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八面山:亚洲最大的“桌山”之一,湘西土匪最后的藏身之地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04日 13:00 3 cc

八面山,一座不像山像桌子的神奇山脉,号称“亚洲第一桌山”,为什么叫桌山,是因为八面山的顶层并非高耸之从云霄的山峰,而是坦荡开阔如桌面,四周被陡峭的悬崖环绕,属于典型的高山台地。

八面山:亚洲最大的“桌山”之一,湘西土匪最后的藏身之地


八面山地处湖南湘西龙山县,呈南北走向,属于武陵山脉的一部分,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点在背子岩,海拔1414.80米,这里也是用于构建统一平面坐标控制网的国家三角点,与山下的里耶古城景区相对高差达到了1000米以上。

其地形轮廓像一个长形的船,南北两头翘起,长约20至22公里,宽2到5公里,面积约52平方公里。

八面山属于亚洲最大的“桌山”地貌,顶部拥有面积5万亩的天然草场,这里牧草丰茂,牛羊成群,对山群耸立,层峦叠嶂的南方来说,这样的云端草场,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八面山也有着“南方空中草原”之美誉。

不过,由于周边被绝壁环绕,只能从大岩门、西眉峡等少数隘口借助羊肠小道通行,而这种特殊地形构造,也恰恰为打造军事堡垒提供了天然优势。

八面山:亚洲最大的“桌山”之一,湘西土匪最后的藏身之地


八面山位置恰好在湖南、湖北和重庆的交界地带,距离龙山县里耶镇约13公里,处在湘渝边区的几何中心,这种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湘西南进北出的重要一环,因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常年云雾笼罩,一年中云雾天气达到了200多天,如同现实版“空中之城”,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防御态势。因此,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突出的防御优势,成为了楚国抵御秦军的重要前沿阵地,后又成为了湘西土匪的重要根据地,土匪借有利地形在此构筑工事,可压制从陡峭山路上山的进攻者。自清末至民国,湘西匪患绵延长达半个世纪,而八面山也始终是匪患的“心脏地带”,这里不仅仅是他们的大本营,也是装备物资的重要集散地,直到1950年的八面山战役,湘西大规模匪患才最终取得实质性终结。

随着现代区域发展格局的转变,八面山逐渐从战略层面的军事防御价值,转向了交通和旅游节点。八面山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都在14.7℃,夏季平均气温也不过才20℃,相较于山下直降10℃,是一个休闲避暑、野营滑翔的好去处。

八面山:亚洲最大的“桌山”之一,湘西土匪最后的藏身之地


另外八面山东翼相对比较陡峭,西翼则相对平缓,在此情况下,使得山上的地下水主要自东向西流淌,但由于周围被高出超百米悬崖绝壁环绕的特殊地貌,也导致其山顶积水难以快速排出,如同一个悬挂在空中的积水盆地,清晨云海翻腾,傍晚落日余晖,夜间又星空璀璨,与山水交融形成了一幅壮丽独特的画卷。

曾经的八面山主要是牛羊散养地,由于交通闭塞,导致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难以转化为实际经济优势,但随着G215国道、S231 省道、049 县道等交通线的建设,八面山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与里耶古城、乌龙山大峡谷、惹迷洞等周边景点形成了联动,共同构建起湘西特色旅游网络,并与龙山县城、重庆酉阳等地区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整合了相关旅游资源,使其成功融入区域整体生态旅游发展,同时通过花垣收费站又能连接包茂高速、张花高速,抵达湘西边城机场等交通枢纽辐射更广阔区域,有助于其吸引更多外来游客,更好的融入国家整体旅游大循环中。

八面山:亚洲最大的“桌山”之一,湘西土匪最后的藏身之地


道路网络的通达性使得八面山发展空间得以一步步扩展,从而在更大的地理空间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竞争力。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