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退休自驾第一关:如何破解长途疲劳?咱用“笨办法”也能安安稳稳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8日 12:38 3 admin


咱退休了,终于不用赶早高峰、不用卡点上班,就盼着开上家里的小车,带着老伴、揣着相机,去看南方的花、北方的雪,走哪停哪多自在!可真上了路,问题就来了——开着开着眼皮就沉,肩膀酸得像扛了百斤重物,脚踩油门都没力气,这“疲劳劲儿”一上来,不光玩得没心情,安全更是大问题!今天咱就用大白话唠唠,破解长途疲劳不用啥“高科技”,都是咱能做到的“实在招”,保证听得懂、用得上,让咱每段路都走得舒舒服服!

一、出发前“多准备一步”:别等路上慌,提前把“舒服窝”搭好

退休自驾第一关:如何破解长途疲劳?咱用“笨办法”也能安安稳稳

图片由ai生成

咱上了年纪,不比年轻人“扛造”,路上一点小麻烦都能让人累得慌。所以出发前的准备,不是“麻烦事”,是给路上的“舒服”打基础,这一步可千万别省!

1. 车辆检查:咱看不懂参数,就盯“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

咱不用像修车师傅那样查发动机,但有几处一定要看仔细,不然半路出问题,又急又累更糟心:

- 先看轮胎:蹲下来摸摸轮胎纹路里有没有小石子,再看看胎面有没有裂纹——咱开的慢,但轮胎要是“不靠谱”,跑高速太危险;要是自己分不清胎压够不够,就找个加油站或修理厂,让师傅帮着测测,免费的事儿;

- 再看“油水”:打开引擎盖(记得凉车时开,别烫手),看玻璃水壶里的水够不够——高速上虫胶、灰尘多,没玻璃水擦玻璃,视线模糊更累;机油、防冻液看刻度线,只要在“MIN”和“MAX”中间就没问题,要是快到“MIN”了,提前加上,别等亮灯了才着急;

- 最后试“关键件”:踩踩刹车,感觉有没有“软塌塌”的;开着车在小区里转两圈,试试雨刮器灵不灵、转向灯亮不亮——别嫌麻烦,咱多花10分钟检查,路上少担100分的心,心不慌,疲劳就少一半。

- 贴心提醒:要是自己啥也不懂,就提前3天找个靠谱的修理厂,说“要跑长途,帮我做个基础检查”,花个几十块钱,师傅会把该看的都看了,咱心里踏实。

2. 路线规划:别信“导航一路到底”,咱要“把休息点提前圈出来”

现在手机导航方便,但咱不能全靠它——有时候导航推荐的“最快路线”全是高速,服务区少;有时候遇到修路绕路,没准备就容易慌。咱规划路线,重点在“找休息的地儿”:

- 每天只开“200-300公里”:咱退休自驾不赶时间,别学年轻人一天开500公里,200公里大概就是2个多小时车程,正好是咱能扛住的劲儿;比如从北京去济南,别想着“一口气到”,中间在沧州服务区歇一歇,吃口热饭,再开剩下的路,一点不累;

- 提前“收藏服务区”:在导航里搜沿途的服务区,优先选“有停车场、有热水、有餐厅”的——咱上了年纪爱喝口热茶,吃不了凉的,找个设施全的服务区,休息得舒服;比如看到“XX服务区(有充电桩、母婴室)”,这类一般人多但设施全,准没错;

- 备个“纸质路线图”:虽然手机方便,但万一进了山区没信号,导航用不了就慌了。咱在网上把路线打印出来,标上“哪里上高速、哪里下、哪个服务区休息”,放副驾储物格里,心里有底,开车就不紧张,不紧张就不容易累。

3. 物资准备:别只带零食,这些“小物件”比吃的还管用

车上带东西,不是越多越好,要带“能解乏、能应急”的,尤其是这些咱用得上的:

- “舒服三件套”:颈枕选那种“记忆棉”的,别选太硬的,开车时脖子靠上去不酸;腰垫放座椅后面,顶住腰眼,坐久了不塌腰;还有一双“软底鞋”,开车时换下来,比皮鞋、运动鞋舒服,脚不胀;

