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威观广西:桂平缺什么?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03日 15:11 3 admin

广西桂平,乍一看这个题目,可能很多人是蒙的。桂平缺什么,是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的想法和需求不一样。

威观广西:桂平缺什么?

有人觉得自己缺钱,桂平难以满足自己的这个物质需要!

有人觉得,桂平缺乏机遇。作为广西历史最悠久,接受中原文明熏陶最早的城市,如今的发展让人能能是一声叹息。

有人觉得,桂平缺人。因为桂平的山水人文历史和资源丰富,却没有人回来深挖和开发,展现桂平的美和底蕴,让桂平如同明珠蒙尘。

有人觉得桂平缺乏工业的有力支撑,只靠农业,使得如今发展乏力,都从广西县域十强的席位上一步步下滑。

有人说桂平缺乏强有力的胆魄,在发展中未能一施拳脚。

......

确实,桂平由“县”变成“市”也有三十多年的光景了,可是给人的感觉确实发展变化不大。区域中心始终在两江(黔江和郁江)夹角处,过江发展不尽人意,更没有发挥三江六岸的地理优势。

简单来说,桂平缺的东西太多了!

然而,当把目光从"缺什么"转向"有什么"时,这座千年古郡的底色便渐渐清晰起来。首先是要认清自己,重新认识自己,重拾信心!

黔郁浔三江交汇处,西山茶香伴着晨钟暮鼓,大藤峡的惊涛记录着瑶民起义的壮烈,金田村的风云激荡仍在龙潭古寨的砖瓦间回响。这些沉淀了上千年的文化基因,或许正是破解发展困局的密码。

当代桂平最需要的,或许不是简单的工业复制或城市扩张,而是一种将历史厚度转化为发展高度的智慧。就像西山脚下的洗石庵,用六百年晨钟暮鼓守望着城市变迁;像紫荆山深处的瑶寨,把民族记忆织进斑斓的刺绣。当各地古镇陷入同质化开发时,桂平完全可以用更从容的姿态,让黔江的渔火与郁江的帆影重新讲述“东融”之路的故事。

发展的困局往往源于视角的局限。倘若能跳出"县域经济"的思维窠臼,把三江六岸看作连接粤港澳与大西南的文化廊道,那些沉睡的码头、古寨、茶山就会变成独特的叙事空间。金田起义遗址不该只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可以成为青少年研学的热土;西山云雾茶不仅能滋润喉舌,更可以化作承载禅茶文化的IP符号。

这座城市的突围之路,或许就藏在"缺"与"有"的辩证之中。当周边城市在工业赛道上你追我赶时,桂平不妨做那个在江心岛上煮茶听雨的说书人,用文化自信的慢火,煨出一锅不一样的岭南味道。

桂平缺什么,很多人肯定会首选“工业”。

因为在工业化时代,唯有工业生产和发展才能让一座城市可以快速发展。同时解决人们的工作岗位和物质需求。然而,工业并非桂平发展的唯一答案。这座依山傍水的古城,蕴藏着另一种可能性——将生态与人文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桂平的优势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工业发展是必须的,但如果丢掉了自己的优势,那么工业发展也不过是短暂的短视行为而已!

与其盲目追逐传统工业化的脚步,不如深耕“山水经济”。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结合,发展有机农业、康养旅游、非遗手工艺等特色产业。同时,依托西江黄金水道,打造低碳物流枢纽,让桂平成为连接大湾区的绿色走廊。

相反,桂平需要一场“人才回流”的变革,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新的火花。工业或许能带来短期效益,但唯有根植于本土的生态与文化,讲好桂平地方故事,才能让桂平走得更远。

未来的桂平,不必成为“小佛山”,而可以成为“岭南生态客厅”——既有机器轰鸣的活力,更有鸟鸣茶香的诗意。

毕竟,能同时拥有西山茶韵、瑶乡风情、太平风云的城市,在整个珠江流域也是独一份的珍贵。别的地方使劲发展工业,看似热闹,实质上却是因为没有底蕴可讲。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