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01日 09:20 1 admin

从首都北京向西南约200公里,在保定和石家庄之间,有一座小城定州。它是河北省直管市,常住人口约110万,是华北五省市人口最多的县(市)。

作为一座平原城市,定州曾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素有“冀中粮仓”的美誉,但它也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古城,有5000多年文明史,保留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国保”就有9处:

其中,巍峨耸立的开元寺塔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定州贡院是我国北方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文武考场;定州文庙享有“中山庙学甲天下”的赞誉,是河北省保存规模最宏大、建筑格局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之一。

除此之外,定州博物馆被称为“县级博物馆天花板”,馆藏文物10万多件,尤其不能错过三件国宝文物;还有集中山汉墓、北庄子汉墓石刻、定州碑刻群于一体的汉墓石刻馆,以及始建于北宋、我国较早的一处官民同赏园林众春园……

这篇文章,我们介绍了定州旅游必去的四个国保、一个博物馆和一个汉墓石刻馆,并在文末附上了“九处国保名称及分布示意图”。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年代:始建于北宋

国保级别:国一(1961年)

开元寺塔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历时54年才建成,因建于开元寺内而得名。但现在开元寺已不存在,只有开元寺塔依然屹立。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文旅|定州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原本用于供奉佛祖舍利及藏经,但考虑到定州处于宋辽交界地带,军事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它还有瞭望北方军情的功能,所以开元寺塔也叫“料敌塔”。镶嵌在塔内二层墙壁上的《李德泽等修塔记》就记录了开元寺塔的修建过程。

开元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式建筑,高83.7米,共十一层,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罗哲文先生称之为“中华第一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是目前“国一”中少数还能攀登的宝塔,登塔票每日限售60张,现场购票,需要早起排队。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北京白塔寺|“中华第一塔”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分为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呈八角形,高约3.2米;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河北文旅|定州开元寺塔

塔身砖木结构,十一层从下至上逐层收缩,形成完美轮廓。塔的内部结构为外塔环抱内塔,内外层以八角回廊连接,楼梯从塔心穿心盘旋到达塔身顶部。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中国古代砖塔内部类型研究》,薛垲自绘

在一层和二层中间有一个塔心室,原本是放置佛像的佛龛,也是塔内最大的佛龛,佛龛里原供奉着一尊彩塑立像,但塑像现已不见,仅剩承托佛像的石座;佛龛顶部有穹窿顶藻井。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河北文旅|穹窿顶藻井

第二到九层只在东南西北四个正面劈门,而第十层及第十一层八面都有辟门,这样除了便于登高远眺外,也更利于瞭望敌情。塔身顶部东南角开有一处天窗,从这里可以到达塔刹。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北京白塔寺|塔身顶部

2001年,塔刹里曾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包括:铜佛坐像、铜鎏金菩萨坐像、铜人物杂宝纹镜、内含一卷金刚经的铅合金经函、铜鎏金佛坐像以及363枚铜钱。各个时代的铜钱都有(汉、唐、宋、金、明、清),唯独没有元代的。

开元寺塔有三绝,分别是:北宋砖雕平棊(qí)与斗拱彩画、北宋石刻、北宋壁画。

平棊俗称“天花”,塔内一至七层保存有78块北宋砖雕平棊,纹样多达30多种,不仅有装饰作用,还巧妙地遮盖了回廊顶部结构。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刘致平先生曾称之为“宋式天花之佳例”。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开元寺塔内保存的宋代砖雕平棊》

龙纹平棊

斗拱彩画分布于塔内一层西南面回廊斗拱阑额、华拱等处,彩画精工富丽,共有20多种,被称为“宋代建筑彩画的重要遗存”。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开元寺塔一层回廊斗拱彩画》

斗拱侧面彩画

北宋石刻共37块,时间从北宋至清代,大多是建塔时的功德碑,记载了大量北宋年间曾驻守定州的军队番号和军职人员、地方官吏及周边县乡村的信息。北宋石刻和北宋壁画,为研究建塔的时间、缘由、佛教发展情况、绘画和书法艺术等提供了第一手珍贵的参考资料。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市开元寺塔文物保护管理处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

开元寺僧俗修塔邑众李德泽等题名石刻

塔内还有数十处名人题记。在塔内三层原本有一处题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的题记:“绝顶西南面塔身有东坡题字,正北门扇上有浮休题字,来者不可不一登绝顶也”,证明了苏轼曾在任定州刺史时登塔并留下了题记。遗憾的是,该题记现在已经没有了。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市开元寺塔文物保护管理处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题记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年代:始建于清代

国保级别:国五(2001年)

定州贡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创建,俗称“考棚”,是全国保存最好、现存规模最大、唯一文武兼备的清代选拔秀才和贡生的文武考场。要知道清代定州共有258人中得文武举人~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河北文旅|定州贡院

