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国际青年探秘屏边:品味山水苗韵 守护绿色生态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01日 21:01 1 cc

八月的屏边

山雾缭绕

滴水苗城的牛角芦笙寨门

与远山相映成趣

8月27日下午至28日

“2025国际青年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主题对话系列活动”

在屏边继续开展

国际青年们通过

体验苗族文化、探访苗医药馆、

徒步人字桥、探秘大围山等活动

深度领略了屏边

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国际青年探秘屏边:品味山水苗韵 守护绿色生态

国际青年们在牛角芦笙寨门合影留念


饮米酒、听芦笙、跳竹竿舞……苗家人用最隆重的欢迎仪式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苗医药博物馆内,半人高的野生灵芝、开花的三七、切块的龙血树……上千种药材标本向国际青年们展示了苗族医药的博大精深。风雨廊桥上,青年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刺绣和蜡染技艺。“我非常喜欢刺绣,它让我感受到传承与守护的力量,文化遗产非常重要,就像我手中的刺绣,当你全神贯注于一针一线时,就能诞生出美丽的作品来。”莱索托王国驻华大使馆恩索阿基·马特拉表达着自己对苗绣的喜爱。



国际青年探秘屏边:品味山水苗韵 守护绿色生态

国际青年们参观苗医药博物馆


国际青年探秘屏边:品味山水苗韵 守护绿色生态

国际青年们体验刺绣



在屏边县新现镇的云南博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虾青素生产基地,数百亩养殖生产线玻璃管中的雨生红球藻在阳光照射下逐渐泛红,积累着自然界最强的抗氧化剂——天然虾青素。“看,里面的水在动!”“这么多玻璃管是怎么搭建的啊?”国际青年们对屏边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实践赞叹不已。屏边县年平均气温稳定在25℃左右,年日照时长达1800小时以上。基地技术人员介绍,除了先进技术赋能,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与环境优势,是屏边成为全球最大天然虾青素生产基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际青年探秘屏边:品味山水苗韵 守护绿色生态

国际青年们参观虾青素生产基地


夜幕降临,国际青年与苗族青年共同点燃篝火,手拉手跳起欢快的“苗迪”。火光跃动映照笑脸,让这场跨越国界的青春之约更加激情荡漾。



国际青年探秘屏边:品味山水苗韵 守护绿色生态

国际青年与苗族青年共同点燃篝火


朝阳初升,人字桥全景清晰地呈现在国际青年眼前。这座竣工于1908年的钢铁桥梁以独特的“人”字形结构横跨在两座峭壁之间,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坚固如初。“我百感交集,因为能亲自来到这里并体验这一切。”尼日利亚首位女火车司机白杨注视着桥身上岁月斑驳的铆钉动情地说道,“以前我在电视上看到也在书中读到过滇越铁路,作为一名火车司机,能够亲身到访这条铁路,让我的认知变得完整,也圆了我的心愿。”



国际青年探秘屏边:品味山水苗韵 守护绿色生态

国际青年们探访人字桥


行程尾声,国际青年们来到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的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徒步林间,青年们被眼前纯粹的自然生态所震撼:参天古木遮天蔽日,清澈溪流在山谷间蜿蜒穿行,阳光透过密林,在长满蕨类植物的地面上投下斑驳光影。“我很喜欢这种徒步方式。大围山的空气格外清新,负氧离子含量很高。”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航深深沉浸在这片“森林氧吧”中。“快看,我发现了一朵蘑菇!”“呀,这棵树长到了云朵里!”“Hello,Honghe!”……赞叹声在山林中久久回荡。



国际青年探秘屏边:品味山水苗韵 守护绿色生态

国际青年们游览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从民族文化到科技产业

从滇越铁路工程奇迹人字桥

到大围山原始森林

屏边之行让多国青年看到:

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追溯历史

而且是

与生态共续、与未来对话


记者:李芳 卢秀丽 周家成 杨钧寓 王金河 文/图

责编:杨伊曼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投稿邮箱:hhzrbs@126.com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