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6日 16:13 1 admin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X

世上有些人,总是分开容易,再见太难。尤其在革命年代,聚与散,压根由不得人。

1930年代,一对红军夫妻走散在长征路上;1981年,时隔整整46年,他们在北京再次见面。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丈夫叫王首道,妻子是王泉媛。种种历史的误会,让他们隔断了半生。

重逢那天,王泉媛强忍着泪水,问了一句:“当年有人说我要和你断绝一切关系,这事你知道吗?”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王泉媛的革命之路,始于对个人苦难的挣脱。1913年,她出生在江西吉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原姓欧阳。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孩的命运常常不由自己决定。十六七岁时,她被家人卖作童养媳,从此改姓王,开始了暗无天日的生活。

在夫家,她白天是辛苦劳作的牛马,夜晚还要为地主家的少爷缝制布鞋。任何一点差错,换来的就是婆婆无情的毒打。这样的生活,让她看不到任何希望。直到1930年,红军来到了她的家乡敖城,为她的世界带来了一束光。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她亲眼看到红军打开地主家的粮仓,将粮食分给穷苦百姓。一本名为《论妇女解放》的小册子和“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更是深深触动了她。她瞒着家人,偷偷跑到祠堂参加红军举办的识字班。

她的行为很快被夫家堂哥发现并阻挠,但这一次,王泉媛没有退缩。她勇敢地反抗,大声宣告自己不是王家的牲口。在红军的保护下,她剪去了象征着束缚的长辫,正式加入了革命的队伍。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加入革命后,王泉媛的才干迅速显现。她很快成为吉安县共青团的妇女部长。虽然个子不高,但她胆识过人,不仅精通梭镖马刀,枪法也十分精准,甚至曾在夜间亲手击毙过一名土匪。

1931年10月,她作为代表,出席了湘赣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在那里,她遇到了将与她命运交织一生的人。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那个人就是时任湘赣省委书记的王首道。王首道是一位富有激情的演讲者,他的讲话从不打官腔,给王泉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一次省妇女学习班的体育活动中,两人再次相遇,王首道记住了这个“伶牙俐齿”的姑娘。

真正的缘分始于1934年的扩红工作队。当时,王首道是队长,王泉媛是队员,两人在并肩作战中,共同的革命理想让他们的感情悄然萌芽。长征途中,艰苦的环境更是催化了这份情谊。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有一次,组织配发了青稞饼,王首道特意分给她一块,但王泉媛以照顾首长是自己的职责为由拒绝了。这份在生死考验中建立起来的情感,纯粹而深厚。

在四川分宜,他们的关系迎来了转折。当时党中央决定留下一部分干部开辟川南游击区,王首道被指定为特委书记。他向李富春提出,希望王泉媛也能留下来,这含蓄的请求,实际上就是结婚的意愿。在蔡畅、李坚真等革命前辈的撮合下,他们的婚事很快定了下来。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婚礼在王首道离开前的第七天举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没有首饰,没有请柬,王泉媛穿着一身旧军装,脸颊通红地站在王首道身边,紧张地悄悄拉着他的衣角。她向他承诺,革命胜利后,一定亲手为他纳一双千层底的布鞋。

然而,这份新婚的喜悦仅仅持续了一夜。第二天,战事紧急,两人不得不匆匆告别。王首道站在门口,目送着妻子离去,哽咽着嘱咐她要勇敢,一定要活着回来。这次分别,预示着更漫长、更残酷的考验。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他们在两河口曾有过一次短暂的重逢,但仅仅一夜之后,命运再次将他们分开。王泉媛随总卫生部向西,而王首道则跟随主力部队继续北上。

部队一南一北的前行方向,拉开了他们长达四十六年离别的序幕。更具戏剧性的是,王泉媛所在的卫生部后来被调至红四方面军,而王首道对此并不知情。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1936年秋,王泉媛被任命为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的团长,成为红军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团长。这支由1300多名女战士组成的部队,平均年龄不到20岁,最小的年仅12岁。她们的任务是掩护主力部队西进,但武器装备却极为简陋。

