豪。


孙殿英先做土匪后挖清陵,其后代如何?儿子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孙殿英和孙天义这对父子,简直就像是“活在两个世界”一个靠抢靠骗,最终走向不归路;一个则靠拼靠干,从阴影中走出了自己的光明。

孙家父子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出身不能决定命运,名声也并不是天生的,只要有一颗向好的心,就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