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闪电评论|浪潮奔涌向深蓝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03日 18:50 3 admin

在诗人杜牧眼中,海有“浩渺苍茫净人心”的效果;在诗人李白笔下,海有“波澜壮阔魂纷飞”的奇景;在诗人王之涣心中,海有“海鸥翱翔舞蓝霞”的勃勃生机……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旅游是海洋服务业的重要方面,具有环境污染少、拉动就业强、产业延伸链条长、附加值高等特点,是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场域。作为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之一,山东坐拥3500多公里海岸线,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威海的“千里海岸线”、日照的“阳光金沙滩”等资源禀赋得天独厚,齐鲁大地的绵长海岸线正以多元姿态展现海洋旅游的魅力。近年来,山东省紧扣“海洋强省”战略,以《推进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为引领,推动海洋旅游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蓝色经济活力持续迸发。山东正以海洋旅游为笔,以蓝色经济为墨,在黄渤海之滨绘就一幅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闪电评论|浪潮奔涌向深蓝

亮丽“蔚蓝风景线”串珠成链,散发着迷人的蓝色魅力。

山东坐拥黄渤海双海交汇的独特优势,青岛、烟台、威海等海滨城市串珠成链,形成国内最长的温带海滨休闲度假连绵带,一处处岛屿、海湾星罗棋布与厚重的海洋人文旅游资源交织,为滨海观光和休闲带来了独一无二的最美景致。在潜力巨大的“蓝色市场”驱动下,山东沿海有条件、有资源发展滨海旅游的城市纷纷加快布局,绘蓝图、筑根基,构建起全方位政策体系,加速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

在这里,游客既可登崂山观沧海,亦能在烟台蓬莱寻访“八仙过海”的传说,或在威海刘公岛追溯甲午风云的历史烟云。青岛更是海洋旅游的“明星城市”——乘游船环游栈桥,极速快艇劈波斩浪,潮齐音乐会专线以音符串联海岸线……青岛旅游集团打造的9条新线路,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经典景致与时尚玩法深度融合,让“海上观青岛”成为游客必选体验。

以海为脉,多元活力加快释放。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海的向往越来越转化为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催动各类海洋旅游消费新场景、新项目加速发展。“游艇 + 海钓”“游艇 + 潜水”等新玩法逐渐兴起,为游客们带来了全新的海洋体验。在日照,游客们可以登上游艇,驶向广阔的大海,感受海钓的乐趣,与大海亲密接触。帆船、摩托艇、游艇、皮划艇、冲浪、动力伞、水上自行车、海钓等海上旅游项目在青岛便捷可体验。

海洋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也成为山东海洋文旅的一大特色,以音乐节、啤酒节、海洋节等为代表的特色滨海节会经济,带动山东海洋文旅产业与多产业的融合发展迈向星辰大海。例如,青岛国际啤酒节通过融合餐饮、演艺、夜经济等业态,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形成文旅消费增长极;日照以“迎日祈福大典”为核心IP,联动沙滩音乐节、非遗市集等,激活冬季旅游市场;烟台依托“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将渔业生产、科普研学与节庆活动结合,打造沉浸式海洋文化体验场景。此类节会不仅拉动交通、商贸、住宿等产业,更通过跨界创新形成产业链延伸——如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串联起沿线驿站、营地、非遗工坊,带动乡村文旅与海洋运动协同发展;青岛通过“一月一主题”文旅消费活动,联动会展、体育、数字创意等产业,形成“票根经济”辐射效应。

海洋研学旅游也在山东悄然兴起。各沿海城市纷纷推出海洋科普、海洋生态保护等研学课程,让孩子们在游玩的同时,了解海洋知识,增强海洋保护意识。各沿海城市纷纷推出海洋科普、海洋生态保护等研学课程,让孩子们在游玩的同时,了解海洋知识,增强海洋保护意识。以青岛为例,其研学旅游基地已超过200家,年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研学旅游首选目的地”。

从资源整合到产业融合,从传统观光到多元体验,山东正以“海洋强省”战略为指引,在黄渤海之滨绘就一幅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无论是观光度假还是休闲娱乐,山东海洋旅游正向着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不断拓展丰富的消费场景。

海风徐徐吹来,齐鲁大地漫长的海岸线,正悄然变成一条活力充盈澎湃的蓝色经济带。(文/李想)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