定州贡院坐北朝南,中轴式布局,平面呈方形,规模宏大。现保存有中轴线上文场部分的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等5座主体建筑,占地面积2万余平米,具有鲜明的清代建筑风格。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文旅|定州贡院

进入贡院,首先看到的就是影壁,这里是当年揭榜的地方;穿过三开间大门,有两棵280多年树龄的“乾隆双槐”,据说是乾隆西巡过定州亲手所植。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文旅|影壁

魁阁号舍是贡院文场的正式考场,其面阔七间,进深九间,可以容纳上百人,当年莘莘学子就是在这里奋笔疾书、挥毫泼墨。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河北文旅|贡院文场的“魁阁号舍”

最南间的魁阁为半四角攒尖结构,殿脊叠涩四层出檐,翘起的翼角如鸟似翼,如鸿燕展翅高飞,寓意考生只有经过层层遴选才能高中状元。

号舍里有一些展陈,除了字迹工整的考卷外,你不妨找找那些被没收的各式“小抄”——有一件羊皮马甲,内里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字,却又十分工整,“作者”还费尽心思地将文章的名字用红笔写出,便于查找,令人哭笑不得。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文旅|科举考试作弊工具:皮质马甲

之后的大堂、后楼是考官办公、住宿的地方。后楼又称“揽胜楼”,登临其上,俯瞰贡院全景,仿佛能感受到学子们金榜题名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心情。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河北文旅|贡院内部

作为我国北方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科举考场,定州贡院不仅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筑艺术及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宝贵实物资料,也备受想考公的游客欢迎,甚至有口号:“要上岸,到贡院”~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年代: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

国保级别:国六(2006年)

大道观玉皇殿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为道教寺观,原本是中轴式群体建筑,规模宏大,在历史上一直是定州“道正司”的所在地(即管理当地道教事务机构的驻地),但现在遗留下来的只是当年大道观建筑群中的中殿——玉皇殿。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融媒|大道观玉皇殿

玉皇殿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建筑形制为单檐庑殿顶和琉璃瓦剪边,具有典型元代建筑特色。最大的看点是殿内四壁的壁画,这是明代万历年间绘制的沥粉贴金壁画《朝会图》和玉皇大帝天上宫殿建筑图像。

壁画构图宏伟,面积达105平米,以“画以立意”为宗旨,用“以形写神”和“以神写形的方法,将数百个神仙人物画得栩栩如生,布局疏密有致,人物线条流畅,画工可与山西永乐宫壁画、曲阳北岳庙壁画相媲美,在艺术表现上则极具唐代画家吴道子的风格。

另外,南壁靠入口处两侧有两幅身着明代官服供养人像,绘于独立墨线画框中,西侧一幅保存比较完好。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年代:始建于唐代

国保级别:国七(2013年)

定州文庙又称“孔庙”,是为纪念孔子而建,始建于唐大中末年(858年),之后历代都有修缮。它是河北省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历史上曾称作府学、州学或学宫,有“中山庙学甲天下”的美誉。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河北文旅|定州文庙

定州文庙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布局为中轴式,分南北两部分:北部有东、西、中三个院落,东院主要建筑为崇圣祠与魁星阁,中院为大成殿、棂星门,西院为明伦堂;南部为四合院式的节孝祠。

其中,魁星阁是古人祭拜魁星的场所,它始建于元代,明万历34年(1606年)在原址上重建。三层木结构楼阁高耸于方形台基之上,此阁歇山式,四角飞檐,形制古朴壮观。

大成殿殿内正中是孔子彩像,两旁有对联“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孔子像四周是四配和十二哲人塑像。

另外,据说苏东坡到定州后的第三天就来了文庙祭拜,如今戟门两侧还有两棵苏东坡手植的槐树,被后人称为“龙凤双槐”,至今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市文旅局|定州文庙中的东坡双槐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博物馆等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主要看点:三件国宝文物(白釉莲纹龙首净瓶、东汉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龙螭衔环谷纹青玉璧)

定州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它始建于1959年,原址在定州文庙院内,2018年迁入新馆。新馆毗邻开元寺塔、贡院、文庙和晏阳初旧居等文物景点和宋街、开元寺大街等仿古街区,外观为汉代建筑风格,庄重大气。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文旅|定州博物馆

馆内藏有文物10万多件,其中965件为国家珍贵文物,藏品特色是有不少宋代定瓷、汉代玉器和金银器、北朝白石造像等文物,但最重要的还属三件国宝级文物,其中两件还在“195禁出文物”之列,并于常设展览中展出,对一个县级博物馆来说实属不易。

