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首个阻扰93阅兵的国家出现,拒绝向中国道歉,还派军机监视中方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8日 05:59 3 admin

8月25日,日本外务省罕见高调,公开劝告欧洲与亚洲国家“谨慎考虑”是否参加中国93阅兵,理由只有两个字:“反日”。

这一表态迅速在国际媒体引发连锁反应。法新社、路透社等权威媒体相继报道,欧洲议会亚洲事务委员会甚至紧急召开磋商会议,评估日本此举可能带来的外交后果。

日本通过电话、外交照会等方式,私下递送不参与建议材料。东盟部分成员国外交部官员表示,日方相关工作力度“前所未有”。

首个阻扰93阅兵的国家出现,拒绝向中国道歉,还派军机监视中方

8月15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东京发表战败80周年讲话,全文未见“道歉”二字,也没有对二战侵略行为给出任何明确谴责。

这不是孤例。自2020年以来,日本对二战历史的表述愈发模糊,既在教科书中淡化侵略,也在国际场合刻意回避“责任”话题,转而强调“历史归历史,现实归现实”。

日本内阁府2025年8月发布的《国民安全认知调查》数据显示,约72% 的日本受访者认为“不应再为历史问题承担额外责任”。在国内民意支持下,日本政府立场愈发强硬。

就在中方公布阅兵流程后的第二天,日本空中自卫队侦察机即出现在中国东海附近,并贴近中方防空识别区飞行。

日本官方对外宣称这属于“例行侦察”,但中国军方则加大空中巡航力度,严密监控相关空域。日本自卫队在8月中旬还首次启用新型无人机,定期对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进行“巡航监视”。

据《日经新闻》数据,2025年日本防卫预算再创新高,钓鱼岛及东海方向的军费投入同比增长12.3%。日本还在琉球群岛部署了12式反舰导弹,射程扩大到1000公里,足以覆盖台海周边。

日本这次“拒绝道歉+干扰阅兵”的态度,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多年战略铺设的结果。从教科书到国策,东京正在系统性地推动一种“美化战争”的历史修正主义。

2023年,日本新版中学教材悄悄将“侵略”改成“进出”,南京大屠杀与慰安妇问题的描述被大幅缩减。这种“文字游戏”的背后,是对战争责任的逐步否认。

2013年通过的《特定秘密保护法》,为政府限制战后历史研究提供了法律武器。日本学界关于东京审判的研究受到压制,“东京审判无效论”的声音频频出现在国会与右翼媒体中。

首个阻扰93阅兵的国家出现,拒绝向中国道歉,还派军机监视中方

面对日本的消极动作,国际社会并未选择沉默。多达112个驻华使馆和10个国际组织派出160余位外交官,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

多国代表强调,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防止悲剧重演,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巴拿马驻华大使雷鸣表示,中国在倡导和平、构建共识方面为世界“树立了榜样”。

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参与历史纪念馆揭幕,并发布解密文件,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的罪行,以实际行动支持历史真相的国际传播。

日本阻挠他国参加中国93阅兵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战略焦虑。纪念大会本身承载的不只是历史回顾,更是一场国际话语权的博弈。

日本选择此刻高调发声,意图极为明显:一是削弱中国通过纪念活动所凝聚的地区共识,二是对国内保守势力交代“没有低头”,三是为其自身历史责任继续设置“缓冲带”。

日本在2025年《防卫白皮书》中,首次将“台湾有事”界定为“日本有事”,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战略信号。这与日本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借美国之势恢复地区主导权的企图密切相关。

中国93阅兵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更是对和平的守望。官方表示,这场时长约70分钟的阅兵,参阅的武器装备都是从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装备占比很大。

这次阅兵突出展示了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的作战体系,涵盖陆、海、空多个维度,并按照实战化模块进行编组。无人智能装备、反无人系统、网电作战力量等新域新质战力也将亮相。

首个阻扰93阅兵的国家出现,拒绝向中国道歉,还派军机监视中方

93阅兵是坚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它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牺牲、珍惜和平、警示未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