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7日 04:51 3 cc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不知是否命里缺水,我一生都像古人一样逐水而居。冥冥之中,有一只手将我从一条河边提起,安置在另一条河边。

立于河岸,总会想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句。千百年来,这些水就是这样从天际汩汩流来,融入水边人家每个寻常的日子,然后将他们淘米时滤去的米糠,菜上带的泥土,洗衣清理的油灰,以及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声叹息和欢笑,都一起带走。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记得有一年我和先生去班芙公园旅行,住在山里的小木屋。那是半山腰的一处青年旅舍,坐落在一片小树林里,每间房放了三、四张双架床,按床铺收费。为了保护环境,营地不通水电,无网。照明用电取自一台太阳能发电机,厨房水箱里的饮用水是营地管理员从山下背上来的。一日,我们发现住处附近有一条小溪,水量充沛,一路奔腾着流过,赶紧把几天换下来的脏衣服拿来清洗。谁知刚打上肥皂,就听远处有人在大喊:这里不允许用肥皂!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我愕然,想起儿时家门口的那条河。它是旧时小城人的生命河,浣纱洗衣,淘米煮饭,烧水泡茶,全部取自于此。人们从码头下到河边,将河里的水用木桶挑来倒在大水缸里,只需放一撮明矾,几分钟后,缸里的水就变得清澈纯净。那时我家生活用水大都由三姐和四姐两人从河里打了抬回家,多年之后兄妹相聚,她们提起这“难以承受的生活之重”还会心有戚戚,说抬水时走在后面的那个总会做点手脚,悄悄把桶绳往前挪,前面的心知肚明,也不戳穿,似乎有着某种默契。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我们喝着明矾沉淀过的河水长大,并无不适。老话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之说,不知是否肠胃确实因此变得坚强,成年之后连拉肚都很少有。中国人相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水用流动保持自身的洁净,这是大自然的智慧。

家乡淮安是古淮河边的一座小城。城里有很多自然形成的湖泊,有的在全国都排得上名,比如洪泽湖,据称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但最重要的却是一条人工河——里运河,这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这条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扩张挖的“邗沟”,经过几代人的修建,隋唐时就成为贯通南北唯一的水道。漕粮、食盐、罗锦绸缎、铜铁瓷器,都借此水北上南下。这条河穿城而过,把小城人与外面的世界联结起来。位于运河咽喉的家乡,坐享南来北往的人流与物流红利,因此兴盛了上千年,直到清末火车问世。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之所以说淮安是运河的咽喉孔道,并非因为它恰好位于中间位置,而是因为黄河改道之后,运河到了淮安,遇到黄淮运三流交汇,水位跌宕,水流复杂,还经常发生淤塞。朝廷因此规定,只有漕船才可行驶其上,南来的客船一律在此上岸,换乘马车北上。北方乘马而来的商人则在淮安换乘舟船南行。淮安因此成为“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之处。“御舟先至候河干,此日登舟暂解鞍。”乾隆第三次南巡时,在淮安写下此诗,描述的就是由马到船的“换乘”场景。

占此地利,明清时期淮安不少人家都做代客买卖的生意。南北的货物,经过他们的手完成交易。外公家就是以此为生,家境殷实。为了招待南来北往的货商,外婆练得一手好厨艺。母亲少女时期就帮着父母管理账目,与客户打交道,接人待物,思虑周全。作为陈家大小姐,母亲读了私塾和学堂,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全国解放时,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淮安水产丰富,儿时我家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各类河鲜。母亲做菜深得外婆真传,她爱买一种活的小河虾回来,剪掉须子,只放一点盐、糖、生抽,清炒一下,味道鲜得不得了,连皮都酥了可以吃。她做的红烧鱼,姜葱爆大虾,软兜长鱼,韭菜苔炒田螺,每道菜都可与专业厨师媲美。

淮安的河鲜大多来自洪泽湖。洪泽湖的大闸蟹,小龙虾,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都是百姓的日常盘中餐。洪泽地区有一种“小鱼锅贴”的“名菜”,锅底烧小黄鱼,锅边贴面饼,几乎家家会做。现在当地餐馆菜单上必列此菜,作为特色菜供游客品尝。朱元璋的“龙兴之地”盱眙,地处洪泽湖南部,盛产小龙虾。小龙虾肉质鲜嫩,通体红亮,价格亲民,已经风靡全国。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洪泽湖的水生植物也同样令人惊艳。莲藕、芡实、菱角几乎遍布全湖。淮安水好,就连香蒲的根都脆嫩可口,俗称“蒲儿菜”。香蒲很多地方都有,唯有淮安的香蒲根部可以入菜。淮安区一带的蒲菜品质尤其好,是当年梁红玉抗金时赖以活命的“抗金菜”。即便是物流极为通畅的今天,这道名为“开洋蒲菜”的菜肴也只在淮安才能吃到。

