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8日 12:05 3 admin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5464公里。在甘肃,母亲河像一条丝带,穿越甘南、临夏,经过兰州、白银,浩荡奔涌913公里,在陇原大地挥洒出一幅写意的绚丽画卷。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滔滔黄河从青藏高原一路走来,犹如一条昂首巨龙,流进玛曲后拐了一个大弯,一路奔腾,形成了“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之首的壮丽景观。一座始建于1979年的桥,以其280米的长度和7.5米的宽度,成为了黄河上游玛曲境内的第一座桥,被誉为“黄河首曲第一桥”。占地562万亩的玛曲湿地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南。近年来,甘南州围绕黄河水源涵养功能,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玛曲草原重新焕发出新绿,流经甘南的黄河得到了充沛的水量补给,实现“一河清水送下游”。玛曲成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补给区,因此被誉为“黄河之肾”“中华水塔”。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秋日草原,河曲蜿蜒,牛羊如星点。随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如今,甘南越来越多世代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开始从传统畜牧业悄然转型到旅游业,为保护草原、保护母亲河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同时,各类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经常能见到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斑头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麻鸭等飞禽种群汇聚在湿地湖面上,展翅翱翔,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天下黄河向东流。黄河从大禹导河处流入永靖县,在红崖赤壁间S型穿行107公里,冲积形成刘家峡、盐锅峡两大峡谷,将全县分为东、西两部山区,沿岸形成川塬地带,地势东西高,中间及南北低。奔腾的黄河在永靖这里放慢脚步,河流绵亘蜿蜒,独特美景让人赏心悦目。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境内大夏河、洮河、湟水河浩浩荡荡汇入黄河;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电站筑坝截流形成炳灵湖、太极湖、恐龙湖三大湖泊。刘家峡水电站是我国早期建成的大型水力发电站,从远处俯瞰,水库湖面辽阔,苍穹之下,便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就在这一片苍茫和黄色之间,一洼碧蓝的湖水,就好像一颗宝石镶嵌在大地上,给这片贫瘠的土地带来了灵动的色彩。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在刘家峡大坝附近,黄河、洮河以“Y”字形在龙汇山前交汇,它们轻盈碰撞,一清一浊、一蓝一黄,形成了“泾渭分明”的界线,这便是著名的“黄洮交汇”奇观。黄河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侵蚀相对较弱,在这片水域,黄河平静安宁,色蓝清澈。洮河是黄河水系的重要支流,流经碌曲、临潭、临洮等县,流经黄土高原西缘,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所以当洮河跟黄河一交汇的时候,就会出现“黄河清,洮河黄”的神奇景象。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著名的炳灵寺紧靠黄河,就在刘家峡水库边。炳灵寺石窟始建于十六国西秦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不仅是佛教艺术的宝库,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在这里,游客在欣赏独特自然景观的同时,感受千年佛教艺术的魅力。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东乡县境内,两年前建成通车的刘家峡大桥,跨越刘家峡水库黄河支沟,属单跨桁式加劲梁悬索桥,全长568米,是西北地区最大跨度的桥梁。大桥的建成,将临夏、东乡、永靖、兰州串连起来,结束了当地群众需要摆渡或绕行很远的山路才能到对岸的历史。近年来,永靖通过实施一系列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防治水灾害的建设项目,让水美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实现了人水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黄河水像一条晶亮的带子,曲曲折折穿过兰州城。兰州也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兰州段由西固区达川镇入境,自西向东北至榆中县青城镇出境,全长150.7公里,其中流经市区47.5公里,形成了“两山对峙、大河中流”的城市风貌。蜿蜒而来的黄河,在这里展现出别样的风姿,它不再是波涛汹涌的豪迈模样,而是在两山的怀抱中,变得舒缓而深沉,河水澄澈,倒映着蓝天、白云与青山,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黄河穿城而过,串联起香飘金城的牛肉面、百年历史的中山桥、人潮涌动的河滨夜市……夜幕降临,黄河风情线上,山、塔、桥、楼渐次亮起霓虹,倒映在黄河上,水面流光溢彩,一艘艘满载游客的游船,荡漾在母亲河中。近年来,兰州餐饮经济、夜间经济、演艺经济蓬勃发展,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连创新高,城市“烟火气”持续升腾。