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遵义新蒲:礼仪坝边白衣洞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5日 15:06 3 cc
遵义新蒲:礼仪坝边白衣洞

白衣洞山门

在遵义市新蒲新区礼仪街道办事处,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山洞,名“白衣洞”。因为神秘,人们很早就在洞中塑神像,在洞前建庙宇,使其成为了旧时遵义城东郊登山游玩、求神许愿的好去处。白衣洞,具体位置在遵南大道礼仪坝段边、礼仪四号还房斜对面“中国南方电网”办公楼后山的半山腰上。导航“白衣洞”,到“中国南方电网”办公楼后空旷地停车,沿台阶而上即可到达。

遵义新蒲:礼仪坝边白衣洞

白衣洞洞口

关于白衣洞,《续遵义府志》载:“白衣洞,在城东十五里。前《志》谓时见白衣徘徊此间,因觅之得洞。光绪三十年,侧近居民结伴束炬往探。初入极窄狭,旁有石隙,可容人,其深无际。不敢前,缓寻石舷,攀确荦下,得坦平地。不数十武,又狭束,只容一人侧身入。以绳系一人下,得宽阔,可容多人,始揉悬相继,愈深入。沿途时见渟潦,莫测其深。最后闻有呼吸声,隆隆骇人,始惊还,自晨人,及出已下春矣。内有石鼓石锣,叩之俨然喇咤镗格声,牛马玩物皆石生成,巧胜工凿。有何姓者携一石僧出,须眉毕肖,圆领褒袖,慈善可亲,置诸庭,人见之辄效合什。洞口题咏甚多,邑人吴懋卿诗云:‘嵯峨怪石透玲珑,滴滴窝涎响未终。世外红尘飞不到,白云深锁洞门中。’余蚀不完。”

遵义新蒲:礼仪坝边白衣洞

白衣洞内残碑

《续遵义府志》所载关于“白衣洞”的内容,大概意思是:白衣洞,在遵义城东面十五里。《遵义府志》说人们时常见到有一白衣人在那里徘徊,于是前去寻找,便找到这个洞,便命名为“白衣洞”。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附近居民结伴持火把去探洞。刚进去时洞室窄狭,旁边有一石隙,可容人进入,但深不可测。人们攀附岩石下去,寻得一平坦之地。但走不过十步,又是窄狭之缝,只能容一人侧身进入,下为深渊。人们系绳而下,下面较为宽阔,可容多人。继续深入,沿途不时可见暗流,不知潭有多深。最后人们仿佛听见有呼吸之声,似有巨型异物,惊骇而返。清晨入洞,出洞时已经是下午舂米做饭的时间了。洞内有石鼓石锣,叩之有锣鼓之声,石牛石马皆自然生成,却胜人工雕凿。有一何姓之人从洞中带出一石僧,须眉惟妙惟肖,圆领褒袖,慈善可亲。何姓之人将其供奉庭中,供信众礼拜。洞口有许多文人题诗,其中吴懋卿的题诗保存得比较完整,内容为“嵯峨怪石透玲珑,滴滴窝涎响未终。世外红尘飞不到,白云深锁洞门中。”其余题诗因日久风雨腐蚀而不尽完整。

遵义新蒲:礼仪坝边白衣洞

白衣洞庙宇

白衣洞,洞虽然不大,但《遵义府志》《续遵义府志》都对其有所记载,特别是《续遵义府志》,还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叙述当地人们探洞的过程以及洞内天然石钟乳的美观,洞口旧时还留有许多文人墨客的题诗,这都充分说明了旧时的白衣洞,在遵义周边已十分出名,已经成为了文人墨客登高望远、饮酒作诗的好去处。同时,因为有白衣者徘徊其间的传闻,加之洞深莫测,洞内又曾有神像出,于是人们便认为此洞是神仙修行之所,于是众筹建庙于洞口,亦命名为“白衣洞”,供奉神像于洞内及庙中,为周边信众提供了一个祈福还愿的精神寄托之所。遥想旧时,文人墨客在此饮酒吟咏,香客信众在此虔诚朝拜。人们来来往往,在这里驻足遥看“米粒坝”,俯看炊烟缭绕的“东绥寨”。那阡陌交通的耕作田园,那鸡犬相闻的的民居宅院,定是遵义城郊别样的风景。

遵义新蒲:礼仪坝边白衣洞

白衣洞已封的山门

可惜的是,如今的白衣洞,因宗教管理的相关规定,已作为小规模宗教信仰场所被关闭。寺庙山门已被砌砖封死,庙内人去房空,一片狼藉。从小庙侧面兽道翻墙进入,可去白衣洞口,半圆形人工修缮的洞门犹在,上面“白衣洞”题字及门楣对联犹存,洞内供奉的由民间雕凿的神像仍存部分,但早已无香火气。洞内有石碑一块,但已被损坏一半。关于白衣洞曾经的神秘与故事,也许仿佛只能在史书里留存。

遵义新蒲:礼仪坝边白衣洞

白衣洞前看风景

遵义新蒲:礼仪坝边白衣洞

白衣洞前看风景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