- “解乏小帮手”:清凉油别买小盒的,买大瓶的,困了就往太阳穴抹一点,别抹太多,不然辣眼睛;带个“蒸汽眼罩”,休息时敷10分钟,眼睛比滴眼药水还舒服;再装一瓶“薄荷糖”,嘴里没味儿、有点困的时候含一颗,清清凉凉提精神;

- “生活小零碎”:带个折叠小凳子,服务区休息时能搬出来坐,晒晒太阳、透透气,比在车里窝着强;小保温壶一定要带,装着热茶或温水,渴了喝一口,比喝冰镇饮料舒服,还不闹肚子;再带包“湿纸巾”,擦手擦脸都方便,尤其夏天出汗多,擦完清爽不少。

二、开车时“多留心一点”:别硬扛着开,学会“边开边歇”

退休自驾第一关:如何破解长途疲劳?咱用“笨办法”也能安安稳稳

图片由ai生成

咱开车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觉得再开50公里就到了,先扛一扛”,可疲劳是“越扛越沉”,等觉得眼皮睁不开时,就危险了。开车时多注意这几点,累了就停,一点不丢人!

1. 驾驶时间:定个“闹钟”,2小时必停,别等累了再歇

咱上了年纪,注意力和体力不如年轻人,别跟自己较劲,就按“2小时休息1次”来:

- 用手机设个“定时提醒”:比如9点出发,就设11点的闹钟,闹钟一响,不管离服务区还有多远,只要前面有出口或服务区,就进去歇;哪怕只开了1个半小时,觉得肩膀酸、眼睛累,也别等,就近找安全的地方停;

- 休息别只“坐一会儿”:下车先伸个懒腰,双手举过头顶往后拉,再左右转转头,活动5分钟;然后在服务区走一圈,比如从停车场走到餐厅,再走回来,别坐着不动——身体动起来,血液循环了,疲劳感就没了;

- 别赶“饭点后开车”:比如12点吃完午饭,别马上上车开,刚吃饱血液都去消化了,大脑容易缺氧,更犯困。在服务区找个地方坐20分钟,喝口茶、聊聊天,等不困了再走,不差这半小时。

2. 驾驶姿势:别“绷着劲”开,怎么舒服怎么来(但要安全)

很多人开车时“坐得笔直”,觉得这样安全,其实坐久了更累。咱调整姿势,要“放松但不松散”:

- 座椅调整:座椅前后别太近,脚踩油门、刹车时,膝盖能弯一点,别伸得太直,不然脚脖子酸;座椅靠背别太陡,往后仰一点,大概100度角,腰能靠在腰垫上,肩膀不悬空;

- 方向盘和后视镜:方向盘别调太高,也别太低,双手握在“3点和9点”位置时,胳膊能自然弯曲,不用抬着手开;左右后视镜调到位,能看到后车轮和路边,不用歪着头看,脖子不酸;

- 别“僵着开车”:每隔10分钟,活动一下手指,握握方向盘再松开;每隔20分钟,抬抬脚尖,踩踩地面(别松油门刹车时),缓解脚的僵硬;开高速时别一直盯着正前方,偶尔看看左右后视镜,眼睛也能歇一歇。

3. 车内环境:别太闷、别太吵,打造“舒服小空间”

车里环境不舒服,再短的路也累。咱把车里调得“像家里客厅一样舒服”:

- 温度和通风:空调别开太低,夏天设25度就行,风别直吹脸或脖子,容易头疼;冬天设22度,别开太热,不然容易犯困;每隔1小时,开一次窗户,透2分钟新鲜空气,比一直开空调舒服,还能提精神;

- 音乐和聊天:放些咱熟悉的老歌,比如邓丽君、蒋大为的,音量别太大,能听清就行——熟悉的旋律能让人放松,还不影响注意力;要是有同伴,就跟他聊聊天,说说以前的事儿、路上的风景,别一直沉默,沉默容易犯困,但别聊太激动的话题,不然分心;

- 别堆“杂物”:副驾别堆衣服、零食袋,挡视线还乱;后座也别放太多东西,不然开车时总担心“会不会掉下来”,分心又累;车里只留常用的,比如水杯、清凉油,其他的放后备箱,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情好,心情好就不容易累。

三、休息时“多放松一下”:别在车里玩手机,让身体和脑子都歇着

退休自驾第一关:如何破解长途疲劳?咱用“笨办法”也能安安稳稳

图片由ai生成

咱休息不是“停车了就完了”,要让身体和眼睛都彻底放松,不然下次开车还是累。服务区休息这15-20分钟,这么安排最解乏!

