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四川德阳:文化产业之路迸发新活力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04日 09:02 1 cc

四川德阳,三星堆吸引无数人前去探秘,除了参观,三星堆文化赋能,文创产品销售也是别出新意,文化创新与旅游相结合,爆发出了新的活力。绵竹年画与文旅等多元化的结合碰撞出了新机遇,剑南春酒坊遗址——天益老号博物馆,则讲述了剑南春发展的故事。

(1)

三星堆:

文创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9月3日,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三星堆博物馆,一大早,大量游客在博物馆聚集,一睹三星堆的魅力。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四川德阳:文化产业之路迸发新活力

游客参观三星堆“青铜神树”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系首批国家4A级景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三星堆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三星堆: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为题,分设“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展区,共展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1500余件(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三星堆考古发掘及最新研究成果。

活动现场,每件珍贵文物都吸引着游客纷纷拍照打卡,特别是“金杖”“青铜立人像”和“青铜神树”,成为游客重要的聚集点。

红星新闻记者在采访游客期间发现,多数游客都是慕名而来,一探三星堆的魅力。其中还有一对国外夫妻,特意前来旅游被三星堆文化吸引,通过导游翻译一点点了解,一睹三星堆文物阵容后,夫妻俩拍照纪念。

随后,采访团前往文创产品区,现场除了三星堆文化相关书籍销售外,各种文创产品排列有序,水杯、白酒、冰箱贴、包包、布娃娃等销售特别火爆。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四川德阳:文化产业之路迸发新活力

三星堆文创产品

三星堆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部长何清介绍,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的文创产业实现了从基础旅游商品到多维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深耕文博衍生品开发、品牌联名授权、数字产品研发,实现文创年销售破2亿、IP授权破千万,成功将穿越千年的文物变成“带货顶流”。

目前,三星堆在售文创产品超过2700种,产品品类年更新率超30%,年销售额过百万的产品30多类。与《原神》、麦当劳等国内外一线品牌的联名合作反响热烈,相关活动在全网总点击量已突破2亿次,极大提升了品牌破圈影响力。这些数字文创产品远赴卡塔尔展览、文创产品亮相大阪世博会,博物馆影响力从考古现场走向全球视野。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活力。

(2)

绵竹年画

挖掘文化内涵和底蕴 打造多元业态

3日下午,“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来到德阳第二站——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

据了解,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系国家AAAA 级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木版年画发源地、传承地,享有“德孝故里、年画之乡”的美誉。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四川德阳:文化产业之路迸发新活力

绵竹年画展示馆

采访团走进绵竹年画展示馆,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数不胜数,馆中3名“画师”为年画上色。“画师”陈学彪介绍,从小爱好画画,然后跟着师傅多年,才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给年画上色,“以前年画只销售到川渝及周边省份,现在年画销售到东南亚国家。”陈学彪说。

在德孝村,年画不止体现在纸上,周围农家大门,街坊墙上,小院大门上,到处都是各种不同的年画,内容丰富,形态各异,有一种被年画包围的感觉。

随后,采访团来到在村里的一个年画工作室内,几名村民正在给年画上色。其中一村民介绍,闲暇时间他们就会到工作室帮忙“画画”挣钱,旺季时一个月可挣2000元用于家庭开支。在屋内现场,工作人员现场教授记者如何拓印年画,大家记者纷纷打卡体验。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四川德阳:文化产业之路迸发新活力

绵竹年画村工作室内,村民为年画上色

绵竹市孝德镇文旅发展中心负责人何艳青介绍,孝德镇深耕绵竹年画这一非遗名片,做好非遗传承保护,颁布实施全国首部年画行业地方法规《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积极构建老中青传承人队伍,年画村有国省级传承人1人(全市共5人)、市级传承人4人(全市共14人)、县级传承人5人(全市共15人),带动500余人从事年画传承活动。孝德镇以“农文旅融合”为核心,打造多元业态,开发20多个系列、1000余种年画产品,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同时,大力发展餐饮、民宿、特色农产品采摘及研学旅游,形成健全的产业生态。2024年接待游客1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亿余元。

(3)

天益老号博物馆

讲述剑南春的发展故事

3日下午,“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来到绵竹市剑南老街的天益老号博物馆,记者刚下车就闻到一阵阵酒香。随后,采访团进入博物馆,掀开了剑南春白酒的神秘面纱。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四川德阳:文化产业之路迸发新活力

天益老号博物馆

工作人员介绍,天益老号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总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于200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发展。

馆内展览以剑南春酒的发展和传承为主线,以皇家酒文化的发展为辅线,分为天赐佳酿剑南春、千年技艺剑南春两个部分。运用图片、实物、场景与现代声光电相结合的方式,再现了剑南春酒文化的历史与辉煌。该遗址是国内清代酿酒作坊遗址生产要素最齐全、规模最大、保存较完好的酒文化遗址,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

红星新闻记者 张杨 摄影报道 编辑 许媛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四川德阳:文化产业之路迸发新活力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