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惠州西湖“被冷落”景点,曾开满紫薇花,葬着历史叱咤风云的枭雄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7日 13:30 3 admin
惠州西湖“被冷落”景点,曾开满紫薇花,葬着历史叱咤风云的枭雄

初秋时节,珊姐姐到惠州旅行,先后走访了中山纪念堂、飞鹅岭、东征纪念馆等地方。途中,一个名字屡屡出现——曾炮轰孙中山总统府的陈炯明,这让我倍感好奇。和一位当地人闲聊时,珊姐姐得知陈炯明就安葬在西湖风景区的紫薇山上,当即决定前去探访。行至鳄湖边的小山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建不久的陈炯明史料馆。这座带着浓郁民国风情的仿洋建筑,矗立在山上错落的民居之间,显得格外醒目,又有些格格不入。

惠州西湖“被冷落”景点,曾开满紫薇花,葬着历史叱咤风云的枭雄

陈炯明史料馆是座二层小楼,里面按“家世早年”“晚清革命”“督粤反袁”“漳州护法”“讨桂治粤”“兵变兵败”“创建致公党”七个部分陈列展品。展馆虽简单,但史料扎实,站在这栋小洋楼里,仿佛能亲眼看到近代中国的风雨飘摇。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长廊:

惠州西湖“被冷落”景点,曾开满紫薇花,葬着历史叱咤风云的枭雄

第一、1878年1月,陈炯明生于海丰。1878年1月13日,陈炯明出生在惠州海丰县的一个村子里。巧的是,当天他父亲考中秀才的喜报也到了家,双喜临门的父亲给儿子取了乳名“捷”,盼他将来也能频频传来好消息。二十年后,陈炯明果然继承父志考中秀才,但看着清朝政府对外软弱、对内残酷镇压百姓的模样,他在书斋里写下“鼠骨未烧炉有恨,龙头不斩剑无功”,满是愤懑。1900年10月,孙中山派郑士良在惠州发动起义,海丰的洪门兄弟也起兵响应,却因错过时机被清军镇压。这场失败深深刺激了正在惠州游学的陈炯明,他彻底看清了清廷的腐朽,决心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惠州西湖“被冷落”景点,曾开满紫薇花,葬着历史叱咤风云的枭雄

惠州西湖“被冷落”景点,曾开满紫薇花,葬着历史叱咤风云的枭雄

第二、陈炯明倡导“联省自治”。1911年,同盟会在广州的第十次起义失败,但清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当时流亡香港的陈炯明,认识了比自己小六岁的刘师复。刘的理念深深影响了陈炯明,后来他在漳州推行新政时,就以此为核心思想,还提出了“自治、联省、联邦”的三步走计划。在他的治理下,漳州成了当时的模范地区,闽南二十六县甚至被称为“闽南的苏俄”,陈炯明也成了广东百姓期盼的“救星”,之后顺利平定了广东全境。

近代中国曾掀起过“地方自治”的热潮,陈炯明就是1920年“联省自治”运动的领头人之一。和湖南的谭延闿、四川的刘湘、东北的张作霖一样,他想在南北对立的局面中找出第三条路。但可惜的是,“自治”后来渐渐成了军阀割据的借口,反而让战乱更频繁,百姓生活更困苦。而让陈炯明彻底倒台的“六一六”兵变,其实早有征兆——他和孙中山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了。孙中山主张集权统一,陈炯明坚持分权自治,两人的理想背道而驰,曾经的革命伙伴最终分道扬镳。

惠州西湖“被冷落”景点,曾开满紫薇花,葬着历史叱咤风云的枭雄

第三、决裂后,孙中山为了顺利北伐,两次率军攻打陈炯明的老巢惠州,但惠州城墙坚固,久攻不下。当时惠州被围半年,百姓断粮,饿殍遍野,孙中山不忍心再让百姓受苦,只好下令撤军。陈炯明趁机重整兵力反攻广州,双方陷入拉锯战。孙中山渐渐意识到,靠滇桂军阀打不垮陈炯明,更实现不了统一中国的目标,这才下定决心走上“联俄联共”的道路。最终,国共合作后成功攻克惠州,端了陈炯明的老巢。

惠州西湖“被冷落”景点,曾开满紫薇花,葬着历史叱咤风云的枭雄

第三、1926年,兵败的陈炯明隐居香港,即便生活穷困,仍写下《中国统一刍议》,阐述自己“中华联邦”的理想。临终前,他嘱咐后人将自己葬在惠州紫薇山——那是他曾经计划修建“西湖医院”的地方。1935年农历三月初一,在香港东华义庄存放了半年多的陈炯明灵柩,终于得以归葬惠州。

第四、1935年,他的灵柩从香港移葬惠州紫薇山,实现了他“归骨惠州”的遗愿。1935年农历三月初一,寄存香港东华义庄已超过半年的陈炯明灵柩,终于移葬惠州。

惠州西湖“被冷落”景点,曾开满紫薇花,葬着历史叱咤风云的枭雄

在陈炯明史料馆旁边,就是陈炯明的墓地,历史与现实在这里奇妙地交织。对面丰山上,高耸的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而这边,高约三米的陈炯明碑亭显得毫不起眼。碑亭上的碑名,是国学大师章太炎所题,但题的不是“炯明”,而是“竞存”,这是陈炯明28岁进入广东省政法学堂时取的字,取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惠州西湖“被冷落”景点,曾开满紫薇花,葬着历史叱咤风云的枭雄

陈炯明墓园曾是另一番景象:曾经,山上满是紫薇树,墓前草坪翠绿,四周南洋大杉挺拔,一条石阶小路,从墓园蜿蜒到山下埠头。埠头边,一湾绿水连通鳄湖,湖水清澈,微风吹过,送来丝丝凉意,幽静又空旷,令人心旷神怡。

惠州西湖“被冷落”景点,曾开满紫薇花,葬着历史叱咤风云的枭雄

然而,“文革”的动荡给这里带来了破坏。虽然碑亭幸运地留存下来,只是坚固的墓冢、墓亭被敲掉了一些边角,但守墓室和他妻子黄氏的墓被彻底铲平,长子陈定夏的墓碑也不知去向。到了20世纪80年代,紫薇山上的房屋开始大规模扩建,像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越来越多,最终密密麻麻布满了整座山,将陈炯明墓紧紧包围,昔日的清幽不再。

好在,出于对历史的尊重,2012年,惠州市对墓园进行了全面修缮。不仅修复了墓冢、碑亭,还恢复了墓前广场,新建了陈列室、管理房和雕塑台。如今这里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曾有过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 ,有个叫陈炯明的人,在这里留下了属于他的印记。

发表评论

醉苍生 Copyright © 2013-2024 醉苍生.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