1. 眼睛休息:别盯手机,多看看“远处的绿”

开车时眼睛一直盯着前方,肌肉紧绷,休息时一定要让眼睛“放个假”:

- 先“闭目养神”:找个阴凉的地方,比如服务区的走廊里,闭上眼睛,用手掌轻轻盖住眼皮,别用力压,保持5分钟——别小看这5分钟,能让眼睛肌肉彻底放松,比滴眼药水还管用;

- 再“远眺风景”:睁开眼睛后,别马上看手机,看看远处的树、山或者天空,最好是绿色的景物,眼睛跟着远处的云彩或小鸟动一动,这样能缓解眼睛疲劳,比一直盯着近处强;

- 别“揉眼睛”:要是眼睛干,就滴几滴人工泪液(提前在药店买好),别用手揉,手上有细菌,容易揉红眼睛,反而更不舒服。

2. 身体放松:做几个“简单操”,比躺着歇还解乏

咱坐久了,肩背、腰、腿都容易僵,休息时做几个简单的动作,几分钟就能缓解:

- 肩背放松:双手放在肩膀上,顺时针转5圈,再逆时针转5圈,然后双手举过头顶,往后拉伸,感觉肩背有紧绷感就停下,保持3秒,重复5次——开车时肩膀一直架着,这样转一转、拉一拉,酸劲儿就没了;

- 腰部放松:双手叉腰,慢慢向左转腰,转到极限停2秒,再向右转,各转5次;然后双腿分开,跟肩一样宽,慢慢弯腰,手摸脚尖(别勉强,能摸多低摸多低),保持3秒,重复3次——腰是咱的“顶梁柱”,多活动活动,开车时不塌腰;

- 腿部放松:找个台阶或路边,一只脚踩上去,膝盖伸直,身体往前倾,感觉小腿有拉伸感,保持3秒,换另一只脚,各做5次;然后原地踏步1分钟,甩甩腿——开车时脚一直踩油门刹车,这样拉伸一下,脚不胀、不发麻。

3. 心理放松:别为“小事”烦,自驾图的就是“自在”

咱长途自驾,难免遇到不顺心的事:堵车、导航错路、服务区人多……要是为这些事着急上火,心里一紧,身体更累。咱得学会“看得开”:

- 遇到堵车别催:打开窗户,听听外面的声音,或者跟同伴聊聊天,说“堵就堵呗,正好歇会儿,省得开累了”;别一直看“还有多久到”,越看越急,越急越累;

- 开错路别埋怨:要是跟着导航开错了,别骂自己“老糊涂了”,也别埋怨同伴“没提醒”,重新设一下导航,就当“多逛了一段路,多看了点风景”,反正咱不赶时间;

- 别跟“大车”较劲:高速上遇到大货车,别跟在后面,也别着急超它,等视线好、没车的时候再超,超的时候别犹豫,超完赶紧回到小车车道——跟大车离得近,心里容易紧张,紧张就累,咱慢慢开,安全第一。

四、饮食睡眠“多注意一点”:别吃错、别睡错,身体有劲儿才好开车

退休自驾第一关:如何破解长途疲劳?咱用“笨办法”也能安安稳稳

图片由ai生成

咱上了年纪,肠胃和睡眠都“娇气”,吃不对、睡不好,开车肯定没精神。这两点要是做好了,长途开车一半的疲劳都能解决!

1. 饮食:别吃“撑”、别吃“油”,清淡、七八分饱最舒服

很多人觉得“开车费体力,要多吃点”,其实吃多了反而累,尤其是油腻的东西,肠胃消化不了,大脑就缺氧犯困:

- 路上别吃“重口味”:服务区吃饭,别选辣的、油的,比如麻辣香锅、炸鸡,容易烧心、犯困;选清淡的,比如炒青菜、豆腐、鸡蛋,再配一碗粥或面条,吃着舒服,消化也快;

- 零食选“健康的”:车上别带薯片、饼干这些甜的、脆的,吃多了口干、容易胖;带点煮鸡蛋、无糖豆浆、苹果、香蕉——饿了吃个鸡蛋,补充蛋白质;想甜了吃个苹果,清爽还解乏;香蕉能补钾,预防腿抽筋;

