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文化客厅”织就旅途新风景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09日 16:55 3 admin

沿北京王府井大街向北,一排灰白色砖墙旁,门脸不大的中华书局·灿然书屋静安一隅,露台上偶尔传来茶盏轻碰与游客低语声,与楼下翻阅书籍的沙沙声应和成韵。这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客厅”,有效提升了市民游客的文化获得感。

“文化客厅”织就旅途新风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公共文化新空间超4万个。”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和旅游部通过示范培训、交流推广、政策引领,推动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作为我国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重要延伸和补充,这些新空间颜值高、设计感强、内容多、运行灵活,成为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

颠覆边界 融入美好生活

或嵌入书店、咖啡店、城市公园、商圈,或依托传统村落、农家院落、民宿、乡村旅游点……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多以行政区域布设,公共文化新空间则颠覆边界,与生活融为一体。

“剪纸、刺绣、面花等传统技艺带来的视觉盛宴太震撼了!而且从这里出去就是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还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全是眼下最火的旅游去处。”西安市民卢女士说。

作为一座集服务培训、休闲、展示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新空间,位于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内的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于今年暑期免费对公众开放,成为市民游客的又一游玩新宠。“曲江馆区地处西安旅游打卡热点区域,与周边景区的联动实现了‘白+黑全天候服务、馆+景沉浸式体验’。游客可以白天参观文化馆和非遗体验中心,晚上游览大唐不夜城,欣赏夜间灯光秀。”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相关负责人说。

黑龙江省鸡西市近年来积极推进“文化+便民服务”深度融合,创新打造了阿塞利亚花园三味书屋、虎头景区山水书房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新空间,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就近、就便获取文旅服务的需求。

“‘山水’有游山玩水之意,我们希望游客通过阅读书籍了解虎林,故名‘山水书房’。”虎林市图书馆馆长谭家春介绍,虎头景区山水书房作为虎头风景名胜区服务窗口和虎林市图书馆的分馆,有着丰富的虎林地方文献,游客可以通过阅读了解虎林的历史文化。此外,馆内还设置了虎林特产刺五加茶、“书润虎林”读书分享会等特色体验,让游客全面体验书香虎林的文化熏陶。

焕新业态 创新消费体验

各地公共文化新空间在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还积极开拓新业态,构建消费新场景。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在充满未来感的阅读空间里借阅书籍,还能够在9米层高的‘M—BOX魔盒世界’里‘穿梭’于海洋和宇宙之间,领略五大洲的自然风光。”山西游客王女士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合柴1972文创园游玩时,打卡了位于其中的元小鳌魔幻书局。

以“科技+IP+文化+体验”为核心理念,元小鳌魔幻书局深度融合图书零售、文创开发与数字文旅体验,成为合肥的又一个文旅新地标,为市民游客带来了新奇的消费体验。

“我们还定期举办阅想故事会、创意手作等互动活动,推出多种特色文创产品,有效激发游客的消费意愿。”元小鳌魔幻书局相关负责人说,自今年4月试营业以来,书局线上商品交易总额达200万元,线下营业额超180万元,更带动了合柴1972文创园区餐饮、零售等业态客流增长。“未来,我们将不断深化业态融合,丰富体验内容,为游客提供更多元的文化消费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夜间文旅需求进一步旺盛,一个个24小时开放的公共文化新空间为城市留出了一处处不打烊的“心灵驿站”。

夜幕降临,城市逐渐安静下来,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如是书店石老人店依然灯火通明,成为海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实行24小时营业5年来,我们始终以阅读为核心,通过精选生活、人文、美学类轻松图书,联动作者与IP举办活动,搭建展览、儿童文化场景等方式降低阅读门槛。同时,我们还推出日出套餐,让市民游客获得身心双重滋养,全力打造永不熄灭的阅读灯塔。”如是书店创始人郝照明介绍,作为一家开在景区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如是书店不断调整经营模式,在原有的“咖啡+图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文创产品比重,推出原创文创品牌青岛海鸥“红嘴小古SOGULL”,并针对青年开设夜校等,以微创新优化阅读体验。

优化服务 凝聚社会力量

以服务优化为核心导向,各地还积极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推动公共文化新空间新理念引领风尚、新主体激发活力、新模式提升效能。

江苏省扬州市的破题之道在于以法律支持共建共管共享设施空间和服务资源。《扬州市城市书房条例》鼓励单位、个人通过免费提供场馆或者捐赠资金、文献信息、设施设备等方式,参与城市书房建设。如今,扬州主城区基本形成了“15分钟阅读圈”,为市民游客提供“书香就在身边”的文旅服务。

“我们创新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各类新空间的建设与管理,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新空间。”浙江省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木偶艺术中心集演出、非遗传承、体验、展示、培训于一体,生动展示木偶文化;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通过设置数字化展示区等方式,为游客营造全新视觉体验。

部分地方则鼓励社会力量以受托管理、连锁经营、合作运营、独立运营等方式,依法依规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新空间日常运营。

走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际溪村,丹霞山色与田园风光交织的画卷徐徐展开。这座承载着李纲、朱熹、李春烨等历史名人耕读遗韵的村落,如今打造了别具匠心的农家书屋。在书屋内,游客们临窗而坐,指尖掠过泛黄书页时,氤氲的咖啡香与纸墨香在山水间交融。

际溪村农家书屋是泰宁县“耕读李家”旅游专业村建设项目的子项目,由台湾上趣策划团队进行设计运营,仿台湾北投图书馆设计风格,是集文创展销、商务交流、游客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书屋中现有图书1.25万余册,免费提供给游客借阅,还提供饮品,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杉城镇干部黄梦琪告诉记者,如今,这座获评“福建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的农家书屋,每年还开展10余场讲座和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多项非遗技艺体验,让广大游客在青山绿水间邂逅“诗和远方”。

(本报采访组 采访组成员:范朝慧 高雅 李金枝 任丽 朱文文 执笔:范朝慧)

来源: 中国旅游报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