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清凉山水间的“热生意”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8日 09:50 3 cc

暑期以来,慈利县避暑经济持续升温——

清凉山水间的“热生意”

清凉山水间的“热生意”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上官智慧

这个夏天,慈利热闹得很。

此起彼伏的民宿订房电话声、悬崖秋千上游客的尖叫声、民宿小院里腊肉嗞嗞作响的油爆声……这些场景,描绘了当地最红火的生意。

特色民宿一房难求

“提前半个月都订不到周末的房间,明年一定要早点下手!”8月20日,在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游客中心,长沙游客张国盛向记者展示手机里被拒订的信息。放眼慈利,这样“望房兴叹”的游客不在少数。

走进广福桥镇三王村,26℃的清凉扑面而来,鄂A、粤B等外地车牌格外醒目。“竹里居”民宿老板刘金翠正在接待新到的上海游客。“11间客房基本天天满房,有对老夫妻直接包住整个暑假。”这家民宿成了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网红打卡点。

而在阳和土家族乡杨家坪村,八度里客栈则用土家风情“锁”住了游客脚步。客栈内,清晨的打糍粑声、走廊悬挂的西兰卡普织锦、窗外的武陵云海,构成了独特的沉浸式体验。“我们开发了非遗体验活动,客人平均停留时间从半天延长到2天。”店主刘黎介绍。

暑期以来,慈利县民宿产业迎来接待高峰,多个热门片区出现“一房难求”现象。其中,三官寺土家族乡、阳和土家族乡等地的特色民宿集群成为游客首选目的地。

当地文旅部门表示,通过“民宿+非遗”“民宿+研学”等特色产品组合,既提升了游客体验,又能有效延长停留时间。眼下,各民宿业主正积极筹备秋季主题活动,以延续这股消费热潮。

19℃地缝和悬崖上的凉爽体验

连日来,张家界朝阳地缝景区入口处都排着长队。这个全长5公里的地缝,凭借恒温19℃的天然优势成为今年最火爆的避暑胜地。

“这里太凉快了,比开空调还舒服!”来自常德的游客黄晓华兴奋地说。她告诉记者,自己特意请假带着孩子来体验这个“地质空调”,给孩子科普地缝形成的地质知识。记者了解到,8月以来,该景区的接待量就已突破1.6万人次。

在红岩岭景区,海拔500多米的悬崖秋千项目前,尖叫与欢笑此起彼伏。“荡出去的瞬间,山风直接灌进衬衫,比冲凉还痛快!”刚体验完的湖南大学学生王浩感慨。景区运营负责人透露,景区内的飞拉达攀岩和悬崖秋千日均接待量持续增长。

更刺激的体验在大峡谷玻璃桥上演。来自德国的极限运动爱好者马克在完成300米蹦极后,立即预订了次日场次,他说:“这种肾上腺素飙升的降温方式,在欧洲根本找不到!”自7月以来,该景区境外游客占比提升至36.97%,主要来自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催生农副产品销售热

三王村的黄大爷这些天开心得很,自家熏制的腊肉成了民宿里的抢手货,客人特别喜欢这道菜。黄大爷说,7月以来,他还靠卖土鸡和蔬菜多挣了3800元。

在慈利,这种以避暑游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早已不是新鲜事。零溪镇老马黄桃园周末日均接待200多名采摘游客,营收数千元;高峰土家族乡高山农场种植的白菜、萝卜因口感清甜,成为游客必买伴手礼;三合镇的金慈银澧系列茶产品,通过“制茶体验+品鉴销售”模式,月销售额100多万元……数据显示,慈利县7月至8月的品牌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达720万元,同比增长33%。

随着夕阳西下,道人山风电场的“风车剪影”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山脚下的农户们支起临时摊位,凉粉、酸梅汤、西瓜等消暑小吃供不应求,每户日均收入数百元。

“现在游客不仅要玩得开心,更要买得放心。”慈利县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开发“清凉手信”系列产品,将更多优质农副产品变成旅游商品。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