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1日 11:56 1 cc

上一期

我们游览了邛崃平乐镇

这期我们去到郫都唐昌镇

这里曾是都江堰灌区的富庶之地

也曾是移民汇聚的家园

有着异乡人扎根成故里的温情

更有文庙书院的墨香、公馆深巷的风华

以及 “崇宁八景” 的诗意

......


01

城池旧影:高墙深池里的格局风华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唐昌地理位置 图片来源:红色战旗 幸福唐昌

唐昌一地,曾于南北朝刘宋孝建二年(455)置永昌县(侨县)。北宋开宝四年(971)设永昌县,后于崇宁元年(1102)改为崇宁县。1958年,崇宁撤县后先后改名唐昌镇、红卫镇等,1980年复名唐昌,镇名沿用至今。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唐昌镇俯瞰图 图片来源:红色战旗 幸福唐昌

唐宋时期,县城已形成规模。宋元时注重城池建设,那时的县城,城墙四围,护城河绕,东南西北四方各有城门。

朱悦樽为“崇宁王”时期,崇宁县城建规模达到顶峰。原夯土城墙用厚砖进行了加固,添加了城楼、城垛和炮台,对城门也进行了扩大改造。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高墙深巷 图片来源:《成都的那些老场镇》徐平 摄

清雍正及以后,又先后对墙楼进行了补葺。高城深池,城中各街道按东西向与南北向排列,纵横规整,几条大街包括东正街、西正街、南正街、北正街等,至今这几条街仍是城中最为宽阔和繁华热闹的大街。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唐昌老街 图片来源:红色战旗 幸福唐昌

至清中期时,崇宁县与当时的温江县、郫县、新繁县、灌县等,成为成都平原最为富裕的几个县。

02

地利商兴:水陆要冲与草市烟火

唐昌一地的富裕,与其地处都江堰灌区,以及位于彭州通往成都之要道上有关。

流经唐昌的河流叫柏条河。柏条河,古称沱水,亦称柏桥河、郫江,起于灌县蒲柏闸,为都江堰内江水系干渠之一。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柏条河 图片来源:品鉴彭州

柏条河穿唐昌至郫县与新繁交界处之石堤堰后分流,正流称毗河,经金堂、淮口而下简阳,是为沱江;右分一支为府河,也称中江,进入成都。一马平川、气候温和、水丰土沃,两千多年来,唐昌一直是物产丰富、适于人居之地。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为稳固蜀地,大批秦陇移民被征召来到这里,以对抗边扰,并在境内推行郡县制度。自那以后,这一带先后多次被划归属彭州管辖。唐宋时期,彭州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为川西重要的商贸中心。

唐昌,北与彭州相接,南与成都通达,另可借助水道东去金堂进入沱江流域,自然是人员来往和物资贸易中转集散之处,农商两旺。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唐昌的“草市” 图片来源:郫红色战旗 幸福唐昌

随着人口的增多与商业的隆兴,唐昌城内外的交通道口上逐渐形成或设立了集市。

据记载,这种以农产品、农用工具、小手工制品,以及生活必需品买卖为主的市场,早在汉晋时就出现在一些城乡里。宋代时,这种邻近或位于城郊,以及交通道口的集市遍布,而且随着集市规模的扩大,以及人口的集聚与留住,一些集市逐渐发展成为居民点和乡镇,甚至上升为城市。古时将城乡里的这种定期集市称为“草市”。

清人钟登甲编撰的《蜀景汇考》中将崇宁县草市列为蜀景之一,历史学家范文澜等编著的《中国通史》中,也特别提及唐昌的草市。

唐昌的“草市”,至今繁荣昌盛,在川西乡镇里,算得上是有规模的“大场”。

03

移民聚力:客居成故里,会馆忆乡音

清中晚期至民国时期,是崇宁的鼎盛时期。明末清初,百废待兴,多省移民迁至崇宁。

移民们或勤于农作,或擅于买卖,在崇宁新居地繁衍生息,家业不断兴旺发达。

崇宁一带,盛产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借助水陆交通,当地商人将彭州,以及松茂地区的煤炭、木材、牛羊、药材、山货等转运至成都平原各地,将粮食、蔬菜、布匹、食盐、白糖,以及农具、百货等转运至北部山乡,寸积铢累,发家致富。

县城里的南华宫、万寿宫、三圣宫、天后宫、帝主宫和真武宫,就是当年分别来自广东、江西、陕西、福建、湖北(黄州)和湖南(常澧)的移民后裔修建的同乡会馆。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大户人家的门房 图片来源:《成都的那些老场镇》徐平 摄

清晚民国时期,一些富裕起来的望族大户,更是攀今比昔,纷纷建起公馆或豪宅大院,当时县城崇宁之兴盛,若似繁华都市。

04

文风浸润:从书院文庙到中西交融

唐昌,古来崇尚文风。汉代学者、思想家严君平多年归隐此地,写成《老子指归》《易经骨髓》等著作。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崇宁文庙 图片来源:《成都的那些老场镇》徐平 摄