我十八岁时去南京读书,从此离开了家乡。之后一路北上,最后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莎市定居。这一住就是三十年,成为我家乡之外的第二个久住之地。

温莎市地处加拿大的大湖区,是加国陆地的最南端。打开北美地图,在美国与加拿大的交界处有五个巨大的湖泊连成一片。这五个名为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休伦湖(Lake Huron)、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伊利湖(Lake Erie)和安大略湖(Lake Ontario)的湖泊,构成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密歇根湖完全位于美国境内,其余四个湖泊皆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水流自西向东,通过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湾。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温莎境内怀抱伊利湖和圣克莱尔湖(Lake St. Clair)双翠,连接两湖的底特律河成为温莎与美国底特律市的界河。大使桥横跨其上,迎来送往,人流中不乏住在温莎,去底特律工作赚美金的人。

底特律河的河水一年四季湛蓝清澈,为周围大约500万居民常年提供食用水,1998年被评为美国最古老的河流之一。虽然全长仅为51公里,但河的最开阔处有2.5公里宽,气势磅礴,据传当年法国人到此,惊呼“海峡之河”,法语中这个单词的拼写和英语的Detroit(底特律)很接近,底特律河由此而得名。

河的南岸是温莎市的门脸,种植大量花卉,有成片的郁金香,也有修剪整齐的各类常青绿植,岸边还有宽阔的草坪,人造喷泉,和雕塑。温莎是一个工业城市,城市道路与格局多简单实用,市容比较粗糙,但河边是一个例外。在河边拍照,前景花团锦簇,身后是波光粼粼的底特律河,和河对岸底特律下城区鳞次栉比的高楼群,颇具现代大都市风范。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我当年来研究所应聘,面试完毕后,主考官之一的汤姆就开车带着我沿着底特律河边的河滨大道兜了一遭。看着河水静静地流淌,河边高楼成片,我对这个叫温莎的城市顿生好感。我当时对温莎一无所知,只是在超市货架上看到“温莎”标志的食盐,知道这里产盐。那天走马观花,以为河对面是它的另一个区。后来才知道,河那边压根儿就不属于温莎,甚至不属于加拿大。借景是温莎人惯用的招数。

买房时我研究了一下温莎的城市格局,得知河边属于温莎市的下城区。市政厅、法院、剧院、中心图书馆,以及为数不多的几栋办公大楼都集中在这一区域。奥莱大道纵贯南北一直通到河边,是市区最主要的公路。路边一家挨着一家全部是商店,显得很繁华。但房子不能在这一带买。西方国家的下城区也是老城所在地,因为公共交通发达,多是出租的公寓楼,是穷人集中居住的地方。中产和富人都有私人轿车,不依赖公共交通,一般住那种城市近郊,前庭后院带车库的独立屋。为了孩子教育,我们最终在公认的好学区南温莎购得一座房龄三十多年的老屋,开始交纳地税,成为温莎正式居民。

儿子小的时候,河边是我们常来的地方。周末,我们带上三明治、水果、饮料,来到河畔公园,放任儿子在草坪上打滚疯跑。中午在树下野餐,风从河面上吹来,暑气尽消,看着满头大汗的儿子,香甜地吃喝,心格外宁静、安详。我想,都说心安处便是家,就把这里当作故乡吧。

这条底特律河总会让我想起家乡的运河。它们都横贯全城,一眼望不到头。河里的水终日静静地流淌,没有大的波浪,水面上也看不到任何荷花、芦苇之类的水生植物,连船都很少见,有几分空寂。唯一不同的是,底特律河因为上接圣克莱尔湖,下连伊利湖,是垂钓者的天堂。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每年五月下旬暮春,夏天到来前最美的时光,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在伊利湖深水里猫冬的白鲈开始出游,它们要沿着底特律河北上到圣克莱尔湖产卵。这时,成千上万的白鲈沿着底特律河夜以继日地逆流而上。这个季节,来自多伦多及周边几个市县的爱钓客们常常如朝圣般涌来,像士兵一样在河边持杆列队,迎接一场属于他们的狂欢。他们近的早出晚归,远的开着野营车,在温莎住上几日,载着几十条白鲈尽兴而归。这样的景致在运河是看不到的。

