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特朗普施压成功,首个随美对华加税国家出现,中方早已划下红线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31日 02:01 3 admin

九月这件事,味道不对。墨西哥政府准备在明年的预算里,塞进一把“关税刀”,对准中国货。范围不小,汽车、纺织、塑料都在名单里。税率还没拍板,但时间已经定了,9月8日把预算提案送进国会。

消息来自美媒的说法,口风很明白:要“保护”本土厂商,挡住所谓来自中国“补贴产品”的冲击。听上去有理,但细想就别扭。中国很多制造业,早就不是靠补贴走天下。敢在全球市场硬碰硬,靠的是技术,靠供应链的协同,靠性价比和交付速度。把复杂的产业竞争,简单扣一顶“补贴”的帽子,这个解释太省事。

特朗普施压成功,首个随美对华加税国家出现,中方早已划下红线

这事不只是墨西哥和中国的贸易账,还有美国影子。有个核心动机,被点穿得很直白:把提高对华关税当作“投名状”,换美国在对墨关税上的松手。这几年,美方一直在敲打北美邻居。“北美堡垒”的提法不陌生。逻辑很直接,很多中国企业在墨西哥、加拿大设厂,用北美自贸区的低关税通道进入美国,压得美国产业界紧张。那边一手抬关税,另一手摇着修改自贸协议的牌,压着两边就范。

今年二月,美国财长公开提了口风:墨西哥已经提议对中国实施与美国对等的关税,还喊加拿大也别掉队。加拿大没放出要对华普适性加税的统一口号,但小动作不少,针对特定商品的加税出现过,钢铁就在其中。路数都差不多,节奏也对得上。先把队伍整齐,再把枪口对外。

跟美国绑得近的国家,心里都有本账。墨西哥也好,加拿大也罢,都深度依赖美国市场。体量差距摆在那,韧性也不足以跟美国硬杠到底。一开始,墨西哥总统辛鲍姆的姿态很硬,抛出“对等关税”的反制思路,语气挺直。但时间久了,风向变缓,现实盘算拉回桌面。现在又露出“为了美国关系可以牺牲一截中墨关系”的苗头,味道就变了。

特朗普施压成功,首个随美对华加税国家出现,中方早已划下红线

这步棋关键看中国这边的态度。话早就放在前面:谈,没问题,各国和美国谈关税,争取各自利益,合理。可拿中国的实质性利益当筹码去换美国的“好看”,不行。真要这么干,后果也摆在明处,该反制就反制。

最近的动作就是信号:对加拿大的反制一项接一项,其中还包括针对油菜籽的反倾销措施,这个月中旬公布的。这个点很清楚,不只是在回击加拿大,也是在给想学样的国家看。拿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当软柿子捏,代价要算清楚。别迷糊。

所谓“对等关税”的旗子,意图已经不藏了。加税能增加财政收入,能用关税去撬动农产品、能源出口,这些都是操作层面的算计。真正的方向其实一直盯着中国。之前有一条路是拉伙伴,搞圈子,把中国推到外面。现在换种打法,路子差不多,手法更硬。贸易战、关税战这段时间看着没那么吵,但火没灭,风一吹就有可能复燃。

特朗普施压成功,首个随美对华加税国家出现,中方早已划下红线

盟友是工具人,先逼迫跟随,大家一起把对华关税抬起来。看着像团结,骨子里是转嫁成本。美国拿不出真金白银去补伙伴的损失,还要求对方自己带“干粮”,跟着挨刀。这买卖就难看。嘴上说服从,心里有火,迟早会在别的议题上找回来。外表整齐划一,底下暗流涌动,裂缝不会消失。

对墨西哥来说,账也不好算。对美关系是命门,但对华贸易同样是产业链的一支撑。把一头砍得太狠,另一头会抖。本来一个产线的订单里,中国这边提供的中间品、装备、原材料,和墨西哥本地的加工、装配,是配合的。切断不是一刀的事,落刀要付出时间成本和真金白银。

特朗普施压成功,首个随美对华加税国家出现,中方早已划下红线

这波关税风声,还有一个点很关键:节奏。在预算里埋条款,9月8日送审,意味着政治性很强。一旦送进国会,讨论的空间会被放大,舆论也会搅进来。很多时候,真正决定走向的,是一堆现实拉扯——来自企业的游说,来自民众的消费压力,来自国际伙伴的回应。关税不是独角戏,台下的回声,会反弹到台上。

中国这边的信号很清楚,不会被动站桩。谈可以,基线不动。反制不是情绪,是工具箱里的既定选项。对加拿大的案例摆在眼前,中国对油菜籽的反倾销,就是一记明确的信号灯。大家都在看着,墨西哥会不会走到这一步。如果走了,下一步怎么接,就不只是两国之间的站位,它会牵动一串连锁反应。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