在临泽一战中,妇女先锋团与马步青的部队激战了三天三夜。为了掩护西路军指挥部撤退,她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西路军最终几乎全军覆没,妇女先锋团的战士们也绝大多数牺牲或被俘。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王泉媛在突围中不幸落入敌手,被敌军军长马步芳下令送给其麾下的团长马进昌做小妾。她宁死不从,大声反抗,结果被毒打至骨折,甚至被关进狗笼。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求饶。

在长达三年的屈辱岁月中,她一边强忍羞辱,一边设法探查逃跑的路线。1939年3月的一个深夜,趁着敌军换防、马进昌外出作战的机会,她与另一位战友王秀英成功翻墙逃脱。她们昼伏夜出,靠吃树皮草根充饥,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江西老家。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与此同时,远在延安的王首道一直牵挂着妻子的安危。当他听说妇女先锋团全军覆没的消息时,以为王泉媛已经牺牲,为此痛哭不已。他苦苦等了三年,始终抱着一丝希望,盼着她能像徐向前元帅一样突然归来。

然而,三年过去,杳无音信。在同志们的劝说下,他最终接受了妻子已经牺牲的现实,与延安文工团的易纪均结婚。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而王泉媛的归途也同样坎坷。她曾试图在兰州的八路军办事处归队,却因离队时间过长,不符合“三年不留”的政策而被拒绝。

回到吉安老家后,她发现父母早已去世,夫家不认,亲戚疏远。为了生存,她先后嫁人,还收养了六七个孤儿,在民间艰难求生。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历史的误会就这样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962年,康克清重上井冈山路过吉安时,才找到了王泉媛。康克清告诉她,当年的事是误会,组织其实一直在寻找她。在康克清的帮助下,王泉媛的生活才有了些许改善,被安排到敬老院工作。

真正的重逢,发生在1981年。全国妇联邀请王泉媛前往北京参加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走廊里,她与已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王首道不期而遇。四十六年的岁月,早已将两人染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王泉媛颤抖着问出了埋藏心底几十年的疑问,她问王首道是否知道,当年曾有一封信,说她要断绝关系,不愿去延安。王首道听后大为震惊,他明确表示,自己从未收到过这样一封信,他一直以为是王泉媛不要他了,所以才在苦等三年后选择了再婚。

这一刻,长达数十年的误会终于冰释。王首道向妇联的同志肯定王泉媛是“好同志”,说她“吃的苦太多了”,希望组织能帮助她解决实际困难。这次短暂的会面,卸下了王泉媛心中压了大半辈子的石头。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1994年,王泉媛受邀重回河西走廊,拍摄纪念红军长征的纪录片。在梨园口的荒地上,她长跪不起,嚎啕大哭。她为当年带队冲锋,却未能活着带回来的六百多位女战士感到深深的愧疚。

回到北京后,她去医院探望病重的王首道。王首道特意交代,不让外人打扰。躺在病床上的他虽然消瘦了许多,但眼神依旧熟悉。他看到她的第一句话,仍然是那句朴实的关心:“你身体好吗?”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王泉媛从随身的布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双她亲手缝制的黑布鞋,白底黑面,正是当年承诺的那双千层底。

她颤抖着将鞋放在王首道的手上,两人都已是泪流满面。他们都明白,这或许是今生最后一面。王首道提出合影,女儿为他们拍下了人生中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合影。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很多人觉得他们的感情充满了遗憾,但对两位老人而言,能在晚年再见一面,说上几句话,澄清多年的误会,或许已经足够。

2009年,王泉媛在吉安病逝,享年96岁。她临终前说:“我这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唯一遗憾的,是没能和首道走完这一生。”

信息来源

中国甘肃网《陇原红色故事·女红军王泉媛的传奇人生》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199201718142900&wfr=spider&for=pc

她与丈夫长征路上走散,无奈改嫁,晚年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