有段时间,我迷上了摄影。那年开春,突然心血来潮想去拍底特律河坚冰融化的情景。我把车停在停车场,走到河边,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水面上铺满了大块的浮冰。浮冰上有的站着成群的白色水鸟,有的只有两三只加拿大鹅。冰块从东往西缓缓移动,立于浮冰上的鸟儿们,三三两两,有的在整理自己的羽毛,有的交头接耳地闲聊,有的飞来飞去,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春天欢呼雀跃。我的心里涌上一阵感动,说不清是为大自然的万物萌动,秩序井然,还是为这平静安稳的生活。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都有定数,当然也包括居住地。一个人生活居住的地方,城市还是乡村,临山还是面水,气候是否温和,从大了说,决定气场,往小了说,决定舒适度,朝深了说,影响人的气质。现代社会人类多不在一地终老,读书在一地,毕业求职到了另一地,待到娶妻生子,买房定居,都不知换了几个城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居住地与生长地的契合度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人的幸福感。

水为城市注入灵气,同处水岸的淮安和温莎有诸多共同之处。平原无山,城市不大,房价不高,生活便利。又都四季分明,风调雨顺,灾害性天气不多。由于雨水充沛,到处树木葱茏,百草丰美。气候上温莎略胜一筹。淮安夏季高温高湿,闷罐一般,儿时没有空调,我们每天晚上都要在室外乘凉到半夜,暑气散尽了才能进屋睡觉。湿热的气候有利蚊虫繁殖,必须点蚊香,用蚊帐,才能换来一夜好眠。温莎的夏天却是早晚凉,无论多么炎热的天气,晚上都能睡一个好觉,与北京有几分相似。我家的老房子,全砖墙,保温性非常好,冬暖夏凉。高温天气,只需晚上把门窗打开,将冷空气放进来,中午关闭所有窗户,把热空气挡在外面,便能保持室内阴凉,连空调都不用开。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时光如白驹过隙。如今,我在第二故乡已经定居三十年,远超第一故乡了。退休之后实现了时间自由,我像候鸟一样在比较温和的淮安过冬,然后飞到相对凉爽的温莎住上半年,避开淮安蒸笼似的炎炎夏日。在淮安的住处南临里运河,东接废黄河,北有古淮河,真正是“舍南舍北皆春水”了。这三十年里,人非物也非。儿时经常流连玩耍的里运河河堆已经彻底扒去,建成亲水平台,成为终日人流熙攘的“里运河文化长廊”。淮安通了高铁,全国范围内都可朝发夕至了。2022年4月28日,曾经造就了无数繁华盛景的京杭大运河在断流百年后首次全线通水。因为环保低能耗,水运再次成为粮食、煤炭、砂石等大宗货物的运输方式。只是这时淮安城外已经开辟了另一条运河航道,留下我儿时欢笑的里运河成为人们凭吊历史的遗迹。

底特律河上,温莎境内新建的戈迪·豪国际大桥(Gordie Howe International Bridge)已经完工,即将投入使用。曾经见证过我面试的大使桥终于完成使命,寿终正寝了。今年,九十二岁的母亲撒手人世,去另一个世界与两年前先她而去的父亲团聚,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时代已经落幕。

那天骑车去看新建的大桥,面对底特律河,我突发奇想:地球上的水都是相通的,谁能说这不是淮安的水流到了温莎,改了个名字,又陪了我三十年?

小编赘语:感谢文章老师将洪泽湖的小鱼锅贴贴上了《世界日报》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文章,原名章云,女,江苏省淮安市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理学博士,任职加拿大农业部研究发展中心。中国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加拿大中国笔会理事,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晚报》《家庭》《文综》《微型小说选刊》《天池小小说》等报刊。著有长篇小说《情感危机》《失贞》《剩女茉莉》《玉琮迷踪》,散文集《好女人兵法》。长篇小说《剩女茉莉》入围江苏省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作者往期作品荐读:

【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文章花园】浮云一别后 流水三十年||文章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