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不是危言耸听,大理野生菌要被游客采绝了?“生态游”岂能毁生态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6日 15:37 3 cc

“大理的野生菌,马上要被游客采绝了。”

澎湃新闻报道,近期,一篇讲述大批量游客每日进入云南大理苍山掠夺式采摘野生菌的帖文引发热议。

问题的源头并不复杂:最初是少量游客自发组团,并请当地人当向导。但很快,“野生向导”们嗅到商机,在平台揽客,把“上苍山采菌子”包装成“必打卡项目”。

结果就是,每天上万人进山“抢货”,仅在苍山脚下阳和村一个进山路口,单日就有超过40辆车、500多人上山采菌,而整个苍山,类似的采菌路线多达二三十条。

社交媒体上,“爆筐经验”“采菌攻略”更是铺天盖地。

不是危言耸听,大理野生菌要被游客采绝了?“生态游”岂能毁生态

实际上,菌菇生长速度不慢,如果是日常居民的采摘食用,不会造成明显的生态问题。

但如果是游客大量涌入、坚壁清野式的采摘,就算生长速度再快,也无法承受这种“泼天流量”。

当前,云南省大理州政府已经召开苍山保护管理专项整治专题会议,强调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违规旅游、商业采菌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强源头治理,开展文旅行业法规培训,规范市场秩序,严禁违规宣传;对推进不力的严肃处理,对失职渎职的依法追责。

除了大理苍山,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北京日报报道,位于北京与河北交界的北灵山也曾面临这般窘境。该山上有一片长满野韭菜的“韭菜坡”,今年5月以来,户外徒步爱好者纷纷涌入北灵山,高峰期一天超过两千人。野韭菜不仅被无节制地采摘,其所生长的高山草甸也不堪重负。

与苍山“采菌游”类似,不少商业户外徒步团也在社交平台上打出“北灵山割韭菜”等文案,招揽付费成员。

类似于苍山、北灵山等有一定海拔的区域,本就有植物生长周期长、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弱的特性。央视报道也明确,一个地方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后,轻则5—10年之后才能再长出新的野生菌,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野生菌种群彻底消失。

生态旅游如若走到“掠夺式旅游”,就彻底背离了“生态”二字。而这场讨论不应止步于对个别游客的批评。平台推波助澜,商业团队有意操盘,监管迟缓失守,共同造就了这一幕幕荒唐的“挖菌子”“割韭菜”闹剧。

当“网红玩法”被无限复制,伤害的是整个生态系统。对此,平台要负起下架违规宣传的责任,地方监管要敢于出手,从入口严管,到该罚则罚。

大理的野生菌,不该成为游客争相“爆筐”的战利品。否则,等到有一天山林空空,菌子绝迹,所谓的“体验自然”,只会变成一段过去的故事。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新京报评论)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