往期我们还写过其他9座值得一看的县级博物馆,可以点击回看。以下我们主要介绍三件国宝。

> 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

年代:北宋

尺寸:高60.9cm,腹径19.1cm,底径10.1cm

这件文物被誉为“定瓷之王”,是1969年于定州市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的。定窑以小型器物为主,大器十分少见。但这件器物形体高大,造型隽秀,装饰华丽,是目前存世定窑瓷器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博物馆|北宋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

其瓶细长颈,颈上部饰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圆盘,下部为竹节纹。肩部饰三重覆莲纹,一侧塑有龙首短流,龙首高昂,怒目,张口露齿,下颌饰一缕龙须。上腹刻缠枝花卉,下腹刻仰莲四重。刀法犀利,线条流畅,具有浅浮雕效果。

>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

年代:东汉

尺寸:通高16.9cm,长15.6cm,宽6.5cm

这件神仙故事玉座屏是1969年于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的。屏风至迟出现在西汉时期,玉屏风和座屏也常见于记载,但出土的仅此一件,也就是说,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也是唯一的玉座屏。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博物馆|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

它整体用新疆和田玉雕制而成,座屏由四块透雕玉片接插而成,两侧支架为连璧形,表面透雕加线刻的翼龙、螭虎、代表了东西方位。

上层正中透雕“东王公”形象,盘膝高坐。下侧左右两边各透雕跪着的妇女,周围有凤、鸟、麒麟等。下层正中为“西王母”形象,头部两侧有日月相照,两侧各跪一妇人,四周为龟、蛇、熊等。

这件玉屏的内容取自汉代广为流传的西王母、东王公的故事。《集说诠真》中将东王公、西王母说成是男仙之主、女仙之宗,反映了当时人们受黄老思想的影响,渴望羽化登仙、长生不老的愿望。

> 龙螭衔环谷纹青玉璧

年代:东汉

尺寸:通高30.5cm,厚约1.1cm

这件玉璧同样是刘畅墓出土的。此璧用料巨大、琢磨规整精美、纹饰疏密有致、造型古朴大方,为死者生前地位、财富的象征,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块高古玉璧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博物馆|龙螭衔环谷纹青玉璧

此璧用新疆和田青玉雕制,玉质半透明,表面温润、亮泽,局部沁蚀处泛红褐色。璧之内、外边缘为素面宽带;上部透雕龙螭衔环钮,两侧分别透雕一龙一螭,龙螭口、鼻、眼、耳及足均以阴线勾勒;璧面以浮雕技法饰以整齐的谷纹。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汉墓石刻馆位于定州市鼓楼街北侧,分为三个部分:中山汉墓、北庄子汉墓石刻、定州碑刻群。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文旅|汉墓石刻馆

> 中山汉墓

西汉初年,定州曾名为中山郡,中山王死后,除了靖王刘胜的墓在满城外,大部分的墓都葬于定州境内,所以定州境内所有的王墓统一叫做汉中山王墓。

而这座中山汉墓是河北省对外开放的为数不多的一座大型砖室墓,它曾一度被认为是刘胜之墓,直到1968年满城发现刘胜墓后,人们才知道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1995年对该墓进行发掘清理后,从出土部分铜缕玉衣残片、器物饰片、马车铜饰件的特点来看,墓主人应该是东汉晚期列侯,但姓氏无考,历史上曾多次被盗,墓室基本完好。

这座汉墓封土高约7米,墓室南北长36米,东西宽10米,有甬道、东耳室、西耳室、中室、后室组成,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北庄子汉墓石刻

北庄子汉墓是东汉第三代中山王刘焉的墓,因为位于北庄子村,所以取名“北庄子汉墓”。刘焉是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郭圣通所生的幼子,备受宠爱,其墓的出土文物数量惊人,用于修筑汉墓所用的墓石就多达4000多块,刻字的有600多块,其中有488块刻字方石镶嵌在黄肠石回廊内。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文旅|黄肠石回廊

石刻的铭文内容多为采石场地、郡国、县邑及采石工匠名字,年代为东汉章帝建初九年(84年)至章和二年(88年)。其字体属于从篆书向隶书过渡阶段,由于它出自民间工匠之手,真实地记录了篆书、隶书在民间应用和演变。

这样大批汉代文字得以完整保存,全国罕见,这也体现了当时汉代的“物勒工名”制度,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定州碑刻群

馆内还收集了百余通历代碑刻,年代跨越久远,从南北朝到民国,类别有碑记、墓志、经幢、造像等等,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图源定州文旅|定州碑刻群

其中最有名的是北齐彭城寺碑、乾隆御笔、关帝诗竹碑、王唯墨竹碑,具有较高的史料、书法、绘画、艺术价值。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万图路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打开小程序了解热门展讯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河北这座宝藏小城,不仅有9处国保,还有一座“县级博物馆天花板”!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