- 别喝“太多提神的”:有人觉得“困了就喝咖啡、浓茶”,其实喝多了反而不好——咖啡喝多了心跳快、晚上睡不着;浓茶喝多了容易上火、尿频,路上老想上厕所更麻烦;要是实在困,喝一小杯咖啡就行,别多喝。

2. 睡眠:别“熬夜赶路”,睡够7小时,比啥都强

咱退休了,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千万别为了“多赶一段路”熬夜开车,晚上睡不好,白天开车肯定没精神,太危险了:

- 出发前一晚“早点睡”:比如第二天要开车,前一晚别看电视、玩手机到11点,9点半就洗漱,10点前上床,保证睡够7小时——年纪大了,睡眠浅,早点睡才能睡踏实,第二天起来眼睛不肿、脑子不晕;

- 晚上别“赶夜路”:不管离目的地还有多远,天黑前一定要找好酒店住下,别开夜车——晚上视线差,对面车灯晃眼,咱眼睛受不了;而且晚上容易犯困,哪怕喝了咖啡也不管用,安全第一;

- 住酒店选“安静的”:别选高速口旁边的,晚上车多吵得慌;选离高速口1-2公里的,有停车场的酒店,最好是“连锁酒店”,环境干净、安全;睡前用热水泡10分钟脚,泡到脚发红就行,别泡太久,不然头晕;泡完脚喝杯温牛奶,睡得更香,第二天开车有劲儿。

退休自驾第一关:如何破解长途疲劳?咱用“笨办法”也能安安稳稳

图片由ai生成

五、结伴而行“多搭个伴儿”:别一个人开,有人陪、有人换,轻松多了

咱退休自驾,最好别一个人开,找个伴儿一起,不光热闹,还能互相帮忙,疲劳也能少一半!

1. 找“合适的伴儿”:最好是“作息合得来、脾气好”的

别随便找个人就一起走,得找“跟咱合拍”的,不然路上容易闹矛盾,反而累:

- 优先找“同龄的老伙计”:比如以前的同事、邻居,大家作息差不多,都喜欢慢节奏,不会有人催“快点开”;而且有共同话题,路上聊聊天、拍拍照,不无聊,不无聊就不容易累;

- 找“会开车的伴儿”:要是同伴也会开车,那就太好了,两个人轮流开——比如你开2小时,他开2小时,互相歇着,谁都不累;哪怕同伴不会开车,能帮着看路、提醒“前面有服务区”“限速多少”,也比一个人强;

- 别跟“性子急的”一起:要是有人总说“你开太慢了”“怎么又要休息”,咱别跟他一起,不然路上总被催,心里紧张,反而更累;自驾图的就是自在,得找能“一起慢下来”的伴儿。

2. 路上“分工明确”:别让一个人“全包了”,互相搭把手

两个人一起,别让一个人开车、一个人坐着不动,分工明确,谁都不觉得累:

- 司机负责“开好车”:别分心找路、找服务区,专心开车就行;

- 同伴负责“管杂事”:比如看导航,提醒“还有多久到服务区”;比如递水、递零食,不用司机动手;比如到了服务区,帮着拿折叠凳、倒热水——两个人互相帮着,都轻松;

- 遇到问题“一起商量”:比如选哪个服务区休息、中午吃什么,别一个人说了算,一起商量着来,心情好,路上也舒服。

退休自驾第一关:如何破解长途疲劳?咱用“笨办法”也能安安稳稳

图片由ai生成

六、总结:退休自驾,“慢”就是“快”,舒服、安全比啥都强

咱退休自驾,不是“比谁开得远、开得快”,是为了看风景、享生活。破解长途疲劳,其实没那么难——出发前多检查、多准备,开车时别硬扛、2小时必歇,休息时多活动、别玩手机,饮食清淡、睡眠够,再找个伴儿一起,就能舒舒服服开一路。

哪怕咱开得慢,一天只走200公里,只要能看看路边的花、尝尝当地的菜、晚上睡个好觉,就是最好的自驾。别跟自己较劲,累了就停,困了就歇,安全第一,舒服第二,这样才能享受每一段路,留住每一个开心的瞬间。

最后祝咱退休的朋友们,每一次自驾都顺顺利利,看遍好山好水,平平安安去,开开心心回!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