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秀山洪安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31日 08:53 3 cc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秀山洪安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这里

不仅是沈从文先生笔下

《边城》的原型地

更是解放战争时期

刘邓大军挥师入川的第一站

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与独特的边城风情

这里是洪安镇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小布丁和大家聊一聊

秀山县洪安镇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秀山洪安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洪安镇。 洪安镇供图


洪安镇

位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部

这个被誉为“渝东南门户”的小镇

地理位置独特,一脚踏三省

与湖南省花垣县茶峒镇隔河相望

与贵州省松桃县迓驾镇及

秀山县内的雅江镇山水相连

形成了“蜀道有时尽,春风几处分,

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的壮丽景象

这种独特的地理优势

不仅赋予了洪安丰富的自然景观

也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秀山洪安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连接洪安与茶峒的“洪茶大桥”

不仅是交通的要道

更是两地人民情感交流的桥梁

桥的中央

正是重庆与湖南的分界线

象征着地域的分隔

却挡不住人心的相通

桥头那座雄伟的大牌坊

一面书着“渝东南第一门”

一面书着“欢迎您再来重庆”

让人在感受到地域特色的同时

也体会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与好客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秀山洪安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分界线牌坊。洪安镇供图


洪安古镇 被称为“边城 ”

主要源于沈从文小说《边城》 的文学影响

小说以湘西茶峒镇(现 边城镇)为原型

而洪安古镇与茶峒镇隔河相望

共同构成小说中的“边城”意象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秀山洪安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洪安古镇的一天

是从河上的“拉拉渡”开始的

清晨的阳光刺过薄雾

才刚从古镇东边的山头上照射过来

洪安古镇就已经开始热闹了起来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秀山洪安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拉拉渡”。洪安镇供图


住在洪安和茶峒的人其实早就互相熟悉了

两个镇都不大

其中有半数都沾点亲带点故

不过隔着一条小河而已

只要还有“拉拉渡”

河两岸往来就不是什么难事


“拉拉渡”,这个古渡口

见证了洪安与茶峒之间深厚的情谊

十几米宽的河床

河岸两端码头上各插一根石桩

石桩上贯穿大铁环

铁环上绑着粗壮结实的绳索

渡船的船夫持一根凿了咬孔的圆木棍

靠着自己的力气

一手一手地将整只渡船沿绳索拉到对岸

这是在未建起桥梁之前

河两岸人唯一的交通方式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秀山洪安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边城古渡。图源:秀山融媒体


清早的渡口

第一趟渡船抵达洪安

带来湖南茶峒的新鲜渔获——角角鱼

而在重庆的洪安人

却更为熟悉它的另一个名字“黄腊丁”

这种鱼口感嫩滑,味道鲜美

是洪安人餐桌上最值得夸赞的一道美食


背着背篓来“扫货”的茶峒人

则更偏爱洪安的酸腌菜

带叶的大青菜连头带尾

晾干水分后用传统四川泡菜手法腌制而成

口感酸咸脆爽,是解腻下饭的绝佳小菜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秀山洪安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等时间再晚一些

第一辆长途汽车在中午之前抵达洪安

带来贵州迓驾镇的豆腐

洪安古镇上一道名菜的三种食材

就全部齐活了

当地人将这道腌菜豆腐角角鱼

叫做“一锅煮三省”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秀山洪安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边城古渡。图源:秀山融媒体


洪安是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的第一站

1949年11月6日

因洪茶大桥被敌人烧毁

解放军在当地老百姓的协助下

用“娘娘船”帮助解放军先头部队

渡过清水江

为解放洪安铺平了道路


随着时代的变迁

洪安镇并未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

如今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旧址

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纪念馆等地

已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

更成为了革命传统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秀山洪安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当夕阳为清水江镀上金边

拉拉渡的绳索在余晖中轻轻晃动

洪安镇的一天缓缓落幕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