位于西街的崇宁文庙,据说始建于宋代,后被毁,清光绪时进行了修缮。每年庙内都会举办大型的祭孔朝圣活动,尊孔重儒之风气甚为浓厚。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崇宁文庙 图片来源:天府郫都

明清时期,崇宁就设有书院;清晚民国时期,提倡新学,崇宁先后创办了“唐昌书院”,即后来的“崇宁县高等小学堂”“崇宁县第二高等小学堂”“又半日学堂”等中小学堂。抗战时期,更有多所外地中小学迁至崇宁。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翰林书院 图片来源:红色战旗、幸福唐昌

近代西方文化对崇宁也有较大的影响,现城区里保留下来达数十个之多的“公馆”,大多带有欧式或“西洋”建筑元素,中西结合,时代特色非常明显。

外来宗教文化也对当地产生了一定影响。当时,教会在崇宁兴办了“育才小学”。

05

建筑遗珍:公馆深巷里的时光印记

唐昌众多的公馆豪宅中,北正街青年巷的“梁家大院”可谓是豪华气派、美轮美奂、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建筑。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梁家大院 图片来源:郫都区民政

梁家大院旁有一名叫“崇槐里”的深巷,进巷左右侧均是砖砌高墙的深宅大院。巷子左侧高墙开有多个“西洋”坊式大门,据了解,这是当年一王姓富绅家的公馆。

王家兄弟五人,各门另户,公馆相互连接,形成少见的“同门五馆”公馆群。只可惜,因年久失修,这些公馆多已破败不堪。

酱园巷里的“李家大院”,不太显露。该大院有着高高的围墙,正院为三进,正院和侧院里有大小多个四合院。大院主人,曾为清代晚期崇宁县里有名的酱园富商。

顺便提一下,唐昌也是著名的“郫县豆瓣酱”之产地。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乡村十八坊豆瓣博物馆 图片来源:战旗村

据《李氏宗谱》记载,李家远祖李添万,原籍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大石头三昧水,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迁到崇宁县北关外塔子山檀木湾“插占安业”。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郫都唐昌–大椿巷 图片来源:巴蜀文史

西街的大椿巷,是另一处公馆豪宅集中的深巷。巷子两边也是大户相连,中式西式,各别另样,其中有同盟会川西地区领导人杨靖中故居;有民国时期崇宁保长家的“赵公馆”;有清末民国时期丝绸商人肖俊清的“肖公馆”;有清末民国时期曾从军和担纲编撰《崇宁县志》的乡贤易象乾的故居。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赵公馆 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从巷子南端拐入南西巷,巷里不仅能看到有华丽门面的公馆和联排的民宅,还能看到修缮一新的南城墙。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粮站内部结构 图片来源:《成都的那些老场镇》徐平 摄

唐昌东街的粮站,可算是“文物级别”的老粮站了。

该粮站,据说建于民国中期,砖砌大门高大气派,上有双檐,局部雕饰精美。院内有多座全木质的粮库用房,其建筑外形类似普通民房——穿逗式木结构坡屋顶。各库房建筑底部有架空层以防潮透风,有的带有柱廊,库房里面分为多个开间。

库房正面墙为木质隔板——立柱分段隔开,间隔约三尺宽,中间为可卸取式横木板,最下面设有出粮孔。这样的粮库,存世的已经不多,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06

园景与记忆:公园藏史,八景留韵

西街的崇宁公园,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园内亭台楼阁,水秀树翠,幽静清馨,是为游览之佳处。

园内保留有多处古迹遗址,如梅花井、撷秀廊、崇丽亭等。修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的石碑,高耸挺拔于湖畔桥头,四方碑身正面刻有“崇宁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十二个大字,字体工整、雄劲浑厚。往事悠悠,观览中让人思绪万千。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崇宁公园 图片来源:郫都区融媒体中心

唐昌古来有“崇宁八景”之说。这八景分别为:“簧宫古桂”“御井梅花”“月照泉塘”“灵宝流沙”“清江夜渡”“风洞烟霞”“竹林夜雨”和“晓寺闻钟”。但有时间,应去一一寻访,相信其中一定还有更多的故事。

07

味里唐昌:舌尖上的古镇烟火

唐昌还有很多名扬四方的美食,如施鸭子、苏鸭子、罗烫肉、杨鸡肉、蒋排骨、杨抄手、谭豆腐、罗桥面、贾汤圆,等等,颇受客人欢迎。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千年文庙、百年公馆……成都这个古镇严重被低估!

▲罗烫肉、杨抄手 图片来源:郫都发布

这里的大小饭馆也多,当家拿手、聚人聚气的,当然是各自的美味佳肴。不用多说,古风古韵的唐昌,也是一个让吃客们趋之若鹜的地方。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