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文化是城市之魂。在兰州,沿岸留存的黄河大水车,记录下古代水利工程里先民的智慧;劈波而行的羊皮筏子,见证了黄河水运的悠悠岁月;激昂的太平鼓舞,写满民俗的热烈与豪迈;横跨两岸的“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连接古今;“黄河母亲”雕塑成为兰州的标志性符号……这些元素组合成了灿烂多彩的黄河文化,赋予了兰州独特的魅力,更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20世纪70年代末,《丝路花雨》在兰州首次公演,成就了中国舞剧史上不朽的经典;1981年于兰州创刊的《读者》杂志是这座城市的另一张名片;现今存世三部半的《四库全书》,其中一部就保存在兰州。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没有黄河的滋养,就没有兰州丰富多彩的地理地貌和底蕴深厚的兰州历史文化。皋兰县什川镇历史悠久,曾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有明朝古堡遗址、万亩梨园等,早在汉代就已经很有名气。这个被黄河温柔环绕的古镇,黄河的水流了千年,带走了商旅的驼铃,却留下了雕花的屋檐、古老的梨树和一代代兰州人守护的记忆。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榆中县青城古镇是黄河河湾中的一块绿洲。以前,这里是黄河水运的重要码头。当时,人们从兰州向包头运输货物,多从兰州乘坐羊皮牛皮筏子,顺水而下,第一个停靠点就是青城。依靠黄河,这里逐渐发展成一个集水运、商贸、人文于一体的古镇。明清时期,青城更成为陇上闻名的水烟之乡。青城,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黄河古镇,如今已成为兰州、白银大都市圈内一颗璀璨的旅游明珠,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感受这座黄河第一古镇的独特魅力。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随着“黄河之滨也很美”叫响全国,黄河两岸越来越美。马拉松公园马鞭草紫色花海、百合公园“百合花海”、廉政公园雾化溪流、市民公园牡丹园、安宁樱花大道、七里河玉兰大道等特色景观令游客流连忘返,市民沿着河边健身、休闲,尽情享受河畔幸福时光……今天,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节点城市,兰州正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强力推进强省会行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兰州实践精彩篇章。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滚滚黄河水穿山越峡,一路奔腾向东,流经白银市留下了258公里的壮丽景色,划出一道“S”形优美弧线,润泽着1.47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孕育了众多河滩、河川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这里,黄河的波涛汹涌与周边的宁静景致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让人在领略其壮美风光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在景泰,东流的黄河穿山绕谷,造就了陡崖凌空的景泰石林。极目远望,高达百米之上的奇峰绝壁、崖壑裂隙、千姿百态,堪称“中华自然奇观”。石林是静的,水是活的,黄河赋予了石林生命的灵动,石林赋予了黄河生命的永恒。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从空中俯瞰,大河气象万千、沃野良田万顷,绿意盎然,山水辉映。在景泰县五佛乡,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黄河在这里拐了好几个弯,每个弯都“弯”出了片片绿地,勤劳的人民群众,利用盐碱地发展现代渔业养殖和林果种植产业,让不毛之地变成了丰饶良田。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静流淌的黄河水亲吻着白银大地,浸润着这里的秀美高山,滋养着万物生灵。当前,白银积极打造沿黄产业集群,以水定地、以水定产,谋划实施了永泰川灌溉、引洮二期等一批“旱变水”工程,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0万亩。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加速推进,受益灌溉面积达46万亩,昔日的戈壁滩变成了米粮川。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黄河安澜天下平。近三年,甘肃省黄河流域共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0余平方公里,兴修梯田66万亩,完成中央投资18.3亿元,投资规模和治理任务呈现“双增”。甘肃将加快推进黄河上游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黄河及其主要支流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为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谱写恢宏壮丽的甘肃乐章,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本期小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关注《小陇画报》,了解更多甘肃美景、人文历史、独特民俗,咱们下期再见。

  本期摄影:白文本 寇明灿 罗主索巴 侯奇志 瞿海东 文字: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屈杰文 徐琳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