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共同守护景区护栏安全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6日 15:01 3 cc

中国旅游报见习记者 高雅

共同守护景区护栏安全

这个暑期,天气炎热,“清凉游”“避暑游”等热度不断攀升,爬山亲水类旅游活动受欢迎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引起关注。7月中下旬,文化和旅游部曾对8个省(区、市)开展暗访,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安全生产和市场秩序问题,其中旅游景区景点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问题较为频发。

8月初,辽宁丹东凤城市凤凰山景区内,一名男性游客坐在景区栏杆上不慎后仰坠落身亡。景区护栏安全问题也因此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8月19日下午,中国旅游报社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因当日预报有雨,码头停航,水中未见皮划艇等娱乐设施。沿友谊广场继续向西步行,在行知·多布亮马河城市水上营地附近,尽管有“水深危险 请勿靠近”标识,但仍有多名游客越过栏杆跳水游泳。市民郑先生说:“亮马河的风景很好,特别适合休闲放松,不过偶尔看到擅自翻越栏杆跳水游泳的人,还是挺担心的,毕竟水深处超过2米。”

在景区安全管理的链条中,事前预防如同第一道防线,要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件发生,需从根源入手,将风险排查的触角延伸到每个细节,护栏便是其中之一。

“2016年出台的《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中对城乡各类公园的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设计做出了规定,其中,要求防护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05米;设置在临空高度24米及以上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10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旅游政策法规中心副主任王天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标准需要与时俱进,规则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细化。2016年至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身高也在不断增长,防护护栏高度是否可以更新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政策落实上,因为有的景区主管部门不同,所以执行标准按照各自主管部门划定。“这就需要不同部门间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协同机制,在强化信息共享等方面着手,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王天星说。

从景区自身出发,则应不断提升安全水平,进行设施安全的“全周期体检”,如升级智能化防控手段,用科技赋能风险预警等。有业内人士建议:“如在依山傍水的栏杆处安装振动传感器,一旦出现松动、倾斜等异常即时报警;利用无人机定期对山区景区的悬崖护栏、隐蔽路段进行航拍巡检,弥补人工巡查的视野盲区等。”此外,还可以建立景区安全数据库,通过算法模型预判高风险点,根据某类栏杆的平均使用寿命提前制定更换计划,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范”。

如果景区因栏杆设置等发生了安全问题,责任应该如何界定?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院长助理、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杨洪浦。

“此类事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杨洪浦说:“景区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应该完善景区各项安全设施,这是民法典明确规定的,如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景区需要承担责任。同时,景区因未设置安全警示牌等安全警示标识,或因设施老化未维修导致栏杆松动,以及未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日常巡视,该情况下造成游客伤亡,景区也需承担主要责任。”

如果景区已经履行上述义务,游客仍发生了安全事故,景区是否还需承担责任?杨洪浦说,如因游客明知故犯导致安全事故的,景区承担的责任会相应减少;如涉及第三人侵权(如有第三人故意推搡等)导致的安全事故,景区承担补充责任。

据了解,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在构建景区安全风险评估“全链条”机制上进行了初步探索。今年5月,浙江省台州市发布《台州市A级旅游景区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指南(试行)》,提出在具体实践中,各景区需对照评估指标全面自查,并引入多学科融合的第三方机构开展综合检测,确保评估专业性。针对问题隐患,建立“即知即改+限期销号”机制,整改后由第三方机构和文旅部门复评验收,形成闭环管理。

在构建景区安全风险评估“全链条”机制方面,还需要构建精细化责任体系,让“人人有责”落到实处。台州自创的“三色”销号动态管理模式,对评估完成率100%的县(市、区)赋“绿码”,所辖A级旅游景区纳入年度免检名单;完成率80%以上的赋“黄码”,对相关责任人开展约谈督导;未达80%的“红码”县(市、区)将被通报列入重点监管区域,倒逼责任落实。

“希望通过标准化流程、动态化监管、长效化机制着力构建覆盖全域的A级旅游景区安全防控体系,为旅游发展筑牢安全屏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